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产业 育人才 增信心
黔江长春村打通发展“任督二脉”
天还没亮,65岁的滕树文就起了床,挨个给骨干社员打电话,催大伙儿赶快去听蚕桑专家讲座;5组的脱贫户李振孝,匆匆扒了几口饭后,就前往羊肚菌基地播菌苗……12月的寒冬,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起了寒雾,但再冷也挡不住村民们火热的干劲。

壮产业 育人才 增信心
黔江长春村打通发展“任督二脉”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19-12-24

天还没亮,65岁的滕树文就起了床,挨个给骨干社员打电话,催大伙儿赶快去听蚕桑专家讲座;5组的脱贫户李振孝,匆匆扒了几口饭后,就前往羊肚菌基地播菌苗……12月的寒冬,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起了寒雾,但再冷也挡不住村民们火热的干劲。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在长春村蹲点采访时了解到,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以来,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金溪镇,坚持“摘帽”不松劲,扶持政策不断、帮扶队伍不散,有力地巩固脱贫成效。在此背景下,长春村发展起“桑蚕+”产业,培育了一批本土人才,激发出群众苦干实干求发展的内生动力,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滕家院子围炉夜话谈发展

“今年全社养蚕320张,纯收入30多万元。”

“以前去新疆打工的,又回来了6个。”

“大家埋头开荒两三年,明年收入一定会翻番!”

……

冬日的天黑得早,不少人家很早就熄了灯。但是,在长春村滕家院子滕建成家里,灯却亮了很久。几位村民围着火炉说变化、谈发展的声音,在寒夜中清晰可辨。

这是长春村顺青颉农业股份合作社的一次夜谈会:交流一下上级的政策,看看能否争取;说说最近的发展进度,梳理一下问题瓶颈;聊聊村里的发展,既查漏补缺又是一次“头脑风暴”。这样的夜谈会,他们几乎每个月都要开一次。

合作社的“创始人”是滕树文、陈正文、滕树长,三个人的年龄加起来超过了200岁。然而,就是他们带着3组、4组的几十户群众,从2017年开始,硬是在荒山坡地上开出400多亩土地,栽上桑养起蚕,并成立农业股份合作社。

今年,400亩桑树为大家带来30多万元的收益。随着明年桑树盛产期的到来,加上相关政策资金扶持建起了现代化的立体蚕棚,明年,顺青颉合作社的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

看着蚕桑产业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农民想参与其中。现在,该合作社的桑园面积已达700多亩,发展社员153户。以前,在新疆打工的滕建成一家,回村以土地入股加入了合作社,两口子都成了生产骨干。“再也不用四处奔波去找钱了。”滕建成说。

“这样的合作社我们发展了5个。”长春村党支部书记万书秦介绍说,当地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实施脱贫攻坚以来,他们因地制宜发展起桑蚕产业,种植桑树2560亩,并通过“桑+菌”“桑+菜”等形式,发展羊肚菌、蔬菜等1800多亩。

2018年,长春村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今年,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万书秦表示。

产业起来了村里年轻人也多了

在村里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桑树蒙上了遮阳篷布,一排排黑篷布顺着沟渠和两侧的山坡延伸到远方,篷布之下工人们的欢声笑语不时传出。

利用冬闲,桑林之下种上了高附加值的羊肚菌。“明年三四月份收获,一季菌亩产值1.5万元,对桑蚕影响也不大。”金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三变”改革,引入业主在村里发展“桑蚕+”产业,在土地租金和村民务工收入之外,村民和集体都有一份分红。

“以前哪有什么产业概念,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去了。”李振孝告诉记者,过去大家种的是玉米、红薯等,而今种上了高附加值的羊肚菌。他将家里的5亩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社,还利用冬闲时间到羊肚菌基地务工,一年收入2万多元。李振孝敏锐地发现,产业发展了,在家门口务工的年轻人多了,懂技术、会管理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归。

长春村鹿菲合作社负责人李绍君就是其中一位。曾经在外务工的他,回村创办了桑蚕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蚕桑近1000亩。在镇、村帮扶干部的帮助和指导下,该合作社主动对接羊肚菌扶贫项目,从开始的几十亩,到今年种植了260亩,带动90多户村民就近务工。

“吸引本土人才回归,从中培训、培养产业发展人才、村干部。”长春村驻村第一书记田杰介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他们在帮扶中更注重人才的培养。为吸引人才,这几年,村里打出了“乡情、乡愁、事业”三张牌,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等,吸引10多名创业人才、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回乡,成为村里产业发展的骨干和村社基层干部。

留住人才,还要稳住人才。现在,当地的村社干部既要到各合作社担任职务,还经常被派遣出去历练,在产业中“爬摸滚打”、快速成长。针对产业人才,长春村还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每年组织10余批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苦干实干才能增收致富

脱贫攻坚以来,在各级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帮扶集团40多家成员单位的支持下,长春村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硬化路通到村组;吃水困难得以有效缓解;山货经由电商平台卖了好价钱;桑蚕产业配套了智能蚕棚;贫困村民得到及时医疗救助……

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来自黔江区农业农村委土肥站的陈艳秋,正好到羊肚菌基地采集土壤样本。“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支持。”陈艳秋告诉记者,为保障长春村羊肚菌产业发展,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村里监测相关土壤数据。

市、区、镇各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力量和资源,为长春村打通了发展的“任督二脉”。

“政府支持,干部帮助,社会力量支持。我们有一种被关心的紧迫感。”滕树文说,要想长春村永远“长春”,需要大家继续实干、巧干。沿着盘旋的山路,滕树文和合作社的社员们翻过了一座山头,赶往隔壁的岔河村,听专家讲解蚕桑冬管和蚕棚保养技术。

今年,长春村65户建卡贫困户均已实现脱贫,然而,大家增收致富的劲头并没有消减。听着身边的扶贫故事,看着邻居家的脱贫榜样,冬日里,长春村群众心头像揣着一团火。

让羊肚菌种植业主曾凡平感到振奋的正是这一点。“采收的时候,凌晨4点多,就有务工的村民赶到基地忙碌了,这样的场景,让我深受震撼。”曾凡平表示,将考虑进一步在村里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

这个月,市农业农村委公示了首批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单,长春村上了榜。前不久,相关部门进行了干部群众满意度测评,村干部们受到了群众很高的评价。“群众信任就是最大的动力,我们力争明年实现蚕桑产值突破1000万元,让每位村民都从中收益。”万书秦信心满满地说。

重庆日报记者 王亚同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壮产业 育人才 增信心
黔江长春村打通发展“任督二脉”

2019-12-24 06:17:05 来源: 0 条评论

天还没亮,65岁的滕树文就起了床,挨个给骨干社员打电话,催大伙儿赶快去听蚕桑专家讲座;5组的脱贫户李振孝,匆匆扒了几口饭后,就前往羊肚菌基地播菌苗……12月的寒冬,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起了寒雾,但再冷也挡不住村民们火热的干劲。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在长春村蹲点采访时了解到,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以来,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金溪镇,坚持“摘帽”不松劲,扶持政策不断、帮扶队伍不散,有力地巩固脱贫成效。在此背景下,长春村发展起“桑蚕+”产业,培育了一批本土人才,激发出群众苦干实干求发展的内生动力,为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滕家院子围炉夜话谈发展

“今年全社养蚕320张,纯收入30多万元。”

“以前去新疆打工的,又回来了6个。”

“大家埋头开荒两三年,明年收入一定会翻番!”

……

冬日的天黑得早,不少人家很早就熄了灯。但是,在长春村滕家院子滕建成家里,灯却亮了很久。几位村民围着火炉说变化、谈发展的声音,在寒夜中清晰可辨。

这是长春村顺青颉农业股份合作社的一次夜谈会:交流一下上级的政策,看看能否争取;说说最近的发展进度,梳理一下问题瓶颈;聊聊村里的发展,既查漏补缺又是一次“头脑风暴”。这样的夜谈会,他们几乎每个月都要开一次。

合作社的“创始人”是滕树文、陈正文、滕树长,三个人的年龄加起来超过了200岁。然而,就是他们带着3组、4组的几十户群众,从2017年开始,硬是在荒山坡地上开出400多亩土地,栽上桑养起蚕,并成立农业股份合作社。

今年,400亩桑树为大家带来30多万元的收益。随着明年桑树盛产期的到来,加上相关政策资金扶持建起了现代化的立体蚕棚,明年,顺青颉合作社的收入有望突破100万元。

看着蚕桑产业初见成效,越来越多的农民想参与其中。现在,该合作社的桑园面积已达700多亩,发展社员153户。以前,在新疆打工的滕建成一家,回村以土地入股加入了合作社,两口子都成了生产骨干。“再也不用四处奔波去找钱了。”滕建成说。

“这样的合作社我们发展了5个。”长春村党支部书记万书秦介绍说,当地是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实施脱贫攻坚以来,他们因地制宜发展起桑蚕产业,种植桑树2560亩,并通过“桑+菌”“桑+菜”等形式,发展羊肚菌、蔬菜等1800多亩。

2018年,长春村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今年,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万书秦表示。

产业起来了村里年轻人也多了

在村里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桑树蒙上了遮阳篷布,一排排黑篷布顺着沟渠和两侧的山坡延伸到远方,篷布之下工人们的欢声笑语不时传出。

利用冬闲,桑林之下种上了高附加值的羊肚菌。“明年三四月份收获,一季菌亩产值1.5万元,对桑蚕影响也不大。”金溪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通过“三变”改革,引入业主在村里发展“桑蚕+”产业,在土地租金和村民务工收入之外,村民和集体都有一份分红。

“以前哪有什么产业概念,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去了。”李振孝告诉记者,过去大家种的是玉米、红薯等,而今种上了高附加值的羊肚菌。他将家里的5亩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社,还利用冬闲时间到羊肚菌基地务工,一年收入2万多元。李振孝敏锐地发现,产业发展了,在家门口务工的年轻人多了,懂技术、会管理的年轻人也陆续回归。

长春村鹿菲合作社负责人李绍君就是其中一位。曾经在外务工的他,回村创办了桑蚕合作社,带动村民发展蚕桑近1000亩。在镇、村帮扶干部的帮助和指导下,该合作社主动对接羊肚菌扶贫项目,从开始的几十亩,到今年种植了260亩,带动90多户村民就近务工。

“吸引本土人才回归,从中培训、培养产业发展人才、村干部。”长春村驻村第一书记田杰介绍,为实现可持续发展,他们在帮扶中更注重人才的培养。为吸引人才,这几年,村里打出了“乡情、乡愁、事业”三张牌,通过项目带动、政策扶持等,吸引10多名创业人才、大学生、退伍军人等回乡,成为村里产业发展的骨干和村社基层干部。

留住人才,还要稳住人才。现在,当地的村社干部既要到各合作社担任职务,还经常被派遣出去历练,在产业中“爬摸滚打”、快速成长。针对产业人才,长春村还大力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每年组织10余批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苦干实干才能增收致富

脱贫攻坚以来,在各级政府、市卫生健康委帮扶集团40多家成员单位的支持下,长春村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硬化路通到村组;吃水困难得以有效缓解;山货经由电商平台卖了好价钱;桑蚕产业配套了智能蚕棚;贫困村民得到及时医疗救助……

在记者采访的当天,来自黔江区农业农村委土肥站的陈艳秋,正好到羊肚菌基地采集土壤样本。“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支持。”陈艳秋告诉记者,为保障长春村羊肚菌产业发展,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村里监测相关土壤数据。

市、区、镇各级政府和帮扶单位的力量和资源,为长春村打通了发展的“任督二脉”。

“政府支持,干部帮助,社会力量支持。我们有一种被关心的紧迫感。”滕树文说,要想长春村永远“长春”,需要大家继续实干、巧干。沿着盘旋的山路,滕树文和合作社的社员们翻过了一座山头,赶往隔壁的岔河村,听专家讲解蚕桑冬管和蚕棚保养技术。

今年,长春村65户建卡贫困户均已实现脱贫,然而,大家增收致富的劲头并没有消减。听着身边的扶贫故事,看着邻居家的脱贫榜样,冬日里,长春村群众心头像揣着一团火。

让羊肚菌种植业主曾凡平感到振奋的正是这一点。“采收的时候,凌晨4点多,就有务工的村民赶到基地忙碌了,这样的场景,让我深受震撼。”曾凡平表示,将考虑进一步在村里扩大羊肚菌种植规模。

这个月,市农业农村委公示了首批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名单,长春村上了榜。前不久,相关部门进行了干部群众满意度测评,村干部们受到了群众很高的评价。“群众信任就是最大的动力,我们力争明年实现蚕桑产值突破1000万元,让每位村民都从中收益。”万书秦信心满满地说。

重庆日报记者 王亚同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