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扫黄打非”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此次荣获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称号的丰都县包鸾镇,就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宣传之路。而此次获得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称号的合川区双槐镇,则把目光集中到了志愿者队伍上。

重庆“扫黄打非”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12-03

11月21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和示范点名单,我市丰都县包鸾镇“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丰都县包鸾镇、合川区双槐镇、两江新区鸳鸯街道金岭社区、璧山区青杠街道“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点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我市示范点创建数量创历史新高。

“扫黄打非”维护的是正道正义,打击的是歪理邪说,倡导的是新风正气,扫除的是文化垃圾,是保障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文化市场的成功模式。

中央有部署,重庆有行动。近两年来,重庆把“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作为“扫黄打非”进基层的重要抓手,围绕标准化规范化持续开展达标创优活动,切实筑牢“扫黄打非”一线战斗堡垒,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国三次评选中,我市共获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2个、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12个。

加大投入

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累计投入3500余万元用于基层站点建设,全市共建成基层站点12724个,基本形成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重点单位五级“扫黄打非”网络

“扫黄打非”是一项长期性的群众工作,要想开展好,离不开基层的不懈努力。

为确保“扫黄打非”工作推进有序,我市建立了由分管市委常委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制订33个成员单位《责任分工方案》,自上而下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通过一体筹划部署、一并组织实施、一起检查督导,我市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综合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等相结合,并下发《关于将“扫黄打非”进基层融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挥中心在组织领导、志愿服务、宣传引导、运行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深入推进基层站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今年以来,各区县各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累计投入3500余万元用于基层站点建设,“四上墙”“五个有”标准配置得到普遍落实,全市共建成基层站点12724个,实现100%覆盖,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站点10484个,达标率82.4%,基本形成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重点单位五级“扫黄打非”网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市积极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召开现场会组织7个示范点交流经验,组织相关人员到全国示范标兵站点、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星汇社区现场观摩,利用“扫黄打非”《简报》、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宣传先进站点的成功经验,形成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强化宣传

营造“扫黄打非”良好氛围

结合“网络安全进课堂”全民阅读、“惠民电影”进基层、农家书屋建设等活动,大力宣传法规条文、先进文化、基本常识、公民公约等,使“扫黄打非”工作深入人心

“扫黄打非”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也离不开群众的努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十分重要。

此次荣获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称号的丰都县包鸾镇,就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宣传之路。

包鸾镇地处我市渝东北,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和大多数山区乡镇一样,包鸾镇也存在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情况,家中多剩下老弱妇孺。

为有效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包鸾镇党委、政府就把目光放到了中小学生身上。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是山区相对有文化、有知识的群体,接受新观念、新知识迅速,易于听从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引导。

为此,镇教管中心、中小学以“大会讲、班会宣、团队活动放专题片、校园文化节编排文艺节目”以及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其知晓“黄非”之深重危害,进而知晓远离“黄非”之深刻意义,并让他们带着宣传资料回家向家人、向亲戚邻里、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形成了“上下一心、其力断金,众志成城、扫黄必赢”的可喜局面,使中小学生成了“扫黄打非”的“得力小手、坚强帮手”。

而此次获得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称号的合川区双槐镇,则把目光集中到了志愿者队伍上。

合川区双槐镇建立“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包片分村(社区)进网格联系制度,组建“扫黄打非”800余名善行志愿者队伍,协助文化市场管理信息汇集、分析、协调、通报,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及时掌握社会动态,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把“扫黄打非”工作推进到细枝末节。

同时,合川区双槐镇不断加强对辖区3个网吧、4个农家KTV、1个音像制品销售门市、1个图书销售门市、3个复印店、4个广告公司、4个快递公司、1个车站、6所学校、3个农贸市场、11处视听载体的监督管理和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通过长期宣传引导,不断增强“扫黄打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据了解,今年全市利用基层站点处在一线、深入群众的优势,结合“绿书签”“网络安全进课堂”全民阅读、“惠民电影”进基层、农家书屋建设等活动,依托网络微信、广播电影、公益广告等阵地,大力宣传法规条文、先进文化、基本常识、公民公约等,使“扫黄打非”工作深入人心、深受拥护。

截至目前,各基层站点累计组织“扫黄打非”宣讲活动1327场,播放影视片859次,举办专题图片展1532次,激发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热情动力。

多措并举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利用基层站点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巡查整治力度,挤压了“黄非”文化的滋生空间

在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现象的同时,我市“扫黄打非”工作也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注重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

近年来,丰都县包鸾镇就采取教育引导、专业培训、成立自治行业协会、资金补贴等方式,组建了17支演出水平较高的民间文艺演出团队,在强化“扫黄打非”文艺宣传的同时,“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包鸾镇充分发动镇里的文学机构,为演出团队创作了《钱惹的祸》《孝敬老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光芒》等一系列优秀剧本,将农村存在的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社会风气、社会现象,艺术化地搬上舞台,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让群众喜闻乐见,从中受教育,净化社会风气,挤压了“黄非”文化的滋生空间。

同时,包鸾镇还建立起巡回义务演出宣传制度,镇“扫黄打非”工作站和镇文化站把“扫黄打非”进基层巡回演出的情况,纳入年度评选优秀演出团体的重要内容。

此外,今年我市还充分发挥基层站点的情报信息“净化站”“收集站”作用,共累计开展巡查整治18500余次,受理群众举报421起,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2万余册、淫秽色情制品6900余张,查删各类有害信息10200余条,对300余家企业和6500余名个人作出行政处罚,涉黄涉非信息逐渐减少,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净化。

“‘扫黄打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市“扫黄打非”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将继续加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营造健康、清朗、文明的文化环境,促使“扫黄打非”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扫黄打非”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2019-12-03 06:53:21 来源: 0 条评论

11月21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第三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和示范点名单,我市丰都县包鸾镇“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丰都县包鸾镇、合川区双槐镇、两江新区鸳鸯街道金岭社区、璧山区青杠街道“扫黄打非”基层工作站点被评为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我市示范点创建数量创历史新高。

“扫黄打非”维护的是正道正义,打击的是歪理邪说,倡导的是新风正气,扫除的是文化垃圾,是保障文化安全的有效途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管理文化市场的成功模式。

中央有部署,重庆有行动。近两年来,重庆把“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作为“扫黄打非”进基层的重要抓手,围绕标准化规范化持续开展达标创优活动,切实筑牢“扫黄打非”一线战斗堡垒,取得显著成效。在全国三次评选中,我市共获评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2个、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12个。

加大投入

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

累计投入3500余万元用于基层站点建设,全市共建成基层站点12724个,基本形成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重点单位五级“扫黄打非”网络

“扫黄打非”是一项长期性的群众工作,要想开展好,离不开基层的不懈努力。

为确保“扫黄打非”工作推进有序,我市建立了由分管市委常委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扫黄打非”领导小组,制订33个成员单位《责任分工方案》,自上而下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

通过一体筹划部署、一并组织实施、一起检查督导,我市将“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综合治理、公共文化服务等相结合,并下发《关于将“扫黄打非”进基层融入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挥中心在组织领导、志愿服务、宣传引导、运行保障等方面的优势,深入推进基层站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今年以来,各区县各部门加大投入力度,累计投入3500余万元用于基层站点建设,“四上墙”“五个有”标准配置得到普遍落实,全市共建成基层站点12724个,实现100%覆盖,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站点10484个,达标率82.4%,基本形成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重点单位五级“扫黄打非”网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市积极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召开现场会组织7个示范点交流经验,组织相关人员到全国示范标兵站点、两江新区大竹林街道星汇社区现场观摩,利用“扫黄打非”《简报》、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大力宣传先进站点的成功经验,形成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生动局面。

强化宣传

营造“扫黄打非”良好氛围

结合“网络安全进课堂”全民阅读、“惠民电影”进基层、农家书屋建设等活动,大力宣传法规条文、先进文化、基本常识、公民公约等,使“扫黄打非”工作深入人心

“扫黄打非”工作,离不开群众的支持,也离不开群众的努力,宣传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十分重要。

此次荣获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标兵称号的丰都县包鸾镇,就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宣传之路。

包鸾镇地处我市渝东北,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和大多数山区乡镇一样,包鸾镇也存在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情况,家中多剩下老弱妇孺。

为有效开展“扫黄打非”工作,包鸾镇党委、政府就把目光放到了中小学生身上。中小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是山区相对有文化、有知识的群体,接受新观念、新知识迅速,易于听从学校和老师的教育引导。

为此,镇教管中心、中小学以“大会讲、班会宣、团队活动放专题片、校园文化节编排文艺节目”以及印发宣传资料等方式,让其知晓“黄非”之深重危害,进而知晓远离“黄非”之深刻意义,并让他们带着宣传资料回家向家人、向亲戚邻里、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形成了“上下一心、其力断金,众志成城、扫黄必赢”的可喜局面,使中小学生成了“扫黄打非”的“得力小手、坚强帮手”。

而此次获得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称号的合川区双槐镇,则把目光集中到了志愿者队伍上。

合川区双槐镇建立“扫黄打非”网格化管理制度,落实包片分村(社区)进网格联系制度,组建“扫黄打非”800余名善行志愿者队伍,协助文化市场管理信息汇集、分析、协调、通报,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及时掌握社会动态,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把“扫黄打非”工作推进到细枝末节。

同时,合川区双槐镇不断加强对辖区3个网吧、4个农家KTV、1个音像制品销售门市、1个图书销售门市、3个复印店、4个广告公司、4个快递公司、1个车站、6所学校、3个农贸市场、11处视听载体的监督管理和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通过长期宣传引导,不断增强“扫黄打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据了解,今年全市利用基层站点处在一线、深入群众的优势,结合“绿书签”“网络安全进课堂”全民阅读、“惠民电影”进基层、农家书屋建设等活动,依托网络微信、广播电影、公益广告等阵地,大力宣传法规条文、先进文化、基本常识、公民公约等,使“扫黄打非”工作深入人心、深受拥护。

截至目前,各基层站点累计组织“扫黄打非”宣讲活动1327场,播放影视片859次,举办专题图片展1532次,激发人人有责、人人参与的热情动力。

多措并举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利用基层站点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大巡查整治力度,挤压了“黄非”文化的滋生空间

在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现象的同时,我市“扫黄打非”工作也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注重培育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

近年来,丰都县包鸾镇就采取教育引导、专业培训、成立自治行业协会、资金补贴等方式,组建了17支演出水平较高的民间文艺演出团队,在强化“扫黄打非”文艺宣传的同时,“传播正能量、发出好声音”,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

包鸾镇充分发动镇里的文学机构,为演出团队创作了《钱惹的祸》《孝敬老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光芒》等一系列优秀剧本,将农村存在的一些不文明、不健康的社会风气、社会现象,艺术化地搬上舞台,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让群众喜闻乐见,从中受教育,净化社会风气,挤压了“黄非”文化的滋生空间。

同时,包鸾镇还建立起巡回义务演出宣传制度,镇“扫黄打非”工作站和镇文化站把“扫黄打非”进基层巡回演出的情况,纳入年度评选优秀演出团体的重要内容。

此外,今年我市还充分发挥基层站点的情报信息“净化站”“收集站”作用,共累计开展巡查整治18500余次,受理群众举报421起,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2万余册、淫秽色情制品6900余张,查删各类有害信息10200余条,对300余家企业和6500余名个人作出行政处罚,涉黄涉非信息逐渐减少,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净化。

“‘扫黄打非’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市“扫黄打非”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重庆将继续加强“扫黄打非”基层站点建设,营造健康、清朗、文明的文化环境,促使“扫黄打非”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