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兵哥”争当领头“杨” 五大“战法”化解群众矛盾
老杨群工 遍地开花
胡兵伟(左2)对涉及建筑项目施工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 上游新闻记者 张锦旗 摄
背阔胸宽的身材,厚实温暖的大手,和蔼可亲的笑脸。这是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二郎派出所民警“兵哥”胡兵伟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今年43岁的胡兵伟是陕西人,2009年从部队转业后入警,2016年8月来到二郎派出所,一直是石杨二社区的社区民警。
“我既是人民警察,也是一名‘杨’。”胡兵伟所说的“杨”指的是九龙坡人人皆知的“老杨群工”。今年3月,重庆市首个以民警个人名义命名的“兵哥工作室”挂牌成立,正式成为“老杨群工”的众多工作点之一。对胡兵伟来说,这既是鼓励,也是鞭策。
说
“唐僧式”劝说让离异夫妻放下芥蒂
10月28日上午10:04,二郎派出所接到报案,某小区居民刘先生怀疑放在家里的一本普通笔记本被前妻偷走了,胡兵伟立即和辅警王定科出警。
前往报案人家的路上,经验丰富的胡兵伟很快反应过来:“很大可能是这两个人还在闹矛盾,心里都有怨气。”
5分钟后,胡兵伟来到刘先生家中。
“肯定是她,昨天就只有她来过!”刚一进门,刘先生就指着茶几,情绪激动地向胡兵伟控诉,翻来覆去就是一句话,“笔记本被前妻偷了!”
“你先不要激动,把事情经过慢慢说一下。”“我知道这个笔记本对你肯定很重要。”“你们一直吵架怎么解决得到问题。”
胡兵伟耐着性子,用类似“唐僧”一样的语气循循善诱,让刘先生的情绪缓和了下来。
“你和前妻是不是还有个小孩?”胡兵伟看着客厅里散落的儿童玩具,突然抛出个问题。
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刘先生的内心,他开始沉默不语。
“不管你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变化,孩子还是你们之间的纽带,未来的学习教育、衣食住行都很重要,需要你们共同协商,不应该把关系闹僵。”经过近半小时的耐心劝说,看到刘先生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后,胡兵伟才告辞离开。
做
化解“广场舞天团”和羽毛球队纠纷
在胡兵伟的工作中,群众发生纠纷的情况碰到过不少。去年3月,他就解决过一起某小区“广场舞天团”和羽毛球队的争执。
当时,胡兵伟到达现场后,先查看了小区环境,发现事件起因是由于小区私家车乱停占了公共通道,50多人的广场舞队就占用了羽毛球场地来跳舞。羽毛球队自然不答应,还投诉广场舞噪音扰民。
“这种情况,单纯的劝导、当和事佬是没有效果的,关键还要把问题解决好。”胡兵伟说,安抚好双方的情绪后,他马上把物业公司管理人员喊到现场,要求物业督促私家车规范进车库,让出公共通道,同时要求广场舞团队降低音响声音,最终实现小区居民和谐共处的局面,“事件解决后,那个小区到目前为止再也没有过类似的报案和投诉。”
学
总结“兵哥”战法零距离服务群众
整个上午,胡兵伟除了一次出警,在工作室接待了20余位前来咨询办理户籍业务的市民,直到临近12点,才抽空喝了一大口茶。
“进门一声问候、一张笑脸、一把椅子、一杯热水、一张便民卡,这是我们的服务标准。”胡兵伟说,除了现场接待咨询群众外,在社区警民联系牌上张贴了他的照片、电话及QQ号,经常都会接到居民来电。“一天多的时候要接10多个电话,咨询求助的都有。偶尔也有以前我帮助过的群众打电话来问候。这让我特别感动,说明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在工作的同时,胡兵伟也一直在总结学习,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工作“战法”,即摸社情、强基础、重巡防、善沟通、乐服务。
胡兵伟说,在处理矛盾纠纷的时候,他通常会换位思考,面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他会对当事人强调采用正当途径来解决问题,不能干扰社会秩序。
“兵哥工作室”成立以来,配套建立了“多元化解矛盾、全时空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等一整套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灭于萌芽。
今年以来,工作室参与调解各类矛盾纠纷53起,辖区11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0.7%,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6.9%,涉稳、涉军重点人员全部在管在控,实现“零非访、零滋事”。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倩 王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