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全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11-2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全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这一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做出的新概括,为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遵循和理论指导。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激发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一是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二是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丰富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促进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既有利于鼓励先进,促进效率,最大限度激发活力,又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是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二是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三是构建良好的分配秩序。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扩大我市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切实铲除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一是完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二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重点领域健全制度规则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健全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三是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四是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努力成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营商环境最优的地区。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助力经济转型发展。一是努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以重庆西部科学城、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为龙头,引领重庆科技创新,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设。二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全市科技资源。加快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提升重庆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尊重和极大调动人才第一资源的创造精神。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农民新村,建立新型农村治理体制机制。二是优化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推动“一圈两群”区域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三是发挥生态优势。把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动全市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

  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一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发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作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组织营运中心关键作用。二是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建成国际物流枢纽、口岸高地,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国际会展咨询、总部经济、临空经济等。三是改善发展软硬环境。积极争取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注重“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环境营造,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作者单位: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11-26 09:16:28 来源: 0 条评论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全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这一重要论述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做出的新概括,为推动重庆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遵循和理论指导。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激发全市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一是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鼓励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激发国有企业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二是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政策体系;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的市场环境。三是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丰富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促进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既有利于鼓励先进,促进效率,最大限度激发活力,又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制度和政策,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一是完善初次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二是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合理调节城乡、区域、不同群体间分配关系,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三是构建良好的分配秩序。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扩大我市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切实铲除束缚市场主体活力、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充分发挥作用的弊端,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制度保障。一是完善产权制度。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二是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重点领域健全制度规则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健全完善金融体系,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三是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四是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努力成为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营商环境最优的地区。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助力经济转型发展。一是努力建设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以重庆西部科学城、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为龙头,引领重庆科技创新,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建设。二是充分整合和利用全市科技资源。加快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提升重庆在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四是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充分尊重和极大调动人才第一资源的创造精神。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农民新村,建立新型农村治理体制机制。二是优化人口和经济活动空间布局。推动“一圈两群”区域发展,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三是发挥生态优势。把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促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推动全市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

  建立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一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发挥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国家级开放平台作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组织营运中心关键作用。二是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建成国际物流枢纽、口岸高地,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国际金融、国际会展咨询、总部经济、临空经济等。三是改善发展软硬环境。积极争取内陆自由贸易港建设,注重“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环境营造,健全促进对外投资政策和服务体系,保护外资合法权益,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

  (作者单位: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