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看”工作法识真贫——看李仁兵如何精准识别贫困户
10月20日,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重庆举行。图为贵州省威宁自治县迤那镇党委副书记,五星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仁兵作报告。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0日10时6分讯(记者 赵紫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今(20)日在重庆举行。在报告会上,贵州省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迤那镇党委副书记、五星社区党支部书记李仁兵介绍了如何通过“四看”工作法识别真贫困的一线工作经验。
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威宁脱贫攻坚任务难度位居全省之首,迤那镇则是难中之难。
李仁兵介绍,迤那镇五星社区距离威宁县城78公里, 平均海拔2200米,全村七八百户人家,生活在十几平方公里的一块土地上,自然条件非常恶劣,属于喀斯特地貌。用村民的话来说,就是“石漠化、风沙大,烈日悬空雨难下;七分种、三分收,苞谷洋芋度春秋。”
作为五星社区摆脱贫困奔小康的第一责任人,李仁兵也遇到了和全国各地一样的难题:谁是贫困户?要是看不准又怎样帮扶?这个问题回答不好,群众不满意,扶贫没方向。
直到听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李仁兵心里顿时找到了方向。
怎么“看”老乡呢?李仁兵带着这个问题走寨串户,充分了解大家所思所想所求,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思索,采取了看房、看粮、看劳动力等几个方面,进一步明细化,避免似是而非,杜绝优亲厚友,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总结出了精准扶贫“四看法”:即“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
有了“四看法”,哪家属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家心服口服。谁该帮扶弄清楚了,怎么帮也跟着解决了,“调整产业结构”等就都有了落脚点。通过“四看法”,还能动态跟踪每个贫困户的脱贫进程,直到摘帽退出。
“四看法”好操作、又管用。采用“四看法”打分识别之后,一件过去常常争论不休的事情,从此以后没有人提出过质疑,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
村民张开举家是李仁兵重点帮扶的贫困户之一。张开举年已古稀,体弱多病,无力支撑孩子读书,申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社区两委按照精准识别“四看法”,对他家的情况进行识别:他家住着两间破烂的小瓦房;家里粮食不够吃,大儿子读大学,二儿子上高中,家中无劳动力。精准识别量化打分,符合精准扶贫对象。
社区把张开举家纳入精准扶贫对象后,李仁兵和“村两委”采取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帮他家解决了危房改造款50000元修建了安全住房,鼓励他家种植党参2亩,还解决了产业扶持资金10000元养殖了能繁母牛2头,生活上采取民政兜底,在外读书的大学生还得到了国家的教育扶持。截至目前,张开举家已经达到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且能稳定脱贫。
过去的五星社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走的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经济收入低,贫困发生率高,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艰辛。现在,每个村庄都通水泥路,串户路和院坝都硬化了,出行条件也好起来了。
五星社区还抓住农村产业革命,来突破“怎么扶”的问题。2011年以前,社区9000亩耕地全部是传统种植,村民靠天吃饭,种植结构比较单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有2583元。
2014年,社区共争取21万元专项扶贫资金,支持42户脱贫对象每户5000元,发展以饲养能繁母牛为主的养殖业,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同时,争取4.5万元,作为计划脱贫的贫困户贴息贷款利息和产业发展资金,解决了贫困“缺资金”的问题。
社区支持村民陈杰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创办了利民生态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药材党参4200亩,带动了五星社区134户438人就地就业,解决了务工问题。
2018年,贵州省委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深刻的产业革命”, 五星社区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逐步迈开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恒大集团的帮扶下,建成了1100亩994个蔬菜大棚,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安排在基地里面务工;成立了“村社一体”合作社,带领全社区60户196人贫困户入社脱贫,通过发展产业解决了“怎么扶”的问题。2018年底,全社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1050元。今年,五星社区已规划种植“白菜、白萝卜、莲花白”,简称“三白”蔬菜产业1000亩,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家都种植3亩以上的蔬菜。
李仁兵还介绍,五星社区在破解“如何退”的问题上,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不断补齐短板,运用“四看法”查找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一项一项疏理,一项一项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