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亲邻 融情河中
干部带头上门搞卫生,这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的荣昌区清江镇河中村,200户村民家中建起了标准卫生厕所,门前的晾衣绳变成了屋后整齐的固定晾衣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的生活习惯也悄然改变,村民的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逐步形成“清水亲邻,融情河中”的良好氛围。

清水亲邻 融情河中
干部带头上门搞卫生,这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20-01-07

如今的荣昌区清江镇河中村,200户村民家中建起了标准卫生厕所,门前的晾衣绳变成了屋后整齐的固定晾衣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的生活习惯也悄然改变,村民的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逐步形成“清水亲邻,融情河中”的良好氛围。

干部带头上门打扫卫生

清江镇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中,建立了镇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社、村干部包片的工作机制,把责任落实到人、工作开展到户。河中村支部书记雷勇介绍:“我们在包片负责人居环境工作时,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就是要把自己负责的片区环境搞好。遇到性子急的群众,还要厚起脸皮,轻言细语地劝。有时候遇到有病、有残,缺劳力的农户,要带头帮忙打扫,帮忙赶鸡、赶鸭。”

河中村建卡贫困户钟仕华,就是在干部上门搞卫生的带动下,提升了自家的居住环境。钟仕华说:“我岁数大了,娃儿在外打工,家里卫生没人搞。村干部和扶贫干部轮番上门劝我搞卫生,帮助收拾。现在感觉屋里宽敞多了,心情也敞亮了。”

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

不仅干部带头上门打扫,村里还通过院坝会、环卫车小喇叭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带动4000余名群众参与。

在院坝会上,雷勇对村民说,人居环境不能光靠几个保洁员,要人人动手,共同清洁家园。村委会要把环境卫生搞得好的,评出来上墙公示鼓励;搞得差的也要上墙曝光,让大家监督。

河中村7社村民李连辉有一次没搞好卫生,被评了“差”,这让他感觉很没面子,但从此也养成了打扫卫生的习惯。现在碰到村干部,他就会主动邀请:“到我屋头来看嘛,现在竹叶全部都扫干净了,水沟也不臭了。”

如今,农户开始主动打扫卫生,人居环境也天天都有新变化。

此外,河中村还注重宣传氛围营造,让群众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组建了巾帼志愿服务队、“美家美户”家庭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带领群众讲卫生、改陋习。

人居环境已悄然改变

在河中村入口、小檬梓桥片区实施孝道文化墙绘,把传统的“二十四孝文化”与清江镇传统的“孝友家风”有机结合,营造敬老孝亲的良好乡风。村民晏荣扫了墙上的二维码,收听“二十四孝”故事后激动地告诉记者:小时候听长辈们讲过这样的故事,没想到今天用手机一扫就能听,很方便,我回去也要把这些故事讲给娃儿听。

记者了解到,一年多来,河中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提升。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了“四化”工作,添置了分类垃圾桶、购买了大型LED显示屏;村民“回家的路”上亮起了太阳能路灯。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如今河中村村民的生活习惯已悄然改变。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清水亲邻 融情河中
干部带头上门搞卫生,这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2020-01-07 09:14:07 来源: 0 条评论

如今的荣昌区清江镇河中村,200户村民家中建起了标准卫生厕所,门前的晾衣绳变成了屋后整齐的固定晾衣架。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的生活习惯也悄然改变,村民的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逐步形成“清水亲邻,融情河中”的良好氛围。

干部带头上门打扫卫生

清江镇在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中,建立了镇领导包村、驻村干部包社、村干部包片的工作机制,把责任落实到人、工作开展到户。河中村支部书记雷勇介绍:“我们在包片负责人居环境工作时,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就是要把自己负责的片区环境搞好。遇到性子急的群众,还要厚起脸皮,轻言细语地劝。有时候遇到有病、有残,缺劳力的农户,要带头帮忙打扫,帮忙赶鸡、赶鸭。”

河中村建卡贫困户钟仕华,就是在干部上门搞卫生的带动下,提升了自家的居住环境。钟仕华说:“我岁数大了,娃儿在外打工,家里卫生没人搞。村干部和扶贫干部轮番上门劝我搞卫生,帮助收拾。现在感觉屋里宽敞多了,心情也敞亮了。”

组建巾帼志愿服务队

不仅干部带头上门打扫,村里还通过院坝会、环卫车小喇叭等方式加强宣传教育,带动4000余名群众参与。

在院坝会上,雷勇对村民说,人居环境不能光靠几个保洁员,要人人动手,共同清洁家园。村委会要把环境卫生搞得好的,评出来上墙公示鼓励;搞得差的也要上墙曝光,让大家监督。

河中村7社村民李连辉有一次没搞好卫生,被评了“差”,这让他感觉很没面子,但从此也养成了打扫卫生的习惯。现在碰到村干部,他就会主动邀请:“到我屋头来看嘛,现在竹叶全部都扫干净了,水沟也不臭了。”

如今,农户开始主动打扫卫生,人居环境也天天都有新变化。

此外,河中村还注重宣传氛围营造,让群众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组建了巾帼志愿服务队、“美家美户”家庭志愿服务队等队伍,带领群众讲卫生、改陋习。

人居环境已悄然改变

在河中村入口、小檬梓桥片区实施孝道文化墙绘,把传统的“二十四孝文化”与清江镇传统的“孝友家风”有机结合,营造敬老孝亲的良好乡风。村民晏荣扫了墙上的二维码,收听“二十四孝”故事后激动地告诉记者:小时候听长辈们讲过这样的故事,没想到今天用手机一扫就能听,很方便,我回去也要把这些故事讲给娃儿听。

记者了解到,一年多来,河中村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提升。便民服务中心开展了“四化”工作,添置了分类垃圾桶、购买了大型LED显示屏;村民“回家的路”上亮起了太阳能路灯。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如今河中村村民的生活习惯已悄然改变。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