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节探索“四访”工作法助力精准脱贫
2万名干部教师医生农技人员遍访千家万户
重庆的初冬阴雨绵绵。一大早,奉节县长安土家族乡石罐小学老师王易就来到了贫困户文孟君的家里,给小孟君上课,整个屋子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气氛。

奉节探索“四访”工作法助力精准脱贫
2万名干部教师医生农技人员遍访千家万户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11-25

重庆的初冬阴雨绵绵。一大早,奉节县长安土家族乡石罐小学老师王易就来到了贫困户文孟君的家里,给小孟君上课,整个屋子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气氛。

为助力精准扶贫取得实效,奉节创造性探索出以“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农技随访”为主要内容的“四访”工作法,统筹党委政府、学校、医院以及各类涉农专家等资源,约2万名人员下沉基层,直击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靶向施策、精准“绣花”,诠释使命初心,回应群众期待,成效突出。

工作方法和作风还存在薄弱环节

奉节地处秦巴山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最早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13.5%,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精准,是打赢打好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的钥匙。”奉节县委书记杨树海表示。

杨树海及奉节不少干部在走访中感到,脱贫攻坚以来,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肉眼可见,但干部工作方法和作风还存在薄弱环节。

“比如说,干部工作不够深入细致,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导致有的贫困户不知道扶贫政策或对政策一知半解。”杨树海说,他在走访时有群众反映,听说养猪有财政扶持,于是养了三头猪就去申请补贴,结果发现国家只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等进行补贴。

在帮扶过程中,对物质帮扶抓得多、抓得紧,对扶志措施抓得少、抓得松,导致仍有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这些问题的出现,关键在于干部和群众走动少了、交流少了、相互了解少了,干群没有打成一片,没有建立起‘骨肉相连’的信任感。因此,建立干群互信机制,是奉节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杨树海表示。

经过反复调研和深入思考,并结合地广人稀的实际,奉节提出了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和农技随访“四访”工作法,引导群众脱贫致富。

为“四访”工作配套建立系列体制机制

为了确保“四访”工作顺利推进,奉节建立完善了配套机制和工作方法,让干部、教师、医生和农技人员有的放矢进行探访。

干部走访方面,变“无事不出门、进门谈公事”为“有事去帮忙、无事拉家常”。干部通过“到户看院子、抬眼看房子、伸手开管子、进门开柜子、走近问身子、坐下问孩子”等方式,摸清每户家庭成员、收入水平、健康状况、教育情况、住房保障等家底。

教师家访方面,针对贫困家庭学生辍学、特殊青少年失学、需要心理关怀对象较多等特点,积极探索创新教师家访等家校共育机制,教师上门宣传党的教育扶贫政策,向家长讲解读书的重要性,对因残失学学生“送学”,给留守学生“送爱”,多管齐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医生巡访方面,建立签约医生定期问诊,乡镇医生集中义诊,县、乡、村三级医生联动巡访等制度,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农技随访方面,邀请农业专家下乡指导,选派科技特派员进村主抓,配置农技员到户推动,遴选“土专家”田间地头示范。这些措施,成为了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先手棋。

贫困户幸福指数提升,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据了解,从2017年实施“四访”工作法以来,奉节8052名对接干部坚持每月入户开一次家庭会、吃一顿家常饭、干一天农家活、住一晚农家屋、做一件贴心事,对24.72万户群众走访;8634名教师全覆盖家访13.3万名学生,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1万条;3146名巡访医师对接8415户因病致贫家庭,每月送医送药上门;2439名农技人员在田间地头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五马镇弘扬村贫困户魏泽兵一家病残,一度丧失生活信心。关键时刻,帮扶干部走进了家门。在帮扶单位的协助下,去年,魏泽兵用扶贫小额信贷3万元买了8头猪和2头牛,年底,两头牛就为他带来了1万余元收益。他还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习摩托车修理,并成功考取4级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家里的日子红火起来。

干部也从中受益。“四访”工作开展后,各级干部到农户家中了解民情、听取民意,与群众一起唠家常、谈发展。“过去,我们有时会被群众误解,原因就在于沟通少了。”鹤峰乡莲花社区党支部书记朱炳宣说:“现在有了群众更多支持,我们干工作的劲头也更足。”

重庆日报记者 颜安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奉节探索“四访”工作法助力精准脱贫
2万名干部教师医生农技人员遍访千家万户

2019-11-25 06:30:33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的初冬阴雨绵绵。一大早,奉节县长安土家族乡石罐小学老师王易就来到了贫困户文孟君的家里,给小孟君上课,整个屋子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气氛。

为助力精准扶贫取得实效,奉节创造性探索出以“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农技随访”为主要内容的“四访”工作法,统筹党委政府、学校、医院以及各类涉农专家等资源,约2万名人员下沉基层,直击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靶向施策、精准“绣花”,诠释使命初心,回应群众期待,成效突出。

工作方法和作风还存在薄弱环节

奉节地处秦巴山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最早的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13.5%,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精准,是打赢打好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的钥匙。”奉节县委书记杨树海表示。

杨树海及奉节不少干部在走访中感到,脱贫攻坚以来,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肉眼可见,但干部工作方法和作风还存在薄弱环节。

“比如说,干部工作不够深入细致,政策宣传解读不到位,导致有的贫困户不知道扶贫政策或对政策一知半解。”杨树海说,他在走访时有群众反映,听说养猪有财政扶持,于是养了三头猪就去申请补贴,结果发现国家只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等进行补贴。

在帮扶过程中,对物质帮扶抓得多、抓得紧,对扶志措施抓得少、抓得松,导致仍有群众“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

“这些问题的出现,关键在于干部和群众走动少了、交流少了、相互了解少了,干群没有打成一片,没有建立起‘骨肉相连’的信任感。因此,建立干群互信机制,是奉节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杨树海表示。

经过反复调研和深入思考,并结合地广人稀的实际,奉节提出了干部走访、教师家访、医生巡访和农技随访“四访”工作法,引导群众脱贫致富。

为“四访”工作配套建立系列体制机制

为了确保“四访”工作顺利推进,奉节建立完善了配套机制和工作方法,让干部、教师、医生和农技人员有的放矢进行探访。

干部走访方面,变“无事不出门、进门谈公事”为“有事去帮忙、无事拉家常”。干部通过“到户看院子、抬眼看房子、伸手开管子、进门开柜子、走近问身子、坐下问孩子”等方式,摸清每户家庭成员、收入水平、健康状况、教育情况、住房保障等家底。

教师家访方面,针对贫困家庭学生辍学、特殊青少年失学、需要心理关怀对象较多等特点,积极探索创新教师家访等家校共育机制,教师上门宣传党的教育扶贫政策,向家长讲解读书的重要性,对因残失学学生“送学”,给留守学生“送爱”,多管齐下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医生巡访方面,建立签约医生定期问诊,乡镇医生集中义诊,县、乡、村三级医生联动巡访等制度,有效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农技随访方面,邀请农业专家下乡指导,选派科技特派员进村主抓,配置农技员到户推动,遴选“土专家”田间地头示范。这些措施,成为了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先手棋。

贫困户幸福指数提升,干群关系更加融洽

据了解,从2017年实施“四访”工作法以来,奉节8052名对接干部坚持每月入户开一次家庭会、吃一顿家常饭、干一天农家活、住一晚农家屋、做一件贴心事,对24.72万户群众走访;8634名教师全覆盖家访13.3万名学生,累计收集意见建议1.1万条;3146名巡访医师对接8415户因病致贫家庭,每月送医送药上门;2439名农技人员在田间地头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在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中,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冲锋号。

五马镇弘扬村贫困户魏泽兵一家病残,一度丧失生活信心。关键时刻,帮扶干部走进了家门。在帮扶单位的协助下,去年,魏泽兵用扶贫小额信贷3万元买了8头猪和2头牛,年底,两头牛就为他带来了1万余元收益。他还参加了县里组织的技能培训,学习摩托车修理,并成功考取4级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家里的日子红火起来。

干部也从中受益。“四访”工作开展后,各级干部到农户家中了解民情、听取民意,与群众一起唠家常、谈发展。“过去,我们有时会被群众误解,原因就在于沟通少了。”鹤峰乡莲花社区党支部书记朱炳宣说:“现在有了群众更多支持,我们干工作的劲头也更足。”

重庆日报记者 颜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