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城市更新的思考和实践:重庆如何打造“两江四岸”?
当我们在讨论城市更新时,我们在讨论什么?对于重庆来说,城市更新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思路?

深度观察|城市更新的思考和实践:重庆如何打造“两江四岸”?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1-13

活动现场,业内大咖探讨城市有机更新。主办方供图,华龙网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3日20时15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当我们在讨论城市更新时,我们在讨论什么?对于重庆来说,城市更新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思路?今(13)日,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上海财经大学国际从业资格教育学院、中国装饰新经济研究中心(CCDR)主办,戴德梁行等机构承办的“城市印记—城市有机更新”新经济论坛在重庆市规划展览馆举行,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如何通过有机更新提高城市竞争力。

洪崖洞的夜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观察:上海经验与重庆优势

城市更新到底是什么?

或许可以先从最近被媒体频频关注的上海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说起。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杨浦滨江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滨江公共空间的西区有一座历史近140年的老水厂——杨树浦水厂,这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化水厂,至今仍在使用。

如今,这片公共空间一步一景。江边的“雨水花园”原来只是一片容易积水的“雨水洼地”,现在因地制宜,通过雨水循环系统打造成了一个“小而美”的城市景观。

5.5公里的杨浦滨江,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

在参加讨论的业内人士看来,杨浦滨江就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更新案例。

“城市的建设就像生命体,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所谓有机更新,除了物理空间,更要关注功能性的设置。”戴德梁行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魏晓龙进一步解释道,80后和90后、95后、00后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的要求不一样,城市也要随着大家观念和习惯的变化,做一些更新。比如现在很多外地人来重庆打卡,体验山城步道,这些诉求在多年前没有这么强烈,而现在很明显,再过三五十年又会不一样。

同样有着漫长的江岸线,上海是重庆可以借鉴的范本。

“重庆是后发的城市,面对新的未来,它有巨大的机会。”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洪崖洞设计师李向北谈到,重庆有非常浓厚的地域特点,这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和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特征所构成的集体符号构成的城市空间资本。“以积极的态度去用好这样的资本,或许我们可以造就一个更美好的关于城市的未来。”李向北称。

戴德梁行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魏晓龙分享伦敦等城市案例。主办方供图,华龙网发

行动:重庆城市有机更新的脉络

为什么要探讨城市更新?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智亚表示,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的大规模旧城改造已经趋缓,各地政府对城市文化的彰显、城市风貌的展现、城市历史的传承越来越重视,城市更新也越来越受关注。

更新,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一种有机的生长。

在李向北看来,有机更新对城市来说,像是一种激活,“如今重庆的经典目的地越来越多,比如渝中半岛的洪崖洞、朝天门广场、鹅岭贰厂、北仓等,这些点的更新,就像针灸一样,不断刺激城市老的肌理,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装饰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亦军也认为,洪崖洞的改造不只带来了自身的繁荣,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重庆旅游的复兴。

一组数据佐证了这一点——在今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重庆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859.61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实现旅游总收入187.62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中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接待游客88.9万人次。

不仅仅是洪崖洞。何智亚介绍道,重庆在文化传统街区整修方面有大批项目正在实施,包括白象街、湖广会馆、东水门以及正在做的十八梯、李子坝、米市街、金刚碑等,这都属于城市有机更新的范围。

“重庆城市的有机更新已经开始在行动,只是现在可能还没有完全形成蔚为大观的局面,它是持续在行动的。比如前不久开业的由重钢遗址变身而来的工业博物馆也是。”李向北称,从拆除重造到有机更新,到城市双修,到微更新,这些不是截然分离的,有时候这些行动是同时发生的。

市民们夜晚在南滨路江边聚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思路:城市更新要“以人为本”

城市更新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大家一致认为,以人为本是关键。

李向北建议进行更系统的空间规划,把比较散的点通过有效的交通,如步行通道,连接成有机整体,使社区、广场、滨水空间等发生有效的连接,将重庆打造成更开放、更包容,让游客留得下来的城市。

中国装饰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亦军提出,重庆的城市有机更新,除了挖掘传统的重庆文化,还要融入新经济的元素,同时打造新的地标,从城市更新走向城市复兴。

“城市更新除了空间和政策,更重要的是人的观念、人的活动、人和空间的关系。”建筑之外发起人陈展辉提出了另一个思路,“最近很多城市都在探讨儿童友好的话题,儿童产业本身也是一个未来经济增长点。城市里有很多闲置的存量空间,建议融入儿童友好城市的概念,系统地引进相关产业,打造新的城市面貌。”

改造前的渝中区十八梯片区。(资料图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正在改建中的北碚金刚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重庆市设计院徐千里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余水则表示,城市更新作为一种新的方式和新的手段,在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功能和城市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城市更新是城市功能的调整完善,在更新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人,创造出人的活动空间。

“如果说每个城市的更新都能找到缩影,在重庆就是两江四岸的建设和提升,这是重庆市民都很关注的点。”魏晓龙观察伦敦、巴黎等城市发展历史发现,非常大的国际大都市往往都是滨海或者滨江的,通过滨江的发展可以看到一个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滨江是观察城市发展、市民活动很好的点和视角。

通过研究上海杨浦案例,魏晓龙建议,重庆两江四岸的打造要关注更多功能性业态的设置,比如文化、科技、商务、商贸等多元化的业态设置。此外要更加重视市民的参与,将更多滨水的、生态的公共空间给市民和游客,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重庆的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底蕴。

“当然,我们的城市更新不仅仅是迎合年轻人或者外地打卡游客的需求,而是要考虑到各个层次的人群的需求。作为一个三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城市是所有人的活动场所,要让每个类型的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魏晓龙表示。

我们未必能够确切的描绘出一个好的城市空间就该是什么样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城市和人是相互作用的。当一座城市温情的关照着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人自然也就会赋予它生长性。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深度观察|城市更新的思考和实践:重庆如何打造“两江四岸”?

2019-11-13 20:54:03 来源:

活动现场,业内大咖探讨城市有机更新。主办方供图,华龙网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3日20时15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当我们在讨论城市更新时,我们在讨论什么?对于重庆来说,城市更新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思路?今(13)日,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上海财经大学国际从业资格教育学院、中国装饰新经济研究中心(CCDR)主办,戴德梁行等机构承办的“城市印记—城市有机更新”新经济论坛在重庆市规划展览馆举行,业内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如何通过有机更新提高城市竞争力。

洪崖洞的夜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观察:上海经验与重庆优势

城市更新到底是什么?

或许可以先从最近被媒体频频关注的上海杨浦区滨江公共空间说起。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杨浦滨江见证了上海百年工业的发展历程。滨江公共空间的西区有一座历史近140年的老水厂——杨树浦水厂,这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现代化水厂,至今仍在使用。

如今,这片公共空间一步一景。江边的“雨水花园”原来只是一片容易积水的“雨水洼地”,现在因地制宜,通过雨水循环系统打造成了一个“小而美”的城市景观。

5.5公里的杨浦滨江,从以工厂仓库为主的生产岸线,转型为以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活岸线、生态岸线、景观岸线,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生活秀带。

在参加讨论的业内人士看来,杨浦滨江就是一个典型的城市更新案例。

“城市的建设就像生命体,是一个动态更新的过程。所谓有机更新,除了物理空间,更要关注功能性的设置。”戴德梁行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魏晓龙进一步解释道,80后和90后、95后、00后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的要求不一样,城市也要随着大家观念和习惯的变化,做一些更新。比如现在很多外地人来重庆打卡,体验山城步道,这些诉求在多年前没有这么强烈,而现在很明显,再过三五十年又会不一样。

同样有着漫长的江岸线,上海是重庆可以借鉴的范本。

“重庆是后发的城市,面对新的未来,它有巨大的机会。”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洪崖洞设计师李向北谈到,重庆有非常浓厚的地域特点,这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和特定社会文化环境特征所构成的集体符号构成的城市空间资本。“以积极的态度去用好这样的资本,或许我们可以造就一个更美好的关于城市的未来。”李向北称。

戴德梁行重庆分公司总经理魏晓龙分享伦敦等城市案例。主办方供图,华龙网发

行动:重庆城市有机更新的脉络

为什么要探讨城市更新?

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何智亚表示,近年来,全国各大城市的大规模旧城改造已经趋缓,各地政府对城市文化的彰显、城市风貌的展现、城市历史的传承越来越重视,城市更新也越来越受关注。

更新,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而是一种有机的生长。

在李向北看来,有机更新对城市来说,像是一种激活,“如今重庆的经典目的地越来越多,比如渝中半岛的洪崖洞、朝天门广场、鹅岭贰厂、北仓等,这些点的更新,就像针灸一样,不断刺激城市老的肌理,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中国装饰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亦军也认为,洪崖洞的改造不只带来了自身的繁荣,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重庆旅游的复兴。

一组数据佐证了这一点——在今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重庆共接待境内外游客3859.61万人次,同比增长10.6%;实现旅游总收入187.62亿元,同比增长32.8%。其中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接待游客88.9万人次。

不仅仅是洪崖洞。何智亚介绍道,重庆在文化传统街区整修方面有大批项目正在实施,包括白象街、湖广会馆、东水门以及正在做的十八梯、李子坝、米市街、金刚碑等,这都属于城市有机更新的范围。

“重庆城市的有机更新已经开始在行动,只是现在可能还没有完全形成蔚为大观的局面,它是持续在行动的。比如前不久开业的由重钢遗址变身而来的工业博物馆也是。”李向北称,从拆除重造到有机更新,到城市双修,到微更新,这些不是截然分离的,有时候这些行动是同时发生的。

市民们夜晚在南滨路江边聚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石涛 摄

思路:城市更新要“以人为本”

城市更新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大家一致认为,以人为本是关键。

李向北建议进行更系统的空间规划,把比较散的点通过有效的交通,如步行通道,连接成有机整体,使社区、广场、滨水空间等发生有效的连接,将重庆打造成更开放、更包容,让游客留得下来的城市。

中国装饰新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亦军提出,重庆的城市有机更新,除了挖掘传统的重庆文化,还要融入新经济的元素,同时打造新的地标,从城市更新走向城市复兴。

“城市更新除了空间和政策,更重要的是人的观念、人的活动、人和空间的关系。”建筑之外发起人陈展辉提出了另一个思路,“最近很多城市都在探讨儿童友好的话题,儿童产业本身也是一个未来经济增长点。城市里有很多闲置的存量空间,建议融入儿童友好城市的概念,系统地引进相关产业,打造新的城市面貌。”

改造前的渝中区十八梯片区。(资料图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正在改建中的北碚金刚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重庆市设计院徐千里工作室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余水则表示,城市更新作为一种新的方式和新的手段,在土地集约、利用效率,优化城市功能和城市可持续性健康发展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城市更新是城市功能的调整完善,在更新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人,创造出人的活动空间。

“如果说每个城市的更新都能找到缩影,在重庆就是两江四岸的建设和提升,这是重庆市民都很关注的点。”魏晓龙观察伦敦、巴黎等城市发展历史发现,非常大的国际大都市往往都是滨海或者滨江的,通过滨江的发展可以看到一个城市所处的发展阶段,滨江是观察城市发展、市民活动很好的点和视角。

通过研究上海杨浦案例,魏晓龙建议,重庆两江四岸的打造要关注更多功能性业态的设置,比如文化、科技、商务、商贸等多元化的业态设置。此外要更加重视市民的参与,将更多滨水的、生态的公共空间给市民和游客,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重庆的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底蕴。

“当然,我们的城市更新不仅仅是迎合年轻人或者外地打卡游客的需求,而是要考虑到各个层次的人群的需求。作为一个三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城市是所有人的活动场所,要让每个类型的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魏晓龙表示。

我们未必能够确切的描绘出一个好的城市空间就该是什么样子,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城市和人是相互作用的。当一座城市温情的关照着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人自然也就会赋予它生长性。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