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柱同心村 协会管水水长流
10月14日,秋雨刚停,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河嘴乡同心村村民汪永成就赶忙沿着水池检查管道,“这一段是引水管道的最低点,每次大雨都容易造成泥沙淤积,必须来检查维护一下。同心村绝大多数人居住在槽坝地带,本来就没什么水源的槽坝,因为人口的聚集更加缺水。

石柱同心村 协会管水水长流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10-25

  10月14日,秋雨刚停,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河嘴乡同心村村民汪永成就赶忙沿着水池检查管道,“这一段是引水管道的最低点,每次大雨都容易造成泥沙淤积,必须来检查维护一下。”

  汪永成是同心村人饮协会的管水员。正是由于这个协会的存在和运行,让同心村实现了从“缺水”到“有水”,从“水常断”到“水长流”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给人启迪的用水管水之路。

  缺少管护 纵有水池也无水用

  同心村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6.5公里,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槽地形。两座山,分别是方斗山和七龙寺,喀斯特地貌突出,导致了村里没什么稳定的水源,仅仅依靠山上流下的泉水作为人饮之用,缺水是常事。

  同心村绝大多数人居住在槽坝地带,本来就没什么水源的槽坝,因为人口的聚集更加缺水。

  同心村是市级贫困村,脱贫攻坚以来挖了不少水池,让大多数村民实现了从“缺水”到“有水”。但新问题随之而来——由于这些水池和水管缺乏专业人员管护,水费收取难,后期管护“无人管、无钱管、管不好”,因而“水常断”就成了常事。

  “不收水费,有的人就不自觉。”说起过去的事,52岁的村民谭强文对着马路上走过的一位村民努了努嘴,“很多人把本来给人吃的水去浇田,啷个不断水嘛?喏,那就是其中一个。”

  浪费不说,水管坏了也没人修,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

  成立协会 历经阵痛“水常断”

  村支书吴吉财一看这样不是个办法,赶忙张罗着成立人饮协会。2016年底,经过村民们举手表决,同心村人饮协会正式成立,开始对用水进行收费。

  人饮协会的运作也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收的是0.3元/吨,聘请了4个管水员。”吴吉财说,可一些人为了省钱,就“两条腿走路”——落雨的时候接水用,实在没水了再用“收费水”。

  水费收不起来,4个管水员就显得多了点,领不到补贴他们也不愿意干,3个人先后辞职,只剩下汪永成一人。

  0.3元/吨的收费维持一年后,有些村民提出了意见:“水是我们自己的,管子也是自己搭的,凭啥子村里要收费呢?”

  收费和不收费的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每位村民每年收1元钱水费。

  这个标准当然是很低的,就算满打满算,村里一年也只能收1786元钱,哪里够维护呢?而且,反正没人管,一些人又开始拿吃的水去灌溉。

  断水的次数多了,村民们的意见又大了起来。去年初,村里顺势召开村支两委会和群众大会。这一次,按吨收费的声音占了主流,经过一番拉锯式讨论,大家在0.7元/吨的价格上达成了一致。

  共管共享 终于实现“水长流”

  0.7元的价格执行后,同心村总算实现了由“水常断”到“水长流”的转变。

  “七角钱一吨水,恐怕没人敢拿去浇地了吧,浇一回,怕是要除脱100多块。”49岁的村民袁德明笑道。

  另一方面,人饮协会对章程进行了一些调整:一是每户每年缴纳10元会费;二是水管人为损坏但及时报告的每次处罚10元,不报告的核实后处罚50元;三是将管水员待遇与水费收取挂钩,收取水费多,管水员补助就多。这些措施,保障了管水员基本收入与群众供水,有力实现了饮水工作的村民自治。

  “对于不缴纳水费的人,坚决断水。”吴吉财的这句话并不是口头说说。去年底,他的亲戚不缴纳水费,结果老吴亲自带着管水员去断了水,让大家心服口服。

  一年下来,人饮协会320户会员缴纳会费3200元,加上全年缴纳的水费4800元,协会的收入达到8000元,加上县水利局对人饮协会的补贴,全年收入近1.9万元。除去管水员工资、维修费用等后,结余1.1万元,实现了良性运转。

  “关键是,同心村98%的村民都加入了协会,群众满意度也高。”河嘴乡乡长牟显平说,“现在村民都转变了观念,觉得就是要用水费收缴、管网维护、管水员考核这些制度来实现共管共享,权责利总算统一了起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石柱同心村 协会管水水长流

2019-10-25 09:45:40 来源: 0 条评论

  10月14日,秋雨刚停,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河嘴乡同心村村民汪永成就赶忙沿着水池检查管道,“这一段是引水管道的最低点,每次大雨都容易造成泥沙淤积,必须来检查维护一下。”

  汪永成是同心村人饮协会的管水员。正是由于这个协会的存在和运行,让同心村实现了从“缺水”到“有水”,从“水常断”到“水长流”的转变,走出了一条给人启迪的用水管水之路。

  缺少管护 纵有水池也无水用

  同心村东西宽2公里,南北长6.5公里,是典型的两山夹一槽地形。两座山,分别是方斗山和七龙寺,喀斯特地貌突出,导致了村里没什么稳定的水源,仅仅依靠山上流下的泉水作为人饮之用,缺水是常事。

  同心村绝大多数人居住在槽坝地带,本来就没什么水源的槽坝,因为人口的聚集更加缺水。

  同心村是市级贫困村,脱贫攻坚以来挖了不少水池,让大多数村民实现了从“缺水”到“有水”。但新问题随之而来——由于这些水池和水管缺乏专业人员管护,水费收取难,后期管护“无人管、无钱管、管不好”,因而“水常断”就成了常事。

  “不收水费,有的人就不自觉。”说起过去的事,52岁的村民谭强文对着马路上走过的一位村民努了努嘴,“很多人把本来给人吃的水去浇田,啷个不断水嘛?喏,那就是其中一个。”

  浪费不说,水管坏了也没人修,你看我,我看你,面面相觑。

  成立协会 历经阵痛“水常断”

  村支书吴吉财一看这样不是个办法,赶忙张罗着成立人饮协会。2016年底,经过村民们举手表决,同心村人饮协会正式成立,开始对用水进行收费。

  人饮协会的运作也并非一帆风顺。“刚开始收的是0.3元/吨,聘请了4个管水员。”吴吉财说,可一些人为了省钱,就“两条腿走路”——落雨的时候接水用,实在没水了再用“收费水”。

  水费收不起来,4个管水员就显得多了点,领不到补贴他们也不愿意干,3个人先后辞职,只剩下汪永成一人。

  0.3元/吨的收费维持一年后,有些村民提出了意见:“水是我们自己的,管子也是自己搭的,凭啥子村里要收费呢?”

  收费和不收费的人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最终,双方达成一致,每位村民每年收1元钱水费。

  这个标准当然是很低的,就算满打满算,村里一年也只能收1786元钱,哪里够维护呢?而且,反正没人管,一些人又开始拿吃的水去灌溉。

  断水的次数多了,村民们的意见又大了起来。去年初,村里顺势召开村支两委会和群众大会。这一次,按吨收费的声音占了主流,经过一番拉锯式讨论,大家在0.7元/吨的价格上达成了一致。

  共管共享 终于实现“水长流”

  0.7元的价格执行后,同心村总算实现了由“水常断”到“水长流”的转变。

  “七角钱一吨水,恐怕没人敢拿去浇地了吧,浇一回,怕是要除脱100多块。”49岁的村民袁德明笑道。

  另一方面,人饮协会对章程进行了一些调整:一是每户每年缴纳10元会费;二是水管人为损坏但及时报告的每次处罚10元,不报告的核实后处罚50元;三是将管水员待遇与水费收取挂钩,收取水费多,管水员补助就多。这些措施,保障了管水员基本收入与群众供水,有力实现了饮水工作的村民自治。

  “对于不缴纳水费的人,坚决断水。”吴吉财的这句话并不是口头说说。去年底,他的亲戚不缴纳水费,结果老吴亲自带着管水员去断了水,让大家心服口服。

  一年下来,人饮协会320户会员缴纳会费3200元,加上全年缴纳的水费4800元,协会的收入达到8000元,加上县水利局对人饮协会的补贴,全年收入近1.9万元。除去管水员工资、维修费用等后,结余1.1万元,实现了良性运转。

  “关键是,同心村98%的村民都加入了协会,群众满意度也高。”河嘴乡乡长牟显平说,“现在村民都转变了观念,觉得就是要用水费收缴、管网维护、管水员考核这些制度来实现共管共享,权责利总算统一了起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