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药学院院长:创新就是要走在别人前头
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临床治疗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然而这样的难题正被重庆科研团队逐渐攻破,这背后的科研带头人正是现任重庆大学药学院院长、海外高层次专家贺耘教授。除了进行抗生素的创新药物研究之外,贺耘在抗癌、抗病毒、糖尿病、代谢病等创新药物研究中也取得一系列成果。

重庆大学药学院院长:创新就是要走在别人前头

来源:重庆晚报网2019-10-25

  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临床治疗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然而这样的难题正被重庆科研团队逐渐攻破,这背后的科研带头人正是现任重庆大学药学院院长、海外高层次专家贺耘教授。贺耘长期从事抗癌、领导参与了数十项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在他的带领下,重庆科研团队目前针对新型抗生素的研究已经有了重大进展,有望在未来的2~3年进入市场。

  新型抗生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去年,重庆大学药学院贺耘教授及其团队研发出新型抗生素,对灭杀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超级病菌MRSA都有很好的效果,这一科研成果也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这项研究成果算是‘绿色抗生素’项目的其中一个子课题。”贺耘谈到,“绿色抗生素”项目主要就是开发新型抗生素来应对病菌耐药性的挑战,该项目已经通过了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的专项评审。

  “全球范围内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一直比较严重,从目前我们的成果来看,在国际上也应该算是走在前列的。”他解释,通俗一点来讲,同普通抗生素相比,“绿色抗生素”几乎不会产生赖药性,或者说产生的速度非常慢。最重要的是,未来2~3年内,其研究成果就能进入市场。

  除了进行抗生素的创新药物研究之外,贺耘在抗癌、抗病毒、糖尿病、代谢病等创新药物研究中也取得一系列成果。

  回国促进产学研合作

  贺耘,出生在重庆大足,从西南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上世纪90年代到美国留学,并在加利福尼亚州斯克锐普斯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他加入重庆大学新成立的创新药物中心,参与创建了重庆大学药学院。事实上,在回重庆之前,他先后在上海和北京的国际知名药企担任过要职,并积累了从事新药研发和高层科研管理的丰富经验。

  为何放弃高薪职位回到重庆发展?贺耘认为是很多契机促成了这个决定。时任重庆大学理学部主任的吴云东院士和校长林建华找到贺耘,和他商量到重庆大学建设新药研发平台的问题。贺耘坦言,自己当时想回重庆的愿望也很强烈,除了家乡情结,还有两点——重庆的生物医药基础好,同时市场潜力大。“重庆是全国五大老医药工业基地之一,化学药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积累。”

  在他看来,创新药物的研发,相对于企业更多的资源还是集中在高校院所里面,包括人才硬件等条件更加成熟,“我当时很希望通过把院所资源和企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一些创新药物的研究。”贺耘说,虽然企业的研发能力不及高校,但是生产还得靠企业,所以希望将高校成果与企业打通,进行一个研发转化。因此,他最终加入重庆大学的创新药物中心,并参与成立了重庆大学药学院,担任首任院长。

  为了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贺耘在参与创建重庆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和药学院的同时,搭建了“药物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天然产物全合成与创新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庆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新药设计与筛选平台”“国际高端药物技术转化平台”等多个研发平台,还成功培养了两名国家优秀青年学者,和一位“万人计划”的青年拔尖人才。

  创新氛围吸引更多科研人才

  为何现在会吸引这么多海内外英才加盟重庆、融入重庆、圆梦重庆?“从待遇来看,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和国外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即使是‘中坚’年轻人,收入也是相当不错的。”贺耘表示,现在重庆大学引进博士的力度很大,年薪基本都开到30~40万,首先在收入上就有了保证。另一方面,在科研配套的支持上很给力,要场地给场地,要设备给设备,“像我们现在用于研究的设备在国际上都是非常先进的。”

  “我认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重庆整个创新氛围越来越好,这也是吸引越来越多人才愿意来的‘内功’。”在贺耘看来,前几年大家挂在嘴边的还是“仿制药”,如今说得最多的已经是“创新药”了,“创新就是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还要走在别人前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大学药学院院长:创新就是要走在别人前头

2019-10-25 09:15:43 来源: 0 条评论

  目前,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临床治疗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然而这样的难题正被重庆科研团队逐渐攻破,这背后的科研带头人正是现任重庆大学药学院院长、海外高层次专家贺耘教授。贺耘长期从事抗癌、领导参与了数十项创新药物研发项目。在他的带领下,重庆科研团队目前针对新型抗生素的研究已经有了重大进展,有望在未来的2~3年进入市场。

  新型抗生素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去年,重庆大学药学院贺耘教授及其团队研发出新型抗生素,对灭杀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超级病菌MRSA都有很好的效果,这一科研成果也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这项研究成果算是‘绿色抗生素’项目的其中一个子课题。”贺耘谈到,“绿色抗生素”项目主要就是开发新型抗生素来应对病菌耐药性的挑战,该项目已经通过了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的专项评审。

  “全球范围内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一直比较严重,从目前我们的成果来看,在国际上也应该算是走在前列的。”他解释,通俗一点来讲,同普通抗生素相比,“绿色抗生素”几乎不会产生赖药性,或者说产生的速度非常慢。最重要的是,未来2~3年内,其研究成果就能进入市场。

  除了进行抗生素的创新药物研究之外,贺耘在抗癌、抗病毒、糖尿病、代谢病等创新药物研究中也取得一系列成果。

  回国促进产学研合作

  贺耘,出生在重庆大足,从西南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后,上世纪90年代到美国留学,并在加利福尼亚州斯克锐普斯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2年,他加入重庆大学新成立的创新药物中心,参与创建了重庆大学药学院。事实上,在回重庆之前,他先后在上海和北京的国际知名药企担任过要职,并积累了从事新药研发和高层科研管理的丰富经验。

  为何放弃高薪职位回到重庆发展?贺耘认为是很多契机促成了这个决定。时任重庆大学理学部主任的吴云东院士和校长林建华找到贺耘,和他商量到重庆大学建设新药研发平台的问题。贺耘坦言,自己当时想回重庆的愿望也很强烈,除了家乡情结,还有两点——重庆的生物医药基础好,同时市场潜力大。“重庆是全国五大老医药工业基地之一,化学药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和技术积累。”

  在他看来,创新药物的研发,相对于企业更多的资源还是集中在高校院所里面,包括人才硬件等条件更加成熟,“我当时很希望通过把院所资源和企业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一些创新药物的研究。”贺耘说,虽然企业的研发能力不及高校,但是生产还得靠企业,所以希望将高校成果与企业打通,进行一个研发转化。因此,他最终加入重庆大学的创新药物中心,并参与成立了重庆大学药学院,担任首任院长。

  为了进一步促进成果转化,贺耘在参与创建重庆大学创新药物研究中心和药学院的同时,搭建了“药物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市天然产物全合成与创新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重庆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新药设计与筛选平台”“国际高端药物技术转化平台”等多个研发平台,还成功培养了两名国家优秀青年学者,和一位“万人计划”的青年拔尖人才。

  创新氛围吸引更多科研人才

  为何现在会吸引这么多海内外英才加盟重庆、融入重庆、圆梦重庆?“从待遇来看,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和国外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即使是‘中坚’年轻人,收入也是相当不错的。”贺耘表示,现在重庆大学引进博士的力度很大,年薪基本都开到30~40万,首先在收入上就有了保证。另一方面,在科研配套的支持上很给力,要场地给场地,要设备给设备,“像我们现在用于研究的设备在国际上都是非常先进的。”

  “我认为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是,重庆整个创新氛围越来越好,这也是吸引越来越多人才愿意来的‘内功’。”在贺耘看来,前几年大家挂在嘴边的还是“仿制药”,如今说得最多的已经是“创新药”了,“创新就是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还要走在别人前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