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三兄弟扎根深山39载 接力守护“植物熊猫”
金佛山银杉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至今的“植物活化石”,被誉为“植物熊猫”。在重庆南川,有这样三兄弟,39年来,前仆后继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深入人迹罕至的苍莽密林,用汗水和生命守护银杉、记录银杉,并在悬崖峭壁间的银杉树上采收银杉籽,帮助科研人员成功实现人工繁育银杉3000多株,做出巨大贡献。

2019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三兄弟扎根深山39载 接力守护“植物熊猫”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19-12-1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0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金佛山银杉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至今的“植物活化石”,被誉为“植物熊猫”。在重庆南川,有这样三兄弟,39年来,前仆后继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深入人迹罕至的苍莽密林,用汗水和生命守护银杉、记录银杉,并在悬崖峭壁间的银杉树上采收银杉籽,帮助科研人员成功实现人工繁育银杉3000多株,做出巨大贡献。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采收银杉籽。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jpg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采收银杉籽。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在悬崖峭壁上收银杉籽 为人工繁育银杉攒基因

这兄弟仨,老大叫李光明,已于2004年去世;老二叫李光华,61岁;老三叫李光禄,56岁。两人目前都是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护林员。

每年9月中旬到10月,是金佛山人最忙碌的季节。一年一度的采笋黄金季就在这一个月左右。每天天不亮,李光华和李光禄兄弟俩便穿着胶靴,背着背篓出发了。

金佛山的方竹笋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春笋,不仅秋天发笋,而且是从海拔1000多米以上的高山开始冒头。兄弟俩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爬到自家的竹林里,中午草草地吃一碗带上去的冷饭冷菜,下午两三点钟才背着新采的鲜笋下山,再背到公路边,卖给收货的贩子。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将银杉果中的银杉籽分离出来。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jpg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将银杉果中的银杉籽分离出来。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每年采笋之余,李氏兄弟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收银杉籽。银杉,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遗留至今的稀世珍宝,为中国特产的稀有树种。因其久远,被奉为“植物活化石”;因其珍贵,被誉为“植物熊猫”。

银杉籽是人工繁育银杉的基础,每年10月初成熟,成熟后大多只在树上挂一个月左右,若不在这期间采摘,便会掉进万丈深渊,或者人类很难进入的荆棘丛林,无处可寻。

收银杉籽是一件很危险的工作。银杉树大都长在悬崖峭壁上,李光禄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二哥李光华去金佛山老龙洞旁的一株银杉树收籽,那株银杉长在悬崖边上,他们没有任何工具,连安全绳都没有,只能徒手爬树,如果一个不小心,摔下去就是万劫不复。李光禄至今想起都后怕。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金佛山密林中跋涉。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jpg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金佛山密林中跋涉。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采收时节,兄弟俩穿着破旧的迷彩服,脚着解放鞋,背上斜挎一个用尼龙袋子剪成的口袋,一棵一棵逐一采收。他们的“装备”都是根据多年的采摘经验自己改装而成:解放鞋底的齿上有短小的胶线,无论上下山路还是爬树,一点都不滑。尼龙口袋更实用,全是用家里的肥料口袋做成的,挂坏了就换一个。

每年的这一个月下来,兄弟俩好的“战绩”能收到四五百个银杉果,不好的时候只有几十个。油菜粒大小的银杉籽藏在银杉果里,收的时候看不到果子里有没有籽,只能全部收回来。而只有银杉籽的银杉果才有科研价值,用于人工繁育银杉。

大哥倒在了护林路上 兄弟俩补上去

兄弟俩看林子一个月每人酬劳300元,收籽每人一天150元。每当看到兄弟俩一身灰一身泥,累死累活地,挣不到多少钱,有些亲戚朋友就说他们“傻”。

但兄弟俩明白,这也是在完成大哥的一个遗愿。1979年,金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兄弟俩至今记得,1980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几个身穿蓝色中山服的工作人员来到他们家,说是要上金佛山去收集银杉的生长情况,用于科考。但银杉绝大多数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没人带路,他们简直寸步难行。

李家三兄弟,个个都是山里摸爬滚打长大的孩子。“我去嘛!”时年28岁的大哥李光明提出。

李氏兄弟39载前仆后继,在金佛山守护银杉。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jpg

李氏兄弟39载前仆后继,在金佛山守护银杉。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从此,李家三兄弟相继加入护林队伍,开始了长达39年的守护。先是老大李光明,经常背一把弯刀,挎一包干粮,摸黑进山,摸黑下山,深入人迹罕至的苍莽密林,找到银杉,给每株银杉编号、挂牌,定期巡查,掌握生长情况,防火防盗。金佛山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有400多平方公里。在金佛山广袤的密林中,有400多株野生银杉树。

金佛山是典型的喀斯特桌山地貌,山上广袤平缓,四面却是几乎直立的陡峭悬崖。野生银杉一般长在山脊上,旁边就是万丈深渊。400多株银杉,平均每个月巡查一遍,至少得花10多天。

林子里根本没有路,这个月踩出来的路,下个月可能完全无迹可寻。没有指南针等专业工具,全凭记忆和经验,走错路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银杉果中的银杉籽是人工繁育银杉的基础。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jpg

银杉果中的银杉籽是人工繁育银杉的基础。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2004年7月的一天,大哥李光明如往常一样巡山回来,一身泥水正准备换衣服,突然“哎哟”一声就捂着肚子瘫坐在了地上,在送医途中,李光明没有留下一句话就去世了。去世时年仅52岁,他的人生中有24年都奉献给了守护金佛山的银杉。

大哥去世后,李光华接过了他的班。他坦言,他不是没犹豫过,当时每个月的工资才100块,又那么辛苦,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但是想到大哥干到死也没有抱怨过一声,李光华觉得自己有责任干下去。

沿着大哥踩出来的林间小道,李光华开始了周而复始的寂寞巡山路。

2015年,三弟李光禄也加入了护林员的行列。在兄弟俩的直接参与下,金佛山新建了银杉人工繁育温棚,如今,他们和科研人员已一起培育了3000多株银杉,最大的树干有碗口一样粗了。

李光华说,他和弟弟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护林是个苦差事,但只要他们还干得动,就会坚持下去,不仅是为了守护这绿水青山,更是为了圆大哥未完成的心愿。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2019感动重庆十大人物评选|三兄弟扎根深山39载 接力守护“植物熊猫”

2019-12-10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0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金佛山银杉是第四纪冰川后遗留至今的“植物活化石”,被誉为“植物熊猫”。在重庆南川,有这样三兄弟,39年来,前仆后继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深入人迹罕至的苍莽密林,用汗水和生命守护银杉、记录银杉,并在悬崖峭壁间的银杉树上采收银杉籽,帮助科研人员成功实现人工繁育银杉3000多株,做出巨大贡献。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采收银杉籽。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jpg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采收银杉籽。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在悬崖峭壁上收银杉籽 为人工繁育银杉攒基因

这兄弟仨,老大叫李光明,已于2004年去世;老二叫李光华,61岁;老三叫李光禄,56岁。两人目前都是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护林员。

每年9月中旬到10月,是金佛山人最忙碌的季节。一年一度的采笋黄金季就在这一个月左右。每天天不亮,李光华和李光禄兄弟俩便穿着胶靴,背着背篓出发了。

金佛山的方竹笋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春笋,不仅秋天发笋,而且是从海拔1000多米以上的高山开始冒头。兄弟俩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能爬到自家的竹林里,中午草草地吃一碗带上去的冷饭冷菜,下午两三点钟才背着新采的鲜笋下山,再背到公路边,卖给收货的贩子。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将银杉果中的银杉籽分离出来。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jpg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将银杉果中的银杉籽分离出来。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每年采笋之余,李氏兄弟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收银杉籽。银杉,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遗留至今的稀世珍宝,为中国特产的稀有树种。因其久远,被奉为“植物活化石”;因其珍贵,被誉为“植物熊猫”。

银杉籽是人工繁育银杉的基础,每年10月初成熟,成熟后大多只在树上挂一个月左右,若不在这期间采摘,便会掉进万丈深渊,或者人类很难进入的荆棘丛林,无处可寻。

收银杉籽是一件很危险的工作。银杉树大都长在悬崖峭壁上,李光禄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二哥李光华去金佛山老龙洞旁的一株银杉树收籽,那株银杉长在悬崖边上,他们没有任何工具,连安全绳都没有,只能徒手爬树,如果一个不小心,摔下去就是万劫不复。李光禄至今想起都后怕。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金佛山密林中跋涉。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jpg

李光华与李光禄兄弟俩在金佛山密林中跋涉。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采收时节,兄弟俩穿着破旧的迷彩服,脚着解放鞋,背上斜挎一个用尼龙袋子剪成的口袋,一棵一棵逐一采收。他们的“装备”都是根据多年的采摘经验自己改装而成:解放鞋底的齿上有短小的胶线,无论上下山路还是爬树,一点都不滑。尼龙口袋更实用,全是用家里的肥料口袋做成的,挂坏了就换一个。

每年的这一个月下来,兄弟俩好的“战绩”能收到四五百个银杉果,不好的时候只有几十个。油菜粒大小的银杉籽藏在银杉果里,收的时候看不到果子里有没有籽,只能全部收回来。而只有银杉籽的银杉果才有科研价值,用于人工繁育银杉。

大哥倒在了护林路上 兄弟俩补上去

兄弟俩看林子一个月每人酬劳300元,收籽每人一天150元。每当看到兄弟俩一身灰一身泥,累死累活地,挣不到多少钱,有些亲戚朋友就说他们“傻”。

但兄弟俩明白,这也是在完成大哥的一个遗愿。1979年,金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兄弟俩至今记得,1980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几个身穿蓝色中山服的工作人员来到他们家,说是要上金佛山去收集银杉的生长情况,用于科考。但银杉绝大多数长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没人带路,他们简直寸步难行。

李家三兄弟,个个都是山里摸爬滚打长大的孩子。“我去嘛!”时年28岁的大哥李光明提出。

李氏兄弟39载前仆后继,在金佛山守护银杉。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jpg

李氏兄弟39载前仆后继,在金佛山守护银杉。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从此,李家三兄弟相继加入护林队伍,开始了长达39年的守护。先是老大李光明,经常背一把弯刀,挎一包干粮,摸黑进山,摸黑下山,深入人迹罕至的苍莽密林,找到银杉,给每株银杉编号、挂牌,定期巡查,掌握生长情况,防火防盗。金佛山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有400多平方公里。在金佛山广袤的密林中,有400多株野生银杉树。

金佛山是典型的喀斯特桌山地貌,山上广袤平缓,四面却是几乎直立的陡峭悬崖。野生银杉一般长在山脊上,旁边就是万丈深渊。400多株银杉,平均每个月巡查一遍,至少得花10多天。

林子里根本没有路,这个月踩出来的路,下个月可能完全无迹可寻。没有指南针等专业工具,全凭记忆和经验,走错路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银杉果中的银杉籽是人工繁育银杉的基础。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jpg

银杉果中的银杉籽是人工繁育银杉的基础。南川区委宣传部供图 华龙网发

2004年7月的一天,大哥李光明如往常一样巡山回来,一身泥水正准备换衣服,突然“哎哟”一声就捂着肚子瘫坐在了地上,在送医途中,李光明没有留下一句话就去世了。去世时年仅52岁,他的人生中有24年都奉献给了守护金佛山的银杉。

大哥去世后,李光华接过了他的班。他坦言,他不是没犹豫过,当时每个月的工资才100块,又那么辛苦,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但是想到大哥干到死也没有抱怨过一声,李光华觉得自己有责任干下去。

沿着大哥踩出来的林间小道,李光华开始了周而复始的寂寞巡山路。

2015年,三弟李光禄也加入了护林员的行列。在兄弟俩的直接参与下,金佛山新建了银杉人工繁育温棚,如今,他们和科研人员已一起培育了3000多株银杉,最大的树干有碗口一样粗了。

李光华说,他和弟弟都是年过半百的人了,护林是个苦差事,但只要他们还干得动,就会坚持下去,不仅是为了守护这绿水青山,更是为了圆大哥未完成的心愿。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