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 黑木耳之乡在这里崛起
67岁的杨春芳和老伴已在家门口打工两年。靠着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加上在家门口基地打工的收入,加起来今年收入可上万元。
在云阳泥溪镇桐林社区,像他这样在家门口就业的有400多人。靠“无中生有”的产业支撑,桐林社区也摘下“空壳村”的帽子。
泥溪镇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在这两年里,路网建设、产业崛起以及饮水工程实施等,都是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让出镇路畅通起来
三山夹两槽的云阳县泥溪镇,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也是市政协办公厅扶贫集团定点帮扶的乡镇。
驻镇工作队摸情况时,就决定啃下一个“硬骨头”——改扩建龙泥路。
龙泥路是唯一一条主干道,连接的是相邻的龙角镇。
去年9月,这条路的改扩建工程动工。
“从不到5米宽,改到7.5米了,预计年底能硬化完。”11月7日,驻镇工作队队长杨锋告诉记者,“现在到龙角镇10分钟就够了。”
目前,实施村组道路通畅项目建设44个共77公里,覆盖全镇91个村民小组,实现行政村通畅率100%,组级路通达率100%。
打造重庆“木耳之乡”
山多地少的泥溪镇,历来有种植青木冈黑木耳的习惯,但种植散、规模小而未形成大产业。
“地少,守着土地过。”杨锋说,前些年到泥溪投资的也有,可一到项目实施阶段,村民大多不愿流转土地。
67岁的杨春芳算是率先尝到家门口搞产业的甜头。
杨春芳扳着指头算,摘黑木耳、采摘大棚蘑菇、入股分红等,他的收入有6000多元。
桐林社区主任黄敬满告诉记者,全社区约有400人在家门口务工,多数人年龄在60岁左右。“以前就没有这笔收入!”
黑木耳长在截断的青木冈树木料上,每段长1米左右。桐林社区有4万段,按每段平均产0.3斤干木耳算,一年下来有12000斤。
“好的黑木耳一斤能卖到100多块钱。”
市委台办联络处派出的驻镇工作队队员陈瞾说,通过将财政投入的资金作为镇村集体农业公司股金,并与专业合作社按1:1入股分红,以此在全镇10个村(居)发展青木冈黑木耳达到50万段,打造名副其实的“重庆黑木耳之乡”。
176个项目“挂图作战”
在泥溪镇政府会议室墙壁上挂着三张“作战图”,将投入脱贫攻坚的相关人员进行排兵布阵。
记者现场看到,其中一张是清晰的指挥体系,从担任指挥长的市政协主席王炯到10个村(居)的工作队成员,通过看图一目了然;其余两张是干部包户一览表,一共涉及53名干部。
泥溪镇能逐渐告别一穷二白,除了排兵布阵的到位,还得益于项目推进实施“挂图作战”。
杨锋介绍,全体镇村干部除完成本职工作外,重点项目、重点产业都明确了牵头领导、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员,实行“挂图作战”,周报进度、月报计划完成情况。
“一共是176个项目,重点项目有10个。”杨锋说,每个项目进展到哪一步、完成情况怎样,都可以通过“挂图作战”来推进和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