巴渝大工匠|刘平:“较真”的工人撑起中国航天梦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15日6时讯(记者 王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是机械制造行业严苛的准则,而中国四联集团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首席技师刘平在这毫厘之差间奋斗了31年,也有这31年印证着“工匠精神”,用一点一滴“较真”的行动诠释着自己为什么可以获得“巴渝大工匠”称号。
巴渝大工匠 刘平。市总工会供图 华龙网发
刘平正在车间指导年轻工人。市总工会供图 华龙网发
多次参与神舟系列火箭零部件制作 每天待在新设备区超10小时
走进中国四联集团重庆川仪调节阀有限公司的厂房,华龙网-新城重庆客户端记者见到疾步走来的刘平,作为2019年巴渝大工匠,今年50岁的刘平是公司的首席技师,早上8点准时到达车间,技术支持、夹具安装、新人培训……车间的一线工作他都密切参与,他多次参与神舟系列火箭零部件制作,用一双巧手撑起了中国航天梦。
“你看,旁边这三台是公司新进口的设备,从早上8点半到晚上11点,我们分为早中班开展调试安装工作,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开始试制产品了。”刘平给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介绍说,这是一台集车、铣、刨、磨多工种为一体的新设备,从毛胚到成品,一台机器就能完成。”
公司总是第一时间把高精尖设备交给刘平调试,“虽然生产车间每台设备我都很熟悉,但是综合到一个机器上,更考验耐性。根据厂里的产品进行编制工艺和加工路线、准备刀具和配套的工装夹具……每个单项我都要摸索清楚、调试到完全放心,才敢交到其他人手里。”刘平的踏实认真大家都看在眼里,同车间的同事告诉记者,刘平虽然没排班,但他平均每天待在新设备区的时间超过10小时。
让闲置设备焕然一新 也将技艺倾囊相授予徒弟
2008年,厂里一套价值2万多元的进口组合夹具闲置未用,刘平经过一番研究后,发现完全具有利用价值,他随即设计并动手加工了一批定位件和组合件,扩展了功能,使得当时新进的一台数控加工中心无须另外购买价格昂贵的多功能夹具,为公司节约了一大笔资金。刘平说:“这台设备本来是要折旧处理,经过改造,我们又用了8年才把它淘汰。闲置设备再利用,不仅使设备功能更大化,还能为厂里节约经费。前段时间厂里估算,从2007年至今,我为厂里节约了刀具费用约200万元呢。”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少师傅在带徒弟时都会有技术保留,刘平却是倾囊相授。“他就像学校的老师一样,生怕我们的技术没学到位,同时他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影响着我们。”徒弟冉恒宇说,有一个车螺纹的螺纹程序,普通的就是用G92、G32硬编,而师傅自创的‘宏程序’,可以把所有的螺具都做完,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这些东西他都会第一时间教给车间的徒弟。
两次获评重庆市优秀技能人才,两次登上“十大巴渝工匠”的颁奖台,包揽全国、重庆两枚五一劳动奖章……这些是对刘平最好的奖励,但他对待工作一如既往地充满热情,他总说:“我就是普通工人,做的都是普通工作,不值得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