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载对口支援 区域合作谱写新篇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工作取得新进展
11月21日至22日,第十二届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在万州举行,活动主题为“深化对口支援,促进合作共赢,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下一步,在全国对口支援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将努力开创三峡重庆库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二十七载对口支援 区域合作谱写新篇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工作取得新进展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11-22

  11月21日至22日,第十二届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在万州举行,活动主题为“深化对口支援,促进合作共赢,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这是自1992年以来,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近日,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坚持“一对一”结对支援的基础上,我市加强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关系,对口支援双方携手共促区域协调发展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累计引入资金(包括物资折款)1815.76亿元、合作项目达到1768个。

  下一步,在全国对口支援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将努力开创三峡重庆库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携手奔小康

  重庆库区15个区县中有10个区县属于贫困区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一直以来,对口支援省(区、市)积极参与重庆库区区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在扶贫协作上,始终坚持精准原则,着力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辽宁、山东、江苏、四川等省在移民乡镇、移民新村优先集中安排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项目和资金,帮助引进企业投资山楂、红豆杉、杨梅、党参等农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

  天津、广东等省市通过举办专门的扶贫展销会、区域性的博览会、洽谈会等活动,把库区的绿色产品卖出去,把库区特色产业带起来;

  上海市创新了“一个产业、一个敬老院、一所医院、一批公共服务中心、一批群众文化广场”的精准帮扶模式,整体提升移民集镇的公共服务能力,为移民增收创造有力条件……

  对口支援省(区、市)一项项巩固脱贫成效的创新举措,有力助推了贫困户持续增收。

  共谋大发展

  资金、技术、管理等“发展性资源”丰富,这是对口支援省(区、市)的先机;人力、气候、生态等“基础性资源”丰富,这是库区区县的优势。

  对口支援省(区、市)与库区区县按照“产业对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转型升级”的思路,立足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合作,实现了共谋发展。

  一系列加快产业合作发展的举措,取得了丰硕成果:

  对口支援省(区、市)的资金、技术等与重庆库区资源优势相结合,出现了涪陵娃哈哈、万州诗仙太白小镇等合作企业;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优势企业布局重庆库区,库区出现了涪陵正凯集团、华峰集团、万州红星美凯龙等知名企业;

  对口支援省(区、市)利用政策和市场优势,扶优扶强重庆库区原有企业,帮助其打开市场、销售产品,创造条件为库区扶持支柱产业,出现了云阳云海药业、巫山脆李等当地龙头企业和三峡品牌……

  结对促升级

  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事关民生,群众关注。在推进对口支援协作工作中,对口支援省(区、市)与库区区县坚持把解决库区民生短板作为关键保障来提升。

  针对教育、医疗等制约库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口支援省(区、市)大力推广结对帮扶,重点开展移民小区综合帮扶,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与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结对帮扶,为移民安置区广大适龄儿童创造了良好的入学条件,树立了库区移民迁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典范;

  辽宁省援建奉节草堂社会福利院项目,其“供养失能、释放有能”的帮扶模式显著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该模式已被国家民政部和中国残联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上海、天津、厦门、南京等省市在万州移民集中安置地双河口片区,以连续集中投入的方式,连片打造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了该片区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

  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帮扶措施,实现了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帮助库区区县公共服务质量提档升级。

  生态铸富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空变幻,三峡库区人民守住了山水,革新了产业,对口支援省(区、市)与库区区县一起,探索并总结出了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条重要经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对口支援工作把库区水污染防治作为重点。广东省对口支援巫山县生态环境建设,助力三峡库区水质监测中心建设,切实增强了库区居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统筹优化水质检测资源配置,有效预防水源性疾病发生,确保近12万城区居民高品质生活。

  对口支援工作把库区绿色发展作为突破口。对口支援省(区、市)充分发挥库区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共建节会活动共享、旅游产品互推、客源市场互动的合作关系,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广东省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库区区县的立场上思考“有什么、缺什么”,推行“广东游客巫山行、巫山产品广东行”等活动……

  一次次协同共筑,合作开发,做到了双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交流换双赢

  既是“亲戚”,频繁走动、互相交流才能情谊浓厚、互促互进。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对口支援省(区、市)与库区区县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互补作用,加强两地干部人才资源交流协作。

  如今,这样的交流力度正不断放大——

  吉林省坚持15年连续举办巫溪县干部和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

  福建省教育厅连续18年每年定向招收万州库区大学生20名;

  深圳市宝安区在巫山县累计招工5000余人次,每年有超过2万的巫山人在深圳就业创业;

  今年,市水利局在广西、浙江、云南、山东分别组织举办了4期200人参加的市级对口支援专题培训班,打造基层干部培训示范班……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干部人才跨越山川河流,不远千里奔赴两地相互交流学习,“大手”牵“小手”,促进了双方同心向前。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二十七载对口支援 区域合作谱写新篇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工作取得新进展

2019-11-22 09:23:05 来源: 0 条评论

  11月21日至22日,第十二届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工程重庆库区经贸洽谈会在万州举行,活动主题为“深化对口支援,促进合作共赢,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

  这是自1992年以来,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移民工作又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近日,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在坚持“一对一”结对支援的基础上,我市加强建立新型区域合作关系,对口支援双方携手共促区域协调发展取得良好成效。截至2018年底,全国对口支援三峡重庆库区累计引入资金(包括物资折款)1815.76亿元、合作项目达到1768个。

  下一步,在全国对口支援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将努力开创三峡重庆库区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携手奔小康

  重庆库区15个区县中有10个区县属于贫困区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一直以来,对口支援省(区、市)积极参与重庆库区区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在扶贫协作上,始终坚持精准原则,着力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辽宁、山东、江苏、四川等省在移民乡镇、移民新村优先集中安排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项目和资金,帮助引进企业投资山楂、红豆杉、杨梅、党参等农业扶贫项目,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

  天津、广东等省市通过举办专门的扶贫展销会、区域性的博览会、洽谈会等活动,把库区的绿色产品卖出去,把库区特色产业带起来;

  上海市创新了“一个产业、一个敬老院、一所医院、一批公共服务中心、一批群众文化广场”的精准帮扶模式,整体提升移民集镇的公共服务能力,为移民增收创造有力条件……

  对口支援省(区、市)一项项巩固脱贫成效的创新举措,有力助推了贫困户持续增收。

  共谋大发展

  资金、技术、管理等“发展性资源”丰富,这是对口支援省(区、市)的先机;人力、气候、生态等“基础性资源”丰富,这是库区区县的优势。

  对口支援省(区、市)与库区区县按照“产业对接、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转型升级”的思路,立足各自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合作,实现了共谋发展。

  一系列加快产业合作发展的举措,取得了丰硕成果:

  对口支援省(区、市)的资金、技术等与重庆库区资源优势相结合,出现了涪陵娃哈哈、万州诗仙太白小镇等合作企业;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优势企业布局重庆库区,库区出现了涪陵正凯集团、华峰集团、万州红星美凯龙等知名企业;

  对口支援省(区、市)利用政策和市场优势,扶优扶强重庆库区原有企业,帮助其打开市场、销售产品,创造条件为库区扶持支柱产业,出现了云阳云海药业、巫山脆李等当地龙头企业和三峡品牌……

  结对促升级

  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事关民生,群众关注。在推进对口支援协作工作中,对口支援省(区、市)与库区区县坚持把解决库区民生短板作为关键保障来提升。

  针对教育、医疗等制约库区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口支援省(区、市)大力推广结对帮扶,重点开展移民小区综合帮扶,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

  涪陵区浙涪友谊学校与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结对帮扶,为移民安置区广大适龄儿童创造了良好的入学条件,树立了库区移民迁建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典范;

  辽宁省援建奉节草堂社会福利院项目,其“供养失能、释放有能”的帮扶模式显著带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该模式已被国家民政部和中国残联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推广;

  上海、天津、厦门、南京等省市在万州移民集中安置地双河口片区,以连续集中投入的方式,连片打造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了该片区的社会公共服务功能……

  一系列有温度、有力度的帮扶措施,实现了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帮助库区区县公共服务质量提档升级。

  生态铸富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空变幻,三峡库区人民守住了山水,革新了产业,对口支援省(区、市)与库区区县一起,探索并总结出了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条重要经验——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对口支援工作把库区水污染防治作为重点。广东省对口支援巫山县生态环境建设,助力三峡库区水质监测中心建设,切实增强了库区居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能力,统筹优化水质检测资源配置,有效预防水源性疾病发生,确保近12万城区居民高品质生活。

  对口支援工作把库区绿色发展作为突破口。对口支援省(区、市)充分发挥库区生态旅游资源优势,共建节会活动共享、旅游产品互推、客源市场互动的合作关系,大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广东省采取换位思考的方式,站在库区区县的立场上思考“有什么、缺什么”,推行“广东游客巫山行、巫山产品广东行”等活动……

  一次次协同共筑,合作开发,做到了双方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交流换双赢

  既是“亲戚”,频繁走动、互相交流才能情谊浓厚、互促互进。在对口支援工作中,对口支援省(区、市)与库区区县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互补作用,加强两地干部人才资源交流协作。

  如今,这样的交流力度正不断放大——

  吉林省坚持15年连续举办巫溪县干部和移民致富带头人培训;

  福建省教育厅连续18年每年定向招收万州库区大学生20名;

  深圳市宝安区在巫山县累计招工5000余人次,每年有超过2万的巫山人在深圳就业创业;

  今年,市水利局在广西、浙江、云南、山东分别组织举办了4期200人参加的市级对口支援专题培训班,打造基层干部培训示范班……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的干部人才跨越山川河流,不远千里奔赴两地相互交流学习,“大手”牵“小手”,促进了双方同心向前。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