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 分红啦
文凤村“三变”改革后吃上“旅游饭”的首次固定分红,股金由村民以闲置房屋、林地、田土10年经营权折算而来。苗寨运营盈利后,村民还可拿到一笔效益分红。

贫困村 分红啦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19-12-05

  “三变”改革成妙招,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让44户村民成股东

  开寨迎客两个月,入股村民日前首次领到总额超50万元的分红

  12月2日临近中午,武隆区后坪乡文凤村73岁的刘远银,赶到村里天池苗寨领到一笔上万元的分红,拿到钱的那一阵,刘远银笑得合不拢嘴。

  分红现场,像刘远银一样共44户人领到这笔分红。分红金额从几百元到三万多元不等,多数领到数千元。加上占股的村集体和社集体经济,当天一共分红约50.8万元。

  这是文凤村“三变”改革后吃上“旅游饭”的首次固定分红,股金由村民以闲置房屋、林地、田土10年经营权折算而来。苗寨运营盈利后,村民还可拿到一笔效益分红。

  曾是欠债“空壳村”

  天生丽质

  文凤村最高海拔1400米,夏天最高温仅28℃ 曾是原川东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古村落天池苗寨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录”……

  武隆区后坪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文凤村实施的旅游项目天池苗寨,在两个月前开寨迎客,村民依托当地古村落吃上“旅游饭”。

  在开寨迎客的两个月里,合作社毛利达17万元。在过去,这样的好事不敢想象。至少在两年前,这还是个村集体账上欠账的“空壳村”。而在走旅游路之前,村里几乎没有像样的产业,是个人均收入只有2593元的深度贫困村。

  “当时连人都没得,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后坪乡党委副书记梁天福回忆,两年前市检察院选派进村任第一书记的检察官邱靖杰,成了当时村里最年轻的人。“当时全村1328人,贫困人口289人,贫困发生率21.8%。”

  要改变“一穷二白”的“空壳村”并非易事。好在这1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让人意外的资源禀赋等待被人发掘。

  文凤村最高海拔1400米,夏天极为凉爽,最高温度也仅有28℃;历史上的文凤村,还是原川东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尤为重要的是,文凤村的古村落天池苗寨保存完好,曾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录”。穿梭在这里,可以看到井干式吊脚楼,飞檐、斜面、小青瓦,古色古香,寨内还有石林瑰景、古井瑶池等。

  可是要将这些资源盘活,必须直面一连串棘手的问题。首先是,游客来了上哪里吃、到哪里住?

  44户村民成为股东

  看到奔头

  以天池苗寨范围内田、土、林、房10年经营权折价入股 天池苗寨开寨迎客两个月,入股村民获得首年固定分红 明年除固定分红之外,还有效益分红……

  这几年,武隆区也一直在努力打造天池苗寨。为杜绝乡村旅游发展“散兵游勇”模式,决定在文凤村天池坝,以“公司+农户”的形式,集中统一打造旅游目的地。

  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村里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文凤村天池坝44户农户以天池苗寨范围内田、土、林、房10年经营权折价521.24万元入股。“合作社进行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营销,入社成员按占股比例实行‘固定分红+效益分红’。”梁天福介绍,农村“三变”改革有效盘活了农户手中的资源,让村民看到了希望。

  12月2日,村民集中到苗寨院坝中逐一领取第一年的固定分红。73岁的刘远银领到10318元,家里主要以几间闲置房子折算入股。

  记者现场了解到,当天的固定分红总共是50.8万元,有少数村民领到几百元,也有的领到3.3万元,多数村民领到数千元。

  “这个是根据占股来分配的。”合作社理事长潘军告诉记者,每个农户投入的房屋和田土数量不同,所以在分红上有差异。“这个是合作社自己的钱,不是财政拨的钱咯!”

  潘军是文凤村天池坝组人,曾是重庆主城一家消防工程公司高干,年薪近20万。他是被驻村第一书记邱靖杰打电话劝回来的,月薪只有5000元。

  “事业回到村里了。”采访中潘军告诉记者,现在打造天池苗寨,才是自己真正的事业。据他介绍,因为两个月前天池苗寨才开寨迎客,已有约17万元的利润。按照他的说法,今年刚开寨,效益不大,明年除固定分红之外,还有效益分红。“尽管才开寨,但已经接待不少沿海游客。”潘军多次估算过综合收入,“一定可以持续盈利。”

  事实上,在潘军回村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文凤村新增创业人数就达到20人,无一例外都是青壮年。

  民族建筑群成民宿

  匠心独具

  各具特色的民宿,连寨中小道的打造都十分讲究 古色古香的井干式吊脚楼 寨内还有石林瑰景、古井瑶池……

  打造旅游景区后,天池坝的变化可谓脱胎换骨。尤其是全村村民家的闲置住房,都被规范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民宿,而整个设计到装饰全被合作社包干,农户不花一分钱。

  12月2日,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走进天池苗寨,一进去就被寨中古色古香的井干式吊脚楼所吸引,连寨中小道的打造都十分讲究。

  据介绍,这里的清一色木质吊脚楼因地势而建,是渝东南保存最完好的少数民族建筑群之一。

  然而,在两年前,这里楼上供村民居住,楼下是杂物间和猪圈,雨天四处都是泥泞,晴天到处可闻大粪臭味。

  梁天福将记者带到了一栋民宿旁,说这里曾是一个猪圈,里面有一个大粪坑,占地足有20平方米。为让每个村民的房屋改造都具有特色,设计人员根据粪坑的地形地貌,改造成了一个全玻璃式的全景星空房,并在坑洼处配套了茶室休闲区。

  另一处曾是摇摇欲坠的E级危房,过去靠着几根圆木支撑,现在也变成了休闲住宿一体的独栋民宿。73岁的李学银家里,几间闲置的空房也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民宿,“变得越来越有面子。”

  然而,为把天池坝打造成景区,要说服村民搬出畜圈、迁出坟地等,可得下一番功夫。

  “猪圈拆了,猪搁哪儿养?”

  “最麻烦的是坟地迁移和平坟。”梁天福告诉记者,为了啃下这个“骨头”,他们开了40多次会反复研究和向村民解释,加上当地新成立的自治组织苗情理事会的上门劝说,10天时间迁走、平坟共108座。而村里也建起生态养猪场。

  现在的天池苗寨,回来创业的越来越多。街上从过去的几家杂货铺,已经变成民宿、火锅店、咖啡馆、特色餐馆遍布的特色苗寨。

  这个昔日的“空壳村”,如今仅注册公司就有3个,还有一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去年营业额达53万元;水果、蔬菜、烤烟3个特色产业总面积1800亩;另外还出栏生猪近1000头。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作全 郭发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贫困村 分红啦

2019-12-05 09:06:56 来源: 0 条评论

  “三变”改革成妙招,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让44户村民成股东

  开寨迎客两个月,入股村民日前首次领到总额超50万元的分红

  12月2日临近中午,武隆区后坪乡文凤村73岁的刘远银,赶到村里天池苗寨领到一笔上万元的分红,拿到钱的那一阵,刘远银笑得合不拢嘴。

  分红现场,像刘远银一样共44户人领到这笔分红。分红金额从几百元到三万多元不等,多数领到数千元。加上占股的村集体和社集体经济,当天一共分红约50.8万元。

  这是文凤村“三变”改革后吃上“旅游饭”的首次固定分红,股金由村民以闲置房屋、林地、田土10年经营权折算而来。苗寨运营盈利后,村民还可拿到一笔效益分红。

  曾是欠债“空壳村”

  天生丽质

  文凤村最高海拔1400米,夏天最高温仅28℃ 曾是原川东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古村落天池苗寨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录”……

  武隆区后坪乡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文凤村实施的旅游项目天池苗寨,在两个月前开寨迎客,村民依托当地古村落吃上“旅游饭”。

  在开寨迎客的两个月里,合作社毛利达17万元。在过去,这样的好事不敢想象。至少在两年前,这还是个村集体账上欠账的“空壳村”。而在走旅游路之前,村里几乎没有像样的产业,是个人均收入只有2593元的深度贫困村。

  “当时连人都没得,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后坪乡党委副书记梁天福回忆,两年前市检察院选派进村任第一书记的检察官邱靖杰,成了当时村里最年轻的人。“当时全村1328人,贫困人口289人,贫困发生率21.8%。”

  要改变“一穷二白”的“空壳村”并非易事。好在这14.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让人意外的资源禀赋等待被人发掘。

  文凤村最高海拔1400米,夏天极为凉爽,最高温度也仅有28℃;历史上的文凤村,还是原川东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尤为重要的是,文凤村的古村落天池苗寨保存完好,曾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目录”。穿梭在这里,可以看到井干式吊脚楼,飞檐、斜面、小青瓦,古色古香,寨内还有石林瑰景、古井瑶池等。

  可是要将这些资源盘活,必须直面一连串棘手的问题。首先是,游客来了上哪里吃、到哪里住?

  44户村民成为股东

  看到奔头

  以天池苗寨范围内田、土、林、房10年经营权折价入股 天池苗寨开寨迎客两个月,入股村民获得首年固定分红 明年除固定分红之外,还有效益分红……

  这几年,武隆区也一直在努力打造天池苗寨。为杜绝乡村旅游发展“散兵游勇”模式,决定在文凤村天池坝,以“公司+农户”的形式,集中统一打造旅游目的地。

  结合农村“三变”改革,村里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文凤村天池坝44户农户以天池苗寨范围内田、土、林、房10年经营权折价521.24万元入股。“合作社进行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营销,入社成员按占股比例实行‘固定分红+效益分红’。”梁天福介绍,农村“三变”改革有效盘活了农户手中的资源,让村民看到了希望。

  12月2日,村民集中到苗寨院坝中逐一领取第一年的固定分红。73岁的刘远银领到10318元,家里主要以几间闲置房子折算入股。

  记者现场了解到,当天的固定分红总共是50.8万元,有少数村民领到几百元,也有的领到3.3万元,多数村民领到数千元。

  “这个是根据占股来分配的。”合作社理事长潘军告诉记者,每个农户投入的房屋和田土数量不同,所以在分红上有差异。“这个是合作社自己的钱,不是财政拨的钱咯!”

  潘军是文凤村天池坝组人,曾是重庆主城一家消防工程公司高干,年薪近20万。他是被驻村第一书记邱靖杰打电话劝回来的,月薪只有5000元。

  “事业回到村里了。”采访中潘军告诉记者,现在打造天池苗寨,才是自己真正的事业。据他介绍,因为两个月前天池苗寨才开寨迎客,已有约17万元的利润。按照他的说法,今年刚开寨,效益不大,明年除固定分红之外,还有效益分红。“尽管才开寨,但已经接待不少沿海游客。”潘军多次估算过综合收入,“一定可以持续盈利。”

  事实上,在潘军回村短短一年多时间里,文凤村新增创业人数就达到20人,无一例外都是青壮年。

  民族建筑群成民宿

  匠心独具

  各具特色的民宿,连寨中小道的打造都十分讲究 古色古香的井干式吊脚楼 寨内还有石林瑰景、古井瑶池……

  打造旅游景区后,天池坝的变化可谓脱胎换骨。尤其是全村村民家的闲置住房,都被规范打造成各具特色的民宿,而整个设计到装饰全被合作社包干,农户不花一分钱。

  12月2日,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走进天池苗寨,一进去就被寨中古色古香的井干式吊脚楼所吸引,连寨中小道的打造都十分讲究。

  据介绍,这里的清一色木质吊脚楼因地势而建,是渝东南保存最完好的少数民族建筑群之一。

  然而,在两年前,这里楼上供村民居住,楼下是杂物间和猪圈,雨天四处都是泥泞,晴天到处可闻大粪臭味。

  梁天福将记者带到了一栋民宿旁,说这里曾是一个猪圈,里面有一个大粪坑,占地足有20平方米。为让每个村民的房屋改造都具有特色,设计人员根据粪坑的地形地貌,改造成了一个全玻璃式的全景星空房,并在坑洼处配套了茶室休闲区。

  另一处曾是摇摇欲坠的E级危房,过去靠着几根圆木支撑,现在也变成了休闲住宿一体的独栋民宿。73岁的李学银家里,几间闲置的空房也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民宿,“变得越来越有面子。”

  然而,为把天池坝打造成景区,要说服村民搬出畜圈、迁出坟地等,可得下一番功夫。

  “猪圈拆了,猪搁哪儿养?”

  “最麻烦的是坟地迁移和平坟。”梁天福告诉记者,为了啃下这个“骨头”,他们开了40多次会反复研究和向村民解释,加上当地新成立的自治组织苗情理事会的上门劝说,10天时间迁走、平坟共108座。而村里也建起生态养猪场。

  现在的天池苗寨,回来创业的越来越多。街上从过去的几家杂货铺,已经变成民宿、火锅店、咖啡馆、特色餐馆遍布的特色苗寨。

  这个昔日的“空壳村”,如今仅注册公司就有3个,还有一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去年营业额达53万元;水果、蔬菜、烤烟3个特色产业总面积1800亩;另外还出栏生猪近1000头。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作全 郭发祥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苏桢淇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