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起我市将实施10年禁渔 对咱老百姓吃鱼有没有影响?
昨日,重庆市林业局、江津区人民政府联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津段的米帮沱码头开展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

明年起我市将实施10年禁渔 对咱老百姓吃鱼有没有影响?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晨报2019-11-15

昨日,重庆市林业局、江津区人民政府联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津段的米帮沱码头开展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这些鱼游得好欢哦!”伴随着围观市民的欢呼声,10种鱼类共计50万尾鱼苗被送入江中。鲜活的鱼苗蹦跳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身影。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

重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长期受到多种人为干扰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已经严重衰退。”

姚维志教授也表示,目前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有数据显示,长江流域自然资源捕捞量1954年曾高达42.7万吨,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下降到20余万吨,而近几年捕捞产量维持在10万吨左右,“保护长江生物资源,修复长江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明年起水生生物保护区10年禁捕

事实上,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重庆正在采取措施。

今年9月,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印发了《重庆市长江流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    

方案要求,2019年12月31日前,我市水生生物保护区率先完成渔民退捕,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实行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包括4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3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涉及九龙坡、江北、南岸、渝北、巴南、涪陵、长寿、江津、永川、合川、彭水、酉阳、大渡口、奉节等14个区县。    

除保护区外的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方面,方案还要求在2020年12月31日前,我市境内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完成渔民退捕,2021年1月1日零时起,暂定实行10年禁捕。涉及江津、九龙坡、大渡口、巴南、南岸、渝中、江北、丰都、忠县、石柱、万州、云阳、奉节、巫山、酉阳、彭水、武隆、涪陵、合川、北碚、渝北、沙坪坝等22个区县和两江新区。

此外,方案还要求2021年12月31日前,在我市除水生生物保护区及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以外的水域,也要完成渔民退捕。从2022年1月1日零时起,暂定实行10年禁捕,涉及除渝中区以外的区县所有河流(不包括河流形成、流经的水库)。 

10年禁渔不会影响老百姓餐桌

也许有市民担心,长达10年的禁捕期会不会让大家的生活饮食受到影响。对此,姚维志明确表示:“不会!”

姚维志说,从目前的水产品供应来看,野生鱼类只占极小的比重,养殖鱼类完全可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相较于每年超过6000万吨的全国水产品总量,如今长江干流的天然捕捞量微乎其微。因此捕捞渔业退出长江不仅不影响老百姓吃鱼,反而有利于长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姚维志以餐桌上最常见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例,他介绍,这四种鱼的自然繁殖能力比较差,青鱼需要7-8年,草鱼是4-5年,花鲢也是4-5年,白鲢是3-4年。“‘四大家鱼’在长江流域的自然水体中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而且用来育种的亲本培育和我们平时吃的鱼是两个概念。单从吃鱼的角度来看,长江流域10年禁渔不会影响百姓的餐桌。”

姚维志还表示,目前有些市民觉得吃野生鱼的口感更好,是一种上档次的享受,这种想法其实没有必要,“首先从营养价值来看,野生鱼和养殖鱼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养殖鱼在严格管理下,食用的安全性更高。”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明年起我市将实施10年禁渔 对咱老百姓吃鱼有没有影响?

2019-11-15 16:51:47 来源: 0 条评论

昨日,重庆市林业局、江津区人民政府联合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津段的米帮沱码头开展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增殖放流活动。“这些鱼游得好欢哦!”伴随着围观市民的欢呼声,10种鱼类共计50万尾鱼苗被送入江中。鲜活的鱼苗蹦跳着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不一会儿就不见了身影。

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

重庆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长期受到多种人为干扰的影响,长江流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已经严重衰退。”

姚维志教授也表示,目前长江生物完整性指数到了最差的“无鱼”等级。有数据显示,长江流域自然资源捕捞量1954年曾高达42.7万吨,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下降到20余万吨,而近几年捕捞产量维持在10万吨左右,“保护长江生物资源,修复长江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明年起水生生物保护区10年禁捕

事实上,为保护长江水生生物资源,重庆正在采取措施。

今年9月,市农业农村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印发了《重庆市长江流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    

方案要求,2019年12月31日前,我市水生生物保护区率先完成渔民退捕,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实行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包括4个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3个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涉及九龙坡、江北、南岸、渝北、巴南、涪陵、长寿、江津、永川、合川、彭水、酉阳、大渡口、奉节等14个区县。    

除保护区外的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方面,方案还要求在2020年12月31日前,我市境内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完成渔民退捕,2021年1月1日零时起,暂定实行10年禁捕。涉及江津、九龙坡、大渡口、巴南、南岸、渝中、江北、丰都、忠县、石柱、万州、云阳、奉节、巫山、酉阳、彭水、武隆、涪陵、合川、北碚、渝北、沙坪坝等22个区县和两江新区。

此外,方案还要求2021年12月31日前,在我市除水生生物保护区及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以外的水域,也要完成渔民退捕。从2022年1月1日零时起,暂定实行10年禁捕,涉及除渝中区以外的区县所有河流(不包括河流形成、流经的水库)。 

10年禁渔不会影响老百姓餐桌

也许有市民担心,长达10年的禁捕期会不会让大家的生活饮食受到影响。对此,姚维志明确表示:“不会!”

姚维志说,从目前的水产品供应来看,野生鱼类只占极小的比重,养殖鱼类完全可以满足市民日常生活需要。相较于每年超过6000万吨的全国水产品总量,如今长江干流的天然捕捞量微乎其微。因此捕捞渔业退出长江不仅不影响老百姓吃鱼,反而有利于长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姚维志以餐桌上最常见的“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为例,他介绍,这四种鱼的自然繁殖能力比较差,青鱼需要7-8年,草鱼是4-5年,花鲢也是4-5年,白鲢是3-4年。“‘四大家鱼’在长江流域的自然水体中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人工养殖,而且用来育种的亲本培育和我们平时吃的鱼是两个概念。单从吃鱼的角度来看,长江流域10年禁渔不会影响百姓的餐桌。”

姚维志还表示,目前有些市民觉得吃野生鱼的口感更好,是一种上档次的享受,这种想法其实没有必要,“首先从营养价值来看,野生鱼和养殖鱼没有太大差别,而且养殖鱼在严格管理下,食用的安全性更高。”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刘敏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