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提案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将开发“工匠精神”校本教材
培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时代价值与核心职责,更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民建重庆市委提交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促进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市教委回复表示,我市职业教育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将“工匠精神”纳入关键能力培养目标,下一步将开发“工匠精神”校本教材,拓宽“工匠精神”培育途径,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认知水平。

委员提案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将开发“工匠精神”校本教材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1-06

重庆日报讯 (记者 戴娟 实习生 徐闻禧)培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时代价值与核心职责,更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民建重庆市委提交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促进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市教委回复表示,我市职业教育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将“工匠精神”纳入关键能力培养目标,下一步将开发“工匠精神”校本教材,拓宽“工匠精神”培育途径,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认知水平。

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职普规模大体相当、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发展的格局,全市共有高职学校40所,在校生约30万人,教职工1.8万人;中职学校183所,在校生约40万人,教职工2.3万人。

提案指出,我市具有良好的职业教育基础和条件。但是,当前职业学校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偏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信息化素养、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在提升重庆城市竞争力的过程中,急需在我市职业教育实践中融入“工匠精神”。

因此,提案中建议,我市要弥补职业教育短板,将“工匠精神”融入我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修订教育目标,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注重顶层设计,围绕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信息化素养、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市教委回复称,我市职业教育注重“工匠精神”在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通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为导向,将“工匠精神”纳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目标。

下一步,我市职业教育将聚焦“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和重点产业需求,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能力。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将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将“工匠精神”纳入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在课程实施中注重渗透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课程目标体系,开发“工匠精神”校本教材,拓宽“工匠精神”培育途径,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认知水平。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委员提案助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重庆将开发“工匠精神”校本教材

2020-01-06 09:39:04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日报讯 (记者 戴娟 实习生 徐闻禧)培育工匠精神是职业教育的时代价值与核心职责,更是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在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民建重庆市委提交了《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促进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市教委回复表示,我市职业教育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将“工匠精神”纳入关键能力培养目标,下一步将开发“工匠精神”校本教材,拓宽“工匠精神”培育途径,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认知水平。

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了职普规模大体相当、中高职教育有机衔接、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发展的格局,全市共有高职学校40所,在校生约30万人,教职工1.8万人;中职学校183所,在校生约40万人,教职工2.3万人。

提案指出,我市具有良好的职业教育基础和条件。但是,当前职业学校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偏重于学生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学生人文素质、信息化素养、创新精神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养,在提升重庆城市竞争力的过程中,急需在我市职业教育实践中融入“工匠精神”。

因此,提案中建议,我市要弥补职业教育短板,将“工匠精神”融入我市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修订教育目标,注重学生关键能力培养。注重顶层设计,围绕学生“工匠精神”培养,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信息化素养、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市教委回复称,我市职业教育注重“工匠精神”在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中的渗透,通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企业需求和岗位要求为导向,将“工匠精神”纳入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目标。

下一步,我市职业教育将聚焦“三大攻坚战”“八项行动计划”和重点产业需求,不断增强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能力。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将健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将“工匠精神”纳入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在课程实施中注重渗透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将“工匠精神”培育纳入课程目标体系,开发“工匠精神”校本教材,拓宽“工匠精神”培育途径,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精神认知水平。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