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作战有啥魅力?来听24岁就成“一等功”获得者的讲述
董宇航正在和同事商讨案情。江北公安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3日14时30分讯(记者 赵紫东)“这活儿干得漂亮!”近日,在重庆江北区洪恩二路一间阳光充足办公室中,董航宇放下电话,左手猛拍办公桌,咧嘴笑了起来。电话那头,蹲守了一夜的抓捕小组刚刚抓住一名网上追逃的嫌疑人,这是他们近期的又一个“收获”,短短几天这个团队破案、抓逃的数量竟达到两位数,效率之高、动作之准令人惊讶。
董航宇是谁?他是江北区公安分局合成作战办公室带头人。
2010年,他便在全市率先尝试打破传统刑侦模式,采用“合成战法”。在公安部的“清网行动”中,带领侦查员3个月内跨越15个省市,捉获历年命案逃犯21人,年仅24岁的他因此获得一等功的荣誉,成为全市公安系统最年轻的一等功获得者。
随后,他“白手起家”,抽调办案人员成立合成作战办公室,尝试用网络、数据、统计等手段,实现更高效、准确的破案、追逃,将团队人均破案率一举提高三倍多,成了小有名气的“名侦探”。
“开挂”追逃
断案高手是什么样子?温文尔雅、举止绅士,还是不修边幅却眼神犀利。初见董航宇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是这两者的结合体。
办公桌两台电脑前,一身便衣,一副眼镜的董航宇中等身材,面相清秀。1987年出生,今年刚过而立之年的他甚至透着一丝稚气。“你们稍等一下。小刘!这个线索一定给我盯死了。”见面几分钟,他一直忙得不可开交。
从经历上看,董航宇是少年成名的典型。他2008年毕业于重庆警察学院警察指挥与战术专业,当年便进入江北区公安分局观音桥派出所,随后,他被调到江北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2010年,公安部在全国展开“清网行动”,要求各地警方全力追捕历年命案逃犯。也就是说,要抓的大多是潜逃多年,一直没有落网的嫌疑人,难度巨大。
“老办法一个个走访排查,效率太低,是行不通的。”董航宇说,他受命进入攻坚组,看完在逃人员的资料,大家都觉得难度很大。例如其中一个案子,嫌疑人为女性,1992年在江北区某地因为口角,杀人随后潜逃,犯案时间距离据当时已过去了近19年,警方曾多次摸排、追逃均无果。
“冷案”在前,董航宇和同事们没有打退堂鼓。他们开始尝试用互联网的思维,搜集信息,并整合研判嫌疑人的逃亡轨迹,分析其藏匿地点。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竟然用短短三天时间,找到了嫌疑人的藏身地,并成功将其抓捕。
“我们甚至发现,嫌疑人为逃避追捕,还整了容。”董航宇说,时任江北区公安分局分管刑侦的负责人见到“战果”,十分不可思议。在他汇报了情况后,领导的评价只有几个字:“你们怕是开挂了!”
之后,董航宇继续开挂。在整个清网行动中,他带领侦查员在3个月内跨越15个省市,行程近3万公里,累计捉获历年涉案逃犯21人,超额完成任务。24岁的他获一等功嘉奖,成为全市获此殊荣最年轻的公安干警。
“白手”起家
合成作战究竟有什么“魔力”?
“有个说法,中国警察在案发后,都是往下走。民警常常是‘摸底排队、伤心流泪’。”董航宇说,传统的案件侦破方法,侦查员往往需要不厌其烦地“扫楼、扫街”,必不可少的就是摸排、走访,工作量巨大,但收效甚微。在侦查员的后方虽然有相应的技术支持,但两者分离度较高,侦查员往往得不到需要的信息,而提供支持的警种,又对案情不甚了解。
“解决方法,就是多警种合成作战,把侦查、技术与互联网思维结合起来。”董航宇认为,打破这样的壁垒,让一线侦查具备寻找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在办案过程中一定会有更高的效率。
由于在多次侦办案件中有突出表现。2013年,董航宇开始在江北分局推行“打击犯罪合成作战”工作机制,设立“合成作战”专职机构。江北区公安分局也他提供了最大的支持,提供了专门的场地、设备、资金,在全市各区、县级公安机关开了先例。
但是,筹备一个全新的机构却并不容易。很多人并不理解合成作战的意义所在,人员成了最大的难题。无奈,在分局的支持下,他搞出了一套“入股”的方法。
“入股”就是从派出所等单位寻找案侦民警加入,但民警的人事归属不变。而作为回报,合成作战办公室则帮助他们所在的原单位高效破案。即便如此,有的单位负责人仍有顾虑,担心合成作战办公室抢走了办案的精英,还出不了成绩。
人,他一定要带走。董航宇明白,无论什么模式,办案的人始终才是最关键的因素。就这样几个人,一间办公室,三辆旧警车,队伍便开张了。
董航宇的努力没有白费,此机制建立后,江北区公安分局打击犯罪的成果和质量大幅提升。2014年2月18日,全市刑侦工作会暨合成作战现场会在江北分局召开,董航宇在大会上发言,讲解了“合成作战”创新工作机制。
截至2018年,全市各分县局均已成立合成作战机构,市局刑侦总队也要求按照江北模式推开“打击犯罪新机制”。从2014年至2018年,全国130余个单位到江北分局学习经验,董航宇又为来访的单位讲解合成作战工作机制、培训合成作战技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