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区棠香街道主题教育院坝会为民解困
畅谈未来激起村民发展产业的斗志
12月10日,大足区棠香街道双丰村老党员唐超文的小楼院坝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见征集会。几名党员干部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双丰村产业振兴的蓝图后,又邀请村民代表为柑橘等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巧妙采用激将法唤起了大家投身产业发展的斗志。

大足区棠香街道主题教育院坝会为民解困
畅谈未来激起村民发展产业的斗志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12-11

大足区棠香街道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院坝会激励落后村村民发展产业的斗志。图为院坝会现场。记者 汤艳娟 摄

12月10日,大足区棠香街道双丰村老党员唐超文的小楼院坝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见征集会。几名党员干部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双丰村产业振兴的蓝图后,又邀请村民代表为柑橘等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巧妙采用激将法唤起了大家投身产业发展的斗志。

“大家知道吗,像我们村这些荒弃的田地、山坡,外面村却开发成了花果山、旅游地!”第一个发言的老党员唐超文开门见山,讲述了外出“取经”看到的产业美景,“我们村是全街道发展最落后的村,看着其他村的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还能坐得住吗?”

这激将法马上产生了效果,村民们纷纷扭头议论起来,人群中有位老人轻声说道:“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要不是在家种地不赚钱,谁也不愿放弃土地出门打工呀。要是我们有好的产业、好的项目,我们一定不会让土地闲置的!”

村干部张奎立马接过老人的话:“如今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鼓励农民发展致富产业,帮助大家依靠智慧和勤劳过上好日子!今年,街道为我们争取了土地整理等项目,计划种植1200亩柑橘、1000亩花椒,目前有几个组已经开始平整土地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产业振兴的机会!”

“发展优质柑橘是个好事情。我在璧山看到一个村发展了血橙,亩纯收入就有几千元!”唐超文见大家露出期待的神情,立马指着他家门前不远处那片坡地说道:“我今年把这几亩荒山开垦出来种上优质柑橘,三年后就可进入产果期,到时我再利用自家的房子开个农家乐,估计收入可观啊!”

村民余有贤提出疑问:“我们祖祖辈辈种粮食,也不懂种柑橘的技术?要是家家户户种柑橘,卖得出去吗?我们这里地处偏僻,有人来农家乐耍不?”

一旁静静观察的棠香街道党工委书记汤伟微笑着起身,不紧不慢地给大家详细介绍起街道为双丰村谋划的前景:“乡亲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现在倡导的是产业转型发展,种上特色经济作物,走出小而精的适度规模发展道路,并采用合作社加农户经营的方法,让产业成为新农村的旅游资源。”

“老乡们,如果我们像平日带孙子那样,去精心培育柑橘产业,一定能把产业搞起来的!”见村民们若有所思,频频点头,汤伟反问大家:“政府会想尽一切办法帮村里争取各项资源,力争早日把大家的产业发展起来。那么,你们打算为产业振兴做些什么呢?”

“我绝对支持村里发展产业,如果需要占我家的田地,我一定全力配合工作!”79岁的村民李薛珍带头作出承诺,“我还要发动亲友、邻居回乡发展柑橘产业。”

村民刘盛琼举手发言:“我家因病致贫,没有劳动力,因此,我想把土地转给能人来种。另外,我还要支持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把屋里屋外的环境卫生打整好。”

“虽然我们二社暂时不在项目范围内,但我想把周边的100亩闲置地承包下来,发展花椒产业。”村民周永生也有想法。

院坝会接近尾声,汤伟感慨地对记者说:“这样的意见征集会只是我们在开展主题教育中,主动服务农村产业发展,努力凝聚群众共识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把初心践行在为社区居民解困,为农村产业谋发展的行动上。”

重庆日报记者 汤艳娟 实习生 吴志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大足区棠香街道主题教育院坝会为民解困
畅谈未来激起村民发展产业的斗志

2019-12-11 06:16:11 来源: 0 条评论

大足区棠香街道扎实开展主题教育,院坝会激励落后村村民发展产业的斗志。图为院坝会现场。记者 汤艳娟 摄

12月10日,大足区棠香街道双丰村老党员唐超文的小楼院坝里,举行了一场特别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意见征集会。几名党员干部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双丰村产业振兴的蓝图后,又邀请村民代表为柑橘等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巧妙采用激将法唤起了大家投身产业发展的斗志。

“大家知道吗,像我们村这些荒弃的田地、山坡,外面村却开发成了花果山、旅游地!”第一个发言的老党员唐超文开门见山,讲述了外出“取经”看到的产业美景,“我们村是全街道发展最落后的村,看着其他村的产业发展起来了,我们还能坐得住吗?”

这激将法马上产生了效果,村民们纷纷扭头议论起来,人群中有位老人轻声说道:“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要不是在家种地不赚钱,谁也不愿放弃土地出门打工呀。要是我们有好的产业、好的项目,我们一定不会让土地闲置的!”

村干部张奎立马接过老人的话:“如今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鼓励农民发展致富产业,帮助大家依靠智慧和勤劳过上好日子!今年,街道为我们争取了土地整理等项目,计划种植1200亩柑橘、1000亩花椒,目前有几个组已经开始平整土地了。这一次,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产业振兴的机会!”

“发展优质柑橘是个好事情。我在璧山看到一个村发展了血橙,亩纯收入就有几千元!”唐超文见大家露出期待的神情,立马指着他家门前不远处那片坡地说道:“我今年把这几亩荒山开垦出来种上优质柑橘,三年后就可进入产果期,到时我再利用自家的房子开个农家乐,估计收入可观啊!”

村民余有贤提出疑问:“我们祖祖辈辈种粮食,也不懂种柑橘的技术?要是家家户户种柑橘,卖得出去吗?我们这里地处偏僻,有人来农家乐耍不?”

一旁静静观察的棠香街道党工委书记汤伟微笑着起身,不紧不慢地给大家详细介绍起街道为双丰村谋划的前景:“乡亲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现在倡导的是产业转型发展,种上特色经济作物,走出小而精的适度规模发展道路,并采用合作社加农户经营的方法,让产业成为新农村的旅游资源。”

“老乡们,如果我们像平日带孙子那样,去精心培育柑橘产业,一定能把产业搞起来的!”见村民们若有所思,频频点头,汤伟反问大家:“政府会想尽一切办法帮村里争取各项资源,力争早日把大家的产业发展起来。那么,你们打算为产业振兴做些什么呢?”

“我绝对支持村里发展产业,如果需要占我家的田地,我一定全力配合工作!”79岁的村民李薛珍带头作出承诺,“我还要发动亲友、邻居回乡发展柑橘产业。”

村民刘盛琼举手发言:“我家因病致贫,没有劳动力,因此,我想把土地转给能人来种。另外,我还要支持村里发展乡村旅游,把屋里屋外的环境卫生打整好。”

“虽然我们二社暂时不在项目范围内,但我想把周边的100亩闲置地承包下来,发展花椒产业。”村民周永生也有想法。

院坝会接近尾声,汤伟感慨地对记者说:“这样的意见征集会只是我们在开展主题教育中,主动服务农村产业发展,努力凝聚群众共识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开展各类服务活动,把初心践行在为社区居民解困,为农村产业谋发展的行动上。”

重庆日报记者 汤艳娟 实习生 吴志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