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重庆如何发挥支撑作用
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中,重庆始终居于重要地位。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时强调,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2019年4月,总书记再次考察重庆,希望重庆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时逢西部大开发20周年之际,从“重要战略支点”到“发挥支撑作用”,是新时代赋予重庆的新使命。西部大开发给重庆带来了什么,重庆又有哪些作为?光明智库特邀专家深入解读。

西部大开发,重庆如何发挥支撑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2019-11-27

【智库答问】

编者按

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中,重庆始终居于重要地位。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时强调,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2019年4月,总书记再次考察重庆,希望重庆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时逢西部大开发20周年之际,从“重要战略支点”到“发挥支撑作用”,是新时代赋予重庆的新使命。西部大开发给重庆带来了什么,重庆又有哪些作为?光明智库特邀专家深入解读。

本期嘉宾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 杨开忠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雪兵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 易小光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黄庆华

树立上游意识,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

光明智库: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在新时代,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的内涵该如何理解?

易小光: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深度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生态建设、改革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城乡统筹等领域积极探索,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树立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取得积极进展。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初见成效,开放效应辐射西部乃至全国。重庆有世界500强企业287家,驻渝领事馆10余家,实际利用外资连续8年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

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9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经济总量23%左右。

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也取得积极进展。

杨开忠:1999年,重庆市在西部地区贡献了9.9%的GDP。到2018年,重庆市在西部地区的GDP贡献率达到11.4%,承载的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在西部城市中居第一位。

重庆是西部人、财、物、知识、信息流动的中心枢纽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不断拓展,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的外部条件空前优越。应当适应地方品质驱动、人才驱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把发挥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作为消费、人才、金融、创新、国际交往等中心的支撑作用放到主导位置上来。

黄庆华:20年来,重庆在推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示范引领。重庆作为直辖市,在体制上具有双重优势,为兄弟省份的发展作出示范,也能引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辐射带动。重庆的经济、产业核心区域邻近四川、贵州,四川的广安、南充、内江、泸州、达州和贵州的遵义等城市与重庆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三是通道枢纽。中欧班列(重庆)的开通,让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开发开放高地。

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内涵至少包括:

发挥大保护的作用。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在发展中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的战略指引,坚持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发挥大开放的作用。重庆作为对内对外开放的高地和枢纽,必须扩大开放格局,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枢纽作用。

发挥大合作的作用。重庆要进一步加强与成都等城市的合作,打造成渝城市群;立足体制机制优势,加强与兄弟省市合作,推动共同发展、共享成果。

理清思路明确措施,瞄准支撑西部大开发主要着力点

光明智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庆可以在哪些方面对西部大开发发挥支撑作用?

杨开忠:支撑作用至少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金融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战略产业和总部经济。二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推进创新治理现代化,最大限度地畅通创新要素流动,激活全社会创新活力。三是人才支撑。加大力度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解放人才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改革;四是地方品质支撑,努力成为西部最重要的国际消费中心和西部最重要的教科文卫中心。

董雪兵:重庆战略地位突出,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对于西部地区进一步深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可以起到带动作用。重庆是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应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在西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发挥支撑作用。

黄庆华:重庆应在产业、科技、人才方面下功夫。借助两江新区、国家级高新区、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开放平台,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借助重庆科学城等平台,大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保障,继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大高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打造“米字形”高铁网络;加大教育、文化等投入力度,增强重庆的文化底蕴和内在魅力。

易小光:推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实现经济发展质效全面提升;进行高品质的城市建设,成为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良好营商环境;打造高能级的产业高地,大力培育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高端生产型服务业,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推动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实施高水平的绿色发展,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人居环境示范区。

用好西部地区“从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新优势

光明智库:重庆整体上还属于欠发达地区、处于欠发达阶段。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哪些方面可以对重庆起反哺拉动作用?重庆自身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易小光:重庆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时代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将有利于重庆转变发展方式;西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经济地理区位改善;高质量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提升。

重庆面临的发展问题包括:经济首位度不高,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创新能力不强,知名高校、院所少,创新型企业不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功能不强,文化引领能力不够;开放引领不够,国际交流便利性有待提高;枢纽交流功能不强,物流、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还需完善。

黄庆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此,一要解决总量问题,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做大经济蛋糕,解决好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二要解决结构问题,从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等方面入手,扭转经济发展失衡局面。三要解决质量问题,聚焦智能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强化研发创新、补链成群,着力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提速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

董雪兵:西部大开发第三个10年,将更加注重大保护、大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统一。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第三个10年将给重庆发展带来新机遇:一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西部地区从长期以来的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将为重庆发展带来新优势;二是随着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将为山清水秀的重庆带来发展新动能;三是随着西部地区区域合作程度加深、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深化,将为重庆发展带来新空间;四是随着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将为重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带来新动力。

以“一圈两群”和成渝城市群建设为抓手,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光明智库:有哪些切实可行的路径,助力重庆实现“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的历史使命?

董雪兵: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方位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在大开放中实现大发展;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大创新中实现大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在大保护中实现大发展。

易小光:以主城区都市圈发展带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协调发展;以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打造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引擎;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率先突破;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中心,建设重庆多式联运国际枢纽和口岸高地;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促进科技创新,建设西部创新高地,高标准构建产学研创新生态链条,打造人才特区。

黄庆华:发挥产业优势,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做优做精实体产业,构建具有重庆特色和重庆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体制优势,建成开发开放高地;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项目团队:

光明智库副研究员 焦德武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焱、张国圣、王斯敏、蒋新军、张梦泽

【你问我答】

#光明智库你来问#【来摆龙门阵:重庆如何实现快速发展?】重庆虽然地处内陆腹地,但是近些年来,借助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政策东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重庆要想更上一层楼,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来军与您聊一聊。

@清墨几许:重庆哪些方面可以成为发展亮点?

@罗来军:重庆实现跨越式发展,可围绕以下方面展开。生态农业:重点发展植物动物生态产业、生物医药;绿色工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方向,比如高端交通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清洁服务业: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现代物流与商贸产业,金融、信息、中介、教育、医疗、科研等各类服务业等。

@聚艺堂堂主:请问罗教授,重庆有哪些方法可以变地理短板为发展优势?

@罗来军:有两个思路。一是化解劣势,规避制约性影响。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附加值高而用地相对少的产业。二是变地理短板为发展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医疗、生物医药等产业,借助青山绿水的优势,把有条件的山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MissSuede:如何协调重工业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罗来军:重庆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但经济转型和全国类似,压力不小。协调重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障的关系,最根本的是要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可从四个层次把握:保护、修复和建设长江生态;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谋划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反过来促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团队:

光明智库副研究员 焦德武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焱、张国圣、王斯敏、蒋新军、张梦泽

【网络关注】

期待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考察重庆时指出,希望重庆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引发网友对重庆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持续关注。

网友认为,重庆应从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区域开放等方面对西部大开发发挥支撑作用。网友“重庆CKG”表示:“重庆应该更好地发挥西部支撑作用,带头开放、带动开放,这既是责任担当,也是历史使命。”网友“李ZeonJik”称:“重庆作为直辖市的一大使命就是拉动西部经济增长。”

一些网友认为,重庆在人才教育、产业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网友“Arrhythmically”称:“重庆虽然有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两所综合院校,但是目前都没能引领前沿科学的发展,还处于加速追赶期。恐怕还是要重视从外引才。”

有观点认为,进一步强化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是重庆承担支撑西部大开发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网友“新闻主播张世轩”建议:“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出炉,应该进一步强化重庆运营中心的地位。”网友“樱庭”称:“重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要做到内畅外联,首先要解决交通瓶颈的制约,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打造国际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作者: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

项目团队:

光明智库副研究员 焦德武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焱、张国圣、王斯敏、蒋新军、张梦泽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西部大开发,重庆如何发挥支撑作用

2019-11-27 06:03:39 来源:

【智库答问】

编者按

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布局中,重庆始终居于重要地位。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时强调,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2019年4月,总书记再次考察重庆,希望重庆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时逢西部大开发20周年之际,从“重要战略支点”到“发挥支撑作用”,是新时代赋予重庆的新使命。西部大开发给重庆带来了什么,重庆又有哪些作为?光明智库特邀专家深入解读。

本期嘉宾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 杨开忠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雪兵

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 易小光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 黄庆华

树立上游意识,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

光明智库: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了哪些作用?在新时代,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的内涵该如何理解?

易小光:重庆成为直辖市以来,深度融入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生态建设、改革开放创新、高质量发展、城乡统筹等领域积极探索,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树立上游意识,担当上游责任,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取得积极进展。

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初见成效,开放效应辐射西部乃至全国。重庆有世界500强企业287家,驻渝领事馆10余家,实际利用外资连续8年保持在100亿美元以上。

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形成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9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经济总量23%左右。

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城乡融合发展也取得积极进展。

杨开忠:1999年,重庆市在西部地区贡献了9.9%的GDP。到2018年,重庆市在西部地区的GDP贡献率达到11.4%,承载的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在西部城市中居第一位。

重庆是西部人、财、物、知识、信息流动的中心枢纽之一。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和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不断拓展,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的外部条件空前优越。应当适应地方品质驱动、人才驱动、创新驱动发展的需要,把发挥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作为消费、人才、金融、创新、国际交往等中心的支撑作用放到主导位置上来。

黄庆华:20年来,重庆在推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示范引领。重庆作为直辖市,在体制上具有双重优势,为兄弟省份的发展作出示范,也能引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二是辐射带动。重庆的经济、产业核心区域邻近四川、贵州,四川的广安、南充、内江、泸州、达州和贵州的遵义等城市与重庆的经济联系不断加强。三是通道枢纽。中欧班列(重庆)的开通,让重庆成为中国西部开发开放高地。

重庆在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内涵至少包括:

发挥大保护的作用。重庆地处长江上游,在发展中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的战略指引,坚持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发挥大开放的作用。重庆作为对内对外开放的高地和枢纽,必须扩大开放格局,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枢纽作用。

发挥大合作的作用。重庆要进一步加强与成都等城市的合作,打造成渝城市群;立足体制机制优势,加强与兄弟省市合作,推动共同发展、共享成果。

理清思路明确措施,瞄准支撑西部大开发主要着力点

光明智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庆可以在哪些方面对西部大开发发挥支撑作用?

杨开忠:支撑作用至少应该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金融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和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新兴战略产业和总部经济。二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深入推进创新治理现代化,最大限度地畅通创新要素流动,激活全社会创新活力。三是人才支撑。加大力度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解放人才生产力的体制机制改革;四是地方品质支撑,努力成为西部最重要的国际消费中心和西部最重要的教科文卫中心。

董雪兵:重庆战略地位突出,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对于西部地区进一步深化陆海双向开放、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可以起到带动作用。重庆是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应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抓手,在西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中发挥支撑作用。

黄庆华:重庆应在产业、科技、人才方面下功夫。借助两江新区、国家级高新区、自贸试验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等开放平台,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借助重庆科学城等平台,大力提升基础研究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强保障,继续完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大高铁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打造“米字形”高铁网络;加大教育、文化等投入力度,增强重庆的文化底蕴和内在魅力。

易小光:推进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实现经济发展质效全面提升;进行高品质的城市建设,成为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的现代城市,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良好营商环境;打造高能级的产业高地,大力培育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高端生产型服务业,建设“智造重镇”“智慧名城”;推动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成为内陆开放高地,在西部地区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实施高水平的绿色发展,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着力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区、人居环境示范区。

用好西部地区“从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新优势

光明智库:重庆整体上还属于欠发达地区、处于欠发达阶段。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哪些方面可以对重庆起反哺拉动作用?重庆自身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

易小光:重庆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时代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将有利于重庆转变发展方式;西部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促进经济地理区位改善;高质量发展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城市功能提升。

重庆面临的发展问题包括:经济首位度不高,在全球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创新能力不强,知名高校、院所少,创新型企业不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功能不强,文化引领能力不够;开放引领不够,国际交流便利性有待提高;枢纽交流功能不强,物流、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还需完善。

黄庆华: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对此,一要解决总量问题,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进一步做大经济蛋糕,解决好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二要解决结构问题,从产业转型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抓好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等方面入手,扭转经济发展失衡局面。三要解决质量问题,聚焦智能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强化研发创新、补链成群,着力构建“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提速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

董雪兵:西部大开发第三个10年,将更加注重大保护、大开放与高质量发展的统一。因此,西部大开发的第三个10年将给重庆发展带来新机遇:一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西部地区从长期以来的开放末梢变为开放前沿,将为重庆发展带来新优势;二是随着西部地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将为山清水秀的重庆带来发展新动能;三是随着西部地区区域合作程度加深、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深化,将为重庆发展带来新空间;四是随着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将为重庆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带来新动力。

以“一圈两群”和成渝城市群建设为抓手,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光明智库:有哪些切实可行的路径,助力重庆实现“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的历史使命?

董雪兵: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全方位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在大开放中实现大发展;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在大创新中实现大发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在大保护中实现大发展。

易小光:以主城区都市圈发展带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协调发展;以推动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打造新一轮西部开发开放引擎;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率先突破;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中心,建设重庆多式联运国际枢纽和口岸高地;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促进科技创新,建设西部创新高地,高标准构建产学研创新生态链条,打造人才特区。

黄庆华:发挥产业优势,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做优做精实体产业,构建具有重庆特色和重庆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发挥体制优势,建成开发开放高地;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项目团队:

光明智库副研究员 焦德武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焱、张国圣、王斯敏、蒋新军、张梦泽

【你问我答】

#光明智库你来问#【来摆龙门阵:重庆如何实现快速发展?】重庆虽然地处内陆腹地,但是近些年来,借助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政策东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重庆要想更上一层楼,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为?我们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罗来军与您聊一聊。

@清墨几许:重庆哪些方面可以成为发展亮点?

@罗来军:重庆实现跨越式发展,可围绕以下方面展开。生态农业:重点发展植物动物生态产业、生物医药;绿色工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方向,比如高端交通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清洁服务业: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现代物流与商贸产业,金融、信息、中介、教育、医疗、科研等各类服务业等。

@聚艺堂堂主:请问罗教授,重庆有哪些方法可以变地理短板为发展优势?

@罗来军:有两个思路。一是化解劣势,规避制约性影响。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附加值高而用地相对少的产业。二是变地理短板为发展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医疗、生物医药等产业,借助青山绿水的优势,把有条件的山地转化为发展优势。 

@MissSuede:如何协调重工业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罗来军:重庆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但经济转型和全国类似,压力不小。协调重工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障的关系,最根本的是要做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可从四个层次把握:保护、修复和建设长江生态;在生态优先的前提下谋划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反过来促进生态建设;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项目团队:

光明智库副研究员 焦德武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焱、张国圣、王斯敏、蒋新军、张梦泽

【网络关注】

期待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考察重庆时指出,希望重庆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引发网友对重庆发展及西部大开发的持续关注。

网友认为,重庆应从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区域开放等方面对西部大开发发挥支撑作用。网友“重庆CKG”表示:“重庆应该更好地发挥西部支撑作用,带头开放、带动开放,这既是责任担当,也是历史使命。”网友“李ZeonJik”称:“重庆作为直辖市的一大使命就是拉动西部经济增长。”

一些网友认为,重庆在人才教育、产业结构等方面仍然存在短板。网友“Arrhythmically”称:“重庆虽然有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两所综合院校,但是目前都没能引领前沿科学的发展,还处于加速追赶期。恐怕还是要重视从外引才。”

有观点认为,进一步强化西部综合交通枢纽的地位,是重庆承担支撑西部大开发历史使命的有效途径。网友“新闻主播张世轩”建议:“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出炉,应该进一步强化重庆运营中心的地位。”网友“樱庭”称:“重庆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要做到内畅外联,首先要解决交通瓶颈的制约,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打造国际立体综合交通枢纽。”

(作者:光明网数据新闻工作室)

项目团队:

光明智库副研究员 焦德武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焱、张国圣、王斯敏、蒋新军、张梦泽

[责任编辑: 李辉]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