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峰会昭示的重庆雄心
事实上,今年的中新金融峰会不仅是重庆重要的活动之一,更是一个对标全球的顶级金融峰会。透过峰会,可以看到重庆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清晰路径。

一场峰会昭示的重庆雄心

来源: 两江观察2019-11-06

中新金融峰会又来了!

开幕当天,签约项目56个,签约金额1945.4亿元,包括:重庆市政府分别与上海黄金交易所、渣打(中国)银行签订协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南向通道公司、丝路基金、北部湾港务集团、新加坡PSA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等,各方将在绿色债券、债务融资、跨境物流、教育旅游、科技创新、大数据智能化等领域深化合作。

无论是规格、签约金额,还是国际化程度、嘉宾人数、覆盖领域上均创下新高度。

事实上,今年的中新金融峰会不仅是重庆重要的活动之一,更是一个对标全球的顶级金融峰会。透过峰会,可以看到重庆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清晰路径。

重庆金融的雄心

国际物流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国际航空枢纽……在重庆建设国际化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的目标从愿景逐步变成现实。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也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头戏。

今年8月,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重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编制项目的竞争性磋商采购文件,释放出重庆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明显信号。

9月,重庆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在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调研时指出,希望其进一步服务全局、主动谋划、扎实推动,为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作出更大贡献。这进一步表明重庆补足国际金融短板的决心。

在昨天2019中新金融峰会开幕式上,唐良智市长在致辞中表示,重庆将“持续推进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各国‘面对面’的互联互通,谋划建设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内陆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定调,意味着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已进入实施阶段。

对重庆金融进击世界的雄心,不少人都会疑惑,重庆究竟何来的底气?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重庆始终把金融业作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支柱产业,多年深耕让金融业全面开花。

2008年,重庆提出要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这是区域的金融中心。到了2016年,在“十三五”规划中,重庆确立打造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这是定位于全国性的金融中心。再到如今,重庆喊出“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则是瞄准了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不难发现,重庆金融的“小目标”,随重庆城市国际化不断升级。

一是规模总量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重庆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2%,占GDP比重10.3%,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境内外上市公司6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5家,OTC挂牌企业1265家。

二是市场体系逐步健全。重庆金融机构总数将近1900家,全国首家互联网消费金融、全国首家专业信用保证保险、西部首家民营银行等一批具有突破意义的法人金融机构落地,机构门类在中西部最为齐全。

三是金融市场创新活跃。阿里巴巴、百度、海尔等设立网络小贷公司52家,互联网小贷业务规模居全国第1位,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占全国15.6%,作为全国金融标准化试点和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城市。

四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开展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自贸试验区金融政策和项目创新,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外借款、跨境债权转让等创新业务率先突破,累计实现跨境融资超过100亿美元。

五是金融生态环境优良。重庆财税扶持政策比较完备,覆盖金融机构和高管奖励、税收优惠等各方面,行政服务高效。金融核心区加快建设,金融运行质量效益良好。

目前,重庆正在成为中西部金融最为活跃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为产业赋能、为实体加力。这是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最大的底气。

关键路径

按照惯常的划分方法,金融中心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以“纽(纽约)伦(伦敦)港(香港)”为代表的综合类金融中心;第二类是以北京为代表的行政总部集聚型金融中心;第三类是以上海为代表的要素市场集聚型金融中心;第四类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结算型金融中心。

而重庆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要建设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内陆国际金融中心。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重要的抓手,因为金融是重庆和新加坡合作的四大支柱之一。

更进一步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有更为具体的实现路径。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部门议定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五大标志性项目之一,中新金融峰会无疑承载这样的关键角色,逐渐成为推动中新金融合作和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商务部财务司副司长袁晓明十分看好中新合作对重庆的带动,他认为,重庆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可以借助新加坡的优势,更好建设“一带一路”经济贸易的桥头堡,连接陆海新通道;新加坡是亚太地区重要金融中心,可以借助中国更高水平开放的大趋势,以及重庆连接和辐射“一带一路”的重要功能,更好发挥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也持相似的观点,他表示,新加坡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参与方,在财富管理、风险、金融人才等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新资本市场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实践事实和数据已经证明这一点。

2016年—2018年,中新项下重庆与新加坡跨境人民币结算250.5亿元,比合作之前同期增长28.8%,新加坡成为重庆跨境人民币第三大使用地。尤其是在去年首届中新金融峰会举行以来,重庆和新加坡“政银企”合作进一步加强,目前相关协议金额合计达到9500亿元。

此外,重庆在跨境融资方面的辐射作用也进一步显现,带动了陕西、四川、云南、广西等周边六省区企业实现境外融资近40亿美元。

挑战颇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重庆有进击的雄心、有清晰的路径和抓手,也面临诸多挑战。

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3206.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0%,占同期GDP的比重为19.5%;北京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934.7亿元,同比增长9.1%,占同期GDP的比重为19.3%;深圳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63.16亿元,同比增长7.0%,占同期GDP的比重为13.7%;重庆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42.67亿元,同比增长7.2%,占GDP比重10.3%。在“硬数据”上,重庆表现尚可。

今年9月,一项衡量指标包括营商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城市声誉等,被认为全球最权威的金融中心指数——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发布,中国内地有三座城市进入排行榜前十,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深圳。这也客观上反映出重庆金融与北上广深等地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软数据”各项指标。

具体来说,重庆在金融体系、制度方面有待完善,高端金融人才还比较匮乏;经济体量不大、缺少全国性总部和国家级金融市场;在区域乃至全国具备重要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市场和产品还不是很多……重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任重而道远。

因此,重庆若想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唯有走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重庆工商大学唐路元教授表示,重庆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在区位和战略方面有优势。从区位上讲,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此前公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也明确了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地位。从战略上来讲,《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可以看作是中国试图将开放重心转向西部的一个标志,依托“一带一路”,大力开拓东盟、中亚等广阔的市场,重庆在这一战略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重庆要在区位和战略上大做文章。

重庆师范大学副教授周鹏飞认为,重庆要进一步深化与新加坡的金融合作,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为载体申请面向“一带一路”的国家级金融市场以及国际金融机构落地重庆。此外,还需利用“英才计划”诚揽天下英才,尤其是金融结算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重庆具备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条、良好的金融环境和优秀的人才基础。期待未来进一步发挥中新金融合作与重庆自贸试验区的联动效应,以重庆为重要支点,促进东盟国家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双向开放,形成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高效率、低成本循环,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双丰收。”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如是建议。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一场峰会昭示的重庆雄心

2019-11-06 09:15:04 来源:

中新金融峰会又来了!

开幕当天,签约项目56个,签约金额1945.4亿元,包括:重庆市政府分别与上海黄金交易所、渣打(中国)银行签订协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南向通道公司、丝路基金、北部湾港务集团、新加坡PSA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等,各方将在绿色债券、债务融资、跨境物流、教育旅游、科技创新、大数据智能化等领域深化合作。

无论是规格、签约金额,还是国际化程度、嘉宾人数、覆盖领域上均创下新高度。

事实上,今年的中新金融峰会不仅是重庆重要的活动之一,更是一个对标全球的顶级金融峰会。透过峰会,可以看到重庆打造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清晰路径。

重庆金融的雄心

国际物流枢纽、国际消费中心、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国际航空枢纽……在重庆建设国际化现代城市中,越来越多的目标从愿景逐步变成现实。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也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头戏。

今年8月,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重庆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方案》编制项目的竞争性磋商采购文件,释放出重庆打造国际金融中心的明显信号。

9月,重庆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在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调研时指出,希望其进一步服务全局、主动谋划、扎实推动,为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作出更大贡献。这进一步表明重庆补足国际金融短板的决心。

在昨天2019中新金融峰会开幕式上,唐良智市长在致辞中表示,重庆将“持续推进中国西部地区与东盟各国‘面对面’的互联互通,谋划建设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内陆国际金融中心”。这一定调,意味着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已进入实施阶段。

对重庆金融进击世界的雄心,不少人都会疑惑,重庆究竟何来的底气?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重庆始终把金融业作为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支柱产业,多年深耕让金融业全面开花。

2008年,重庆提出要建成长江上游金融中心,这是区域的金融中心。到了2016年,在“十三五”规划中,重庆确立打造国内重要功能性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这是定位于全国性的金融中心。再到如今,重庆喊出“内陆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则是瞄准了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不难发现,重庆金融的“小目标”,随重庆城市国际化不断升级。

一是规模总量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重庆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2%,占GDP比重10.3%,高于全国1.7个百分点。境内外上市公司6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15家,OTC挂牌企业1265家。

二是市场体系逐步健全。重庆金融机构总数将近1900家,全国首家互联网消费金融、全国首家专业信用保证保险、西部首家民营银行等一批具有突破意义的法人金融机构落地,机构门类在中西部最为齐全。

三是金融市场创新活跃。阿里巴巴、百度、海尔等设立网络小贷公司52家,互联网小贷业务规模居全国第1位,小贷公司贷款余额占全国15.6%,作为全国金融标准化试点和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城市。

四是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开展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和自贸试验区金融政策和项目创新,非银行金融机构境外借款、跨境债权转让等创新业务率先突破,累计实现跨境融资超过100亿美元。

五是金融生态环境优良。重庆财税扶持政策比较完备,覆盖金融机构和高管奖励、税收优惠等各方面,行政服务高效。金融核心区加快建设,金融运行质量效益良好。

目前,重庆正在成为中西部金融最为活跃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为产业赋能、为实体加力。这是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最大的底气。

关键路径

按照惯常的划分方法,金融中心一般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以“纽(纽约)伦(伦敦)港(香港)”为代表的综合类金融中心;第二类是以北京为代表的行政总部集聚型金融中心;第三类是以上海为代表的要素市场集聚型金融中心;第四类是以新加坡为代表的结算型金融中心。

而重庆的定位非常清晰,就是要建设立足西部、面向东盟的内陆国际金融中心。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重要的抓手,因为金融是重庆和新加坡合作的四大支柱之一。

更进一步说,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要有更为具体的实现路径。作为中新两国政府部门议定的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五大标志性项目之一,中新金融峰会无疑承载这样的关键角色,逐渐成为推动中新金融合作和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商务部财务司副司长袁晓明十分看好中新合作对重庆的带动,他认为,重庆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可以借助新加坡的优势,更好建设“一带一路”经济贸易的桥头堡,连接陆海新通道;新加坡是亚太地区重要金融中心,可以借助中国更高水平开放的大趋势,以及重庆连接和辐射“一带一路”的重要功能,更好发挥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

中国证监会副主席阎庆民也持相似的观点,他表示,新加坡是“一带一路”倡议重要参与方,在财富管理、风险、金融人才等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中新资本市场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际上,实践事实和数据已经证明这一点。

2016年—2018年,中新项下重庆与新加坡跨境人民币结算250.5亿元,比合作之前同期增长28.8%,新加坡成为重庆跨境人民币第三大使用地。尤其是在去年首届中新金融峰会举行以来,重庆和新加坡“政银企”合作进一步加强,目前相关协议金额合计达到9500亿元。

此外,重庆在跨境融资方面的辐射作用也进一步显现,带动了陕西、四川、云南、广西等周边六省区企业实现境外融资近40亿美元。

挑战颇多

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重庆有进击的雄心、有清晰的路径和抓手,也面临诸多挑战。

2019年上半年,上海市金融业增加值3206.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0%,占同期GDP的比重为19.5%;北京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934.7亿元,同比增长9.1%,占同期GDP的比重为19.3%;深圳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63.16亿元,同比增长7.0%,占同期GDP的比重为13.7%;重庆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42.67亿元,同比增长7.2%,占GDP比重10.3%。在“硬数据”上,重庆表现尚可。

今年9月,一项衡量指标包括营商环境、金融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城市声誉等,被认为全球最权威的金融中心指数——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发布,中国内地有三座城市进入排行榜前十,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深圳。这也客观上反映出重庆金融与北上广深等地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特别是“软数据”各项指标。

具体来说,重庆在金融体系、制度方面有待完善,高端金融人才还比较匮乏;经济体量不大、缺少全国性总部和国家级金融市场;在区域乃至全国具备重要影响力的金融机构、市场和产品还不是很多……重庆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任重而道远。

因此,重庆若想在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唯有走一条具有重庆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

重庆工商大学唐路元教授表示,重庆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在区位和战略方面有优势。从区位上讲,重庆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此前公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也明确了重庆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地位。从战略上来讲,《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可以看作是中国试图将开放重心转向西部的一个标志,依托“一带一路”,大力开拓东盟、中亚等广阔的市场,重庆在这一战略布局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重庆要在区位和战略上大做文章。

重庆师范大学副教授周鹏飞认为,重庆要进一步深化与新加坡的金融合作,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为载体申请面向“一带一路”的国家级金融市场以及国际金融机构落地重庆。此外,还需利用“英才计划”诚揽天下英才,尤其是金融结算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重庆具备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条、良好的金融环境和优秀的人才基础。期待未来进一步发挥中新金融合作与重庆自贸试验区的联动效应,以重庆为重要支点,促进东盟国家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双向开放,形成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的高效率、低成本循环,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双丰收。”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如是建议。

[责任编辑: 向含嫣]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