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190个“四个交办”问题 已整改完成184个
目前,190个“四个交办”问题,已整改完成184个;各级各方面认定的340处违法违规建筑已完成整改319宗,累计拆违8万多平方米。对搬迁居民,我市不仅发放生态扶持和生产发展补助金、救助金,还开发保护区巡山守卡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190个“四个交办”问题 已整改完成184个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12-13

  12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一年多以来,保护区内190个中央环保督察指出、新华社内参反映、自然资源部交办、“绿盾”行动查出的“四个交办”问题,现已整改完成184个;各级各方面认定的340处违法违规建筑,整改完成319处,累计拆违8万多平方米,整治成效显著。

  拆除违建 覆土复绿

  地处嘉陵江畔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跨沙坪坝、北碚、璧山三区,是主城的重要生态屏障,“四大肺叶”之一,也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宝贵的植物种基因库。

  11月底,在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黛湖畔,记者看到,现场正在进行紧张的复绿工作。违法改扩建的云登酒店和金湖湾度假村,已通过拆除违建、补偿权益等方式予以拆除,不见了踪影。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整治工作推进组,在中央交办问题清单的基础上,通过全覆盖调查、“回头看”核查、再排查再清理,对保护区内3085处建筑物再次开展全面排查,建立了完整的基础台账和问题清单。

  在整治过程中,我市通过分类施策,确定了以下分类处置方式:违法建筑,应拆尽拆;减灾安置房、原三益公司房屋等情况较为复杂的违法建筑,先收回后拆除;大体量建筑,由三区领导包案,集中攻坚;其他违法建筑由村民或业主主动拆除。对违规建筑进行整改。

  同时,按照一边拆违、一边修复的思路,采取喷播植草、栽种苗木等措施,对违建拆除后的林地、生态搬迁后的宅基地重新覆土复绿。

  目前,190个“四个交办”问题,已整改完成184个;各级各方面认定的340处违法违规建筑已完成整改319宗,累计拆违8万多平方米。其他问题也正在加紧整改之中。

  生态搬迁 为环境减负

  事实上,在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共居住着1100余名原住民。但按照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规定,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对此,去年我市创新工作举措,按照“作出示范、打造样板”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要求,在保护区内实施生态搬迁工作。严格按照政策标准,将核心区、缓冲区的1100多位村民全部纳入搬迁范围,并按照自愿原则,由农户选择退地入城或易地迁建。与此同时,同步实施搬迁区域内的房屋拆除、覆土复绿和生态修复工作。

  该负责人说,在综合整治工作中,如何引导居民搬迁,是比拆除违建更为棘手的事。

  为推动搬迁进程,同时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现场办公,面对面给群众做思想工作,耐心疏导。目前,北碚区已累计签订生态搬迁协议203户520人,沙坪坝区已签订协议143户308人。

  保护生态 保障民生

  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生态与保障民生并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窗口为目标,在综合整治工作中积极探索保护生态和保障民生的新路子,扎实做好后续工作。

  对搬迁居民,我市不仅发放生态扶持和生产发展补助金、救助金,还开发保护区巡山守卡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此外,还通过办培训班、开招聘会,积极推荐搬迁居民就业。

  对于搬迁居民中的贫困户、低保户、困难党员、军属等群体,则建立台账,在搬迁后持续跟踪了解,及时关怀慰问,确保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接下来,我市将巩固扩大综合整治工作成效,加快保护区外环山生态绿道规划建设,布局发展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开展农家乐提档升级示范点建设,探索生态保护长效监管机制。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190个“四个交办”问题 已整改完成184个

2019-12-13 09:15:07 来源: 0 条评论

  12月11日,重庆日报记者从市林业局获悉,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一年多以来,保护区内190个中央环保督察指出、新华社内参反映、自然资源部交办、“绿盾”行动查出的“四个交办”问题,现已整改完成184个;各级各方面认定的340处违法违规建筑,整改完成319处,累计拆违8万多平方米,整治成效显著。

  拆除违建 覆土复绿

  地处嘉陵江畔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跨沙坪坝、北碚、璧山三区,是主城的重要生态屏障,“四大肺叶”之一,也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宝贵的植物种基因库。

  11月底,在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黛湖畔,记者看到,现场正在进行紧张的复绿工作。违法改扩建的云登酒店和金湖湾度假村,已通过拆除违建、补偿权益等方式予以拆除,不见了踪影。

  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综合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整治工作推进组,在中央交办问题清单的基础上,通过全覆盖调查、“回头看”核查、再排查再清理,对保护区内3085处建筑物再次开展全面排查,建立了完整的基础台账和问题清单。

  在整治过程中,我市通过分类施策,确定了以下分类处置方式:违法建筑,应拆尽拆;减灾安置房、原三益公司房屋等情况较为复杂的违法建筑,先收回后拆除;大体量建筑,由三区领导包案,集中攻坚;其他违法建筑由村民或业主主动拆除。对违规建筑进行整改。

  同时,按照一边拆违、一边修复的思路,采取喷播植草、栽种苗木等措施,对违建拆除后的林地、生态搬迁后的宅基地重新覆土复绿。

  目前,190个“四个交办”问题,已整改完成184个;各级各方面认定的340处违法违规建筑已完成整改319宗,累计拆违8万多平方米。其他问题也正在加紧整改之中。

  生态搬迁 为环境减负

  事实上,在缙云山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和核心区,共居住着1100余名原住民。但按照国家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规定,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对此,去年我市创新工作举措,按照“作出示范、打造样板”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的要求,在保护区内实施生态搬迁工作。严格按照政策标准,将核心区、缓冲区的1100多位村民全部纳入搬迁范围,并按照自愿原则,由农户选择退地入城或易地迁建。与此同时,同步实施搬迁区域内的房屋拆除、覆土复绿和生态修复工作。

  该负责人说,在综合整治工作中,如何引导居民搬迁,是比拆除违建更为棘手的事。

  为推动搬迁进程,同时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现场办公,面对面给群众做思想工作,耐心疏导。目前,北碚区已累计签订生态搬迁协议203户520人,沙坪坝区已签订协议143户308人。

  保护生态 保障民生

  该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保护生态与保障民生并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窗口为目标,在综合整治工作中积极探索保护生态和保障民生的新路子,扎实做好后续工作。

  对搬迁居民,我市不仅发放生态扶持和生产发展补助金、救助金,还开发保护区巡山守卡护林员、保洁员等公益岗位。此外,还通过办培训班、开招聘会,积极推荐搬迁居民就业。

  对于搬迁居民中的贫困户、低保户、困难党员、军属等群体,则建立台账,在搬迁后持续跟踪了解,及时关怀慰问,确保其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接下来,我市将巩固扩大综合整治工作成效,加快保护区外环山生态绿道规划建设,布局发展森林康养等生态产业,开展农家乐提档升级示范点建设,探索生态保护长效监管机制。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