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但自身成功脱贫,还带领25个贫困户摘帽,70岁的王贞六说——脱贫也许只有 一群蜜蜂的距离

不但自身成功脱贫,还带领25个贫困户摘帽,70岁的王贞六说——脱贫也许只有 一群蜜蜂的距离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网2019-10-15

   摆放成行的蜂桶

   王贞六检查蜂巢

   今年又有好收成

  绿油油的山涧小溪旁,正方形的木盒子一字排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轻轻掀开盒上的木盖,看着纱网上带着黄色条纹的小蜜蜂密密麻麻地蠕动,老人咧嘴笑了:“今年,又有好收成了。”

  老人叫王贞六,今年70岁,黔江区黑溪镇胜地村村民。5年多前,他还是建卡贫困户,靠着眼前这群蜜蜂,成功摆脱了贫困。之后,他又带领20多家农户,用养蜂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有人惊叹王贞六短短5年创造的奇迹。他说,只要定好目标、铆足干劲,脱贫也许就只有一群蜜蜂的距离。

  他将“担子”变“担子”

  黔江区黑溪镇胜地村附近,山形独特,远看就像担着扁担的力哥负重前行,也由此得名“担子坪”。王贞六的合作社,也用上了这个名字。但他说,这并不是图省事,随便用上一个地名了事。

  黔江山多、山大。曾经,生活在山中的村民靠山吃山,过着清贫、艰苦的生活。王贞六说,山里人致富难,好比一副重担压在他们身上,但他们并没有放弃改变命运的希望。

  王贞六1973年退伍后回到村里,靠双手苦干致富。上世纪90年代,他种过烤烟;2000年以后,他又加入了工地爆破队,生活在当地还算中上水平。

  但2010年后,年过六旬的他已无法继续胜任爆破工作,想在工地做其他活路,别人也不要。加上老伴常年多病,儿子又因早年患脑膜炎致残,日子一天不如一天。2014年7月,他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有人说,当建卡贫困户,有人帮扶是好事。但王贞六却不这么想。“这是不光彩的事情!”他说,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作为一家之主,没法把日子过好,这是自己的无能;作为退伍军人,丢了骨气更不行。

  “再困难,也要想办法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这是王贞六当时的真实想法。后来,他成立合作社时,依然没忘记当年的重重困难,特意用“担子坪”作为名字。

  “以前被动地承受着‘担子’负重前行,而现在是主动迎着困难,挑着担子努力向前。”王贞六说。

  三次养蜂,从失败中成功

  想要脱贫,王贞六心里没有底。但他的迷茫和纠结没有持续太久,“我们村地处大山深处,生态环境好,养蜂也许有优势。”王贞六说,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2014年底,他四处借钱买回8桶蜂,开始用自己的土方法饲养,但很快他就遭遇了失败。他养的蜜蜂死的死、飞的飞,亏了个底朝天。失败的经历让王贞六犹豫了起来,还要继续做下去吗?

  正当王贞六动摇的时候,2015年4月,重庆市扶贫办在黔江区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培训回来后,王贞六信心满满,再次借钱买回6桶蜂,但养了一段时间后,他再一次失败了,而且比第一次败得还要惨!

  “培训只让我入了门,我还需要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王贞六这一次并没有迷茫,他决定卖掉老伴辛苦大半年养的大肥猪,凑足5000元,再次购蜂。

  这一次,老伴极力反对!都60多岁的人了,一把老骨头还经得起几次折腾啊?但王贞六依然不愿放弃,老伴实在拗不过他,最后含泪答应了他。最后一次了,不行就放弃!

  最后一搏,王贞六明白,养蜂技术不是上一次培训班就能掌握的,他自己要学、要钻、要请教。于是,只读过3年书的他,开始仔细钻研养蜂技巧,向邻乡养蜂大户请教。还特地换了智能手机,学会了上网查资料、遇到问题微信求教。

  到2015年底,他将新买的8桶蜂发展成了18桶!王贞六和老伴露出了笑脸。而镇上看他干得有声有色,决定补助他2000元产业发展资金。

  2016年,他用镇府补助和亲戚朋友借款共1万多元,将养蜂规模发展到54桶。经过多次转场和追花,当年一共酿了700多斤蜜,存折上一下子多了8万多块钱。拿到存折,老伴看了半天,一脸蒙圈地问他,这是不是真的哟!

  带领25户贫困户一起脱贫

  2017年下半年,当地狠抓产业扶贫,镇政府再次为王贞六争取到了1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他用这笔资金买了64桶蜂和一些设备。这时,王贞六的养蜂规模已达230多桶。“我想动员大家一起来养。”王贞六说,党的好政策让他脱贫致富,他希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

  他将想法给当地政府和扶贫相关负责人一说,立刻得到了支持。于是,当年他成立了中蜂养殖股份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开始动员其他贫困户一起发展中蜂养殖。

  但是,起初并不顺利,乡亲们不理解、不信任王贞六。有人说,他自己才刚刚脱贫,怎么来帮我们?

  “我找了一份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挨家挨户去动员。”王贞六说,他还给大家承诺,喂养1桶蜂每年大概只有1500元收入,且资金投入少、劳动强度不大,技术上他负责全面支持,不会亏钱!在王贞六的努力下,大家陆续加入合作社。他除了亲自培训,还为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偿送去了35桶蜂,他说:“这是给乡亲们的一点心意,我来教大家养。”

  他给贫困户黄胜友送去两桶蜂,最开始,黄胜友总是推托说:“这是你送的蜜蜂,你要帮我养哟。”为了领她上路,王贞六只要接到她的电话就会马上前去指点。两年下来,几次分到不菲的收益,黄胜友终于尝到了养蜂的甜头,并通过养蜂脱了贫。

  帮助乡亲也有暖心的时候。贫困户黄宽寿得到王贞六帮助后,每次碰到他,总会亲热地打招呼、汇报情况,“贞六哥,你送给我的那桶蜜蜂,已发展到4桶,收入6000多元了,腊月你要来我这里吃刨猪汤哟。”

  如今,王贞六的合作社的蜜蜂已达270多桶,参加合作社的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脱了贫。

  今年,王贞六再次开动脑筋,把前两年赚到的钱用来购买枇杷、葡萄、草莓让农户种上。他的想法是:首先是蜂蜜需要更多的蜜源;另外相当于多种副业一起上,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不但自身成功脱贫,还带领25个贫困户摘帽,70岁的王贞六说——脱贫也许只有 一群蜜蜂的距离

2019-10-15 09:25:23 来源: 0 条评论

   摆放成行的蜂桶

   王贞六检查蜂巢

   今年又有好收成

  绿油油的山涧小溪旁,正方形的木盒子一字排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轻轻掀开盒上的木盖,看着纱网上带着黄色条纹的小蜜蜂密密麻麻地蠕动,老人咧嘴笑了:“今年,又有好收成了。”

  老人叫王贞六,今年70岁,黔江区黑溪镇胜地村村民。5年多前,他还是建卡贫困户,靠着眼前这群蜜蜂,成功摆脱了贫困。之后,他又带领20多家农户,用养蜂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有人惊叹王贞六短短5年创造的奇迹。他说,只要定好目标、铆足干劲,脱贫也许就只有一群蜜蜂的距离。

  他将“担子”变“担子”

  黔江区黑溪镇胜地村附近,山形独特,远看就像担着扁担的力哥负重前行,也由此得名“担子坪”。王贞六的合作社,也用上了这个名字。但他说,这并不是图省事,随便用上一个地名了事。

  黔江山多、山大。曾经,生活在山中的村民靠山吃山,过着清贫、艰苦的生活。王贞六说,山里人致富难,好比一副重担压在他们身上,但他们并没有放弃改变命运的希望。

  王贞六1973年退伍后回到村里,靠双手苦干致富。上世纪90年代,他种过烤烟;2000年以后,他又加入了工地爆破队,生活在当地还算中上水平。

  但2010年后,年过六旬的他已无法继续胜任爆破工作,想在工地做其他活路,别人也不要。加上老伴常年多病,儿子又因早年患脑膜炎致残,日子一天不如一天。2014年7月,他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有人说,当建卡贫困户,有人帮扶是好事。但王贞六却不这么想。“这是不光彩的事情!”他说,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作为一家之主,没法把日子过好,这是自己的无能;作为退伍军人,丢了骨气更不行。

  “再困难,也要想办法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这是王贞六当时的真实想法。后来,他成立合作社时,依然没忘记当年的重重困难,特意用“担子坪”作为名字。

  “以前被动地承受着‘担子’负重前行,而现在是主动迎着困难,挑着担子努力向前。”王贞六说。

  三次养蜂,从失败中成功

  想要脱贫,王贞六心里没有底。但他的迷茫和纠结没有持续太久,“我们村地处大山深处,生态环境好,养蜂也许有优势。”王贞六说,他很快就下定了决心。

  2014年底,他四处借钱买回8桶蜂,开始用自己的土方法饲养,但很快他就遭遇了失败。他养的蜜蜂死的死、飞的飞,亏了个底朝天。失败的经历让王贞六犹豫了起来,还要继续做下去吗?

  正当王贞六动摇的时候,2015年4月,重庆市扶贫办在黔江区举办养蜂技术培训班,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培训回来后,王贞六信心满满,再次借钱买回6桶蜂,但养了一段时间后,他再一次失败了,而且比第一次败得还要惨!

  “培训只让我入了门,我还需要更多的知识和经验。”王贞六这一次并没有迷茫,他决定卖掉老伴辛苦大半年养的大肥猪,凑足5000元,再次购蜂。

  这一次,老伴极力反对!都60多岁的人了,一把老骨头还经得起几次折腾啊?但王贞六依然不愿放弃,老伴实在拗不过他,最后含泪答应了他。最后一次了,不行就放弃!

  最后一搏,王贞六明白,养蜂技术不是上一次培训班就能掌握的,他自己要学、要钻、要请教。于是,只读过3年书的他,开始仔细钻研养蜂技巧,向邻乡养蜂大户请教。还特地换了智能手机,学会了上网查资料、遇到问题微信求教。

  到2015年底,他将新买的8桶蜂发展成了18桶!王贞六和老伴露出了笑脸。而镇上看他干得有声有色,决定补助他2000元产业发展资金。

  2016年,他用镇府补助和亲戚朋友借款共1万多元,将养蜂规模发展到54桶。经过多次转场和追花,当年一共酿了700多斤蜜,存折上一下子多了8万多块钱。拿到存折,老伴看了半天,一脸蒙圈地问他,这是不是真的哟!

  带领25户贫困户一起脱贫

  2017年下半年,当地狠抓产业扶贫,镇政府再次为王贞六争取到了1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他用这笔资金买了64桶蜂和一些设备。这时,王贞六的养蜂规模已达230多桶。“我想动员大家一起来养。”王贞六说,党的好政策让他脱贫致富,他希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脱贫。

  他将想法给当地政府和扶贫相关负责人一说,立刻得到了支持。于是,当年他成立了中蜂养殖股份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开始动员其他贫困户一起发展中蜂养殖。

  但是,起初并不顺利,乡亲们不理解、不信任王贞六。有人说,他自己才刚刚脱贫,怎么来帮我们?

  “我找了一份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挨家挨户去动员。”王贞六说,他还给大家承诺,喂养1桶蜂每年大概只有1500元收入,且资金投入少、劳动强度不大,技术上他负责全面支持,不会亏钱!在王贞六的努力下,大家陆续加入合作社。他除了亲自培训,还为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偿送去了35桶蜂,他说:“这是给乡亲们的一点心意,我来教大家养。”

  他给贫困户黄胜友送去两桶蜂,最开始,黄胜友总是推托说:“这是你送的蜜蜂,你要帮我养哟。”为了领她上路,王贞六只要接到她的电话就会马上前去指点。两年下来,几次分到不菲的收益,黄胜友终于尝到了养蜂的甜头,并通过养蜂脱了贫。

  帮助乡亲也有暖心的时候。贫困户黄宽寿得到王贞六帮助后,每次碰到他,总会亲热地打招呼、汇报情况,“贞六哥,你送给我的那桶蜜蜂,已发展到4桶,收入6000多元了,腊月你要来我这里吃刨猪汤哟。”

  如今,王贞六的合作社的蜜蜂已达270多桶,参加合作社的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脱了贫。

  今年,王贞六再次开动脑筋,把前两年赚到的钱用来购买枇杷、葡萄、草莓让农户种上。他的想法是:首先是蜂蜜需要更多的蜜源;另外相当于多种副业一起上,能让乡亲们的日子过得更红火。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