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
铜梁 夯实“三农”高质量发展底色
2019年,对于铜梁区来说,农业发展成果颇丰,足以交上一份满意的年终成绩单: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0亿元,增长9.5%;农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08元,增长9.8%。

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
铜梁 夯实“三农”高质量发展底色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1-10

西郊绿道串起农业园

荷和原乡彩跑

特色农产》》

艾草 艾草医药价值极高。近年来,铜梁依托这一资源优势,通过初深加工成了10多款养生产品,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同时也形成了集艾草种植、产品研发、艾文化体验、养生保健、农旅融合的产业集群,实现艾产业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产品卖向全国更是供不应求。

龙柚 2013年以来,通过“公司+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铜梁平滩镇先后栽植“三红柚”“黄心柚”“金桔柚”等优质蜜柚1.2万亩,带动全区发展蜜柚达2万余亩。其中“泰鸿山蜜柚”“巴岳柚”通过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并依次摘得重庆市农产品称号、第二十四届中国杨凌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特别奖”。“平滩牌三红柚”连续获得第十九届、第二十届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莲藕 铜梁莲藕种植历史悠久,尤以土桥镇荷美莲藕合作社种出的莲藕享誉西南地区。通过“公司+基地+大户”的抱团发展模式,铜梁区发展莲藕5万余亩,仅荷美莲藕合作社种植的莲藕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同时通过初深加工利用荷叶、荷花、莲藕、莲子等,先后加工出荷叶茶、莲子八宝粥、藕粉等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鹌鹑 铜梁养殖鹌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分布在旧县街道、二坪镇、安居镇、石鱼镇、侣俸镇等镇街,目前共存栏鹌鹑300万羽,年产蛋8500吨,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鹌鹑生产基地。近年来,重庆伯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富含DHA的鹌鹑蛋,并开发出鹌鹑蛋面条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2019年,对于铜梁区来说,农业发展成果颇丰,足以交上一份满意的年终成绩单: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0亿元,增长9.5%;农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08元,增长9.8%。

成绩斐然的背后,是该区近年来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实干笃定前行,坚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果。通过以西郊示范片为牵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发展集体经济提振产业规模鼓足农民腰包、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升农副产品品牌价值,进一步夯实了“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关键词:融合

以西郊示范片为牵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驱车驶进西来村,一排排笔直整齐的美国红枫迎风而立,随着道路一直向远方延伸。这是去年铜梁玄天湖旅投公司与外地企业共同打造的3000亩彩色苗木基地。按照规划,当地除引种美国红枫外,还将引进美国海棠、豆梨植物,建设集彩色苗木培育、科研、种植、展销、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西部最大彩色苗木基地。

事实上彩色苗木基地只是“西郊”示范片上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按照“串点连线、成片扩面”的思路,在5个镇街24个村(社区)规划占地120平方公里的西郊示范片,并完成绿道60公里建设,先后聚集发展起以观赏荷花和莲藕为主题的荷和原乡景区,依托农田、水库、山林等种植五彩缤纷玫瑰花的玫瑰岛,以葡萄和沃柑采摘为主题的水果种植、苗木种植基地等,并形成了精品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精品养殖、精品民宿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了成王果业、科赛农业、牧堂纯、荷和原乡等重点产业基地的同时,更是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在“西郊”示范片的牵引下,田园变花园、产业园区变成旅游景区,各产业串联成珠,标准化特色化发展。目前已先后引进培育9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精品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精品养殖等特色产业3.46万亩,建成“铜梁龙灯彩扎基地”2个,打造精品民宿3家、精品农家乐17家,充分展现原乡风情、大美铜梁地域特色和现代农业发展成效。仅去年,“西郊”示范片就被获评为重庆十大最美乡村,土桥镇六赢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4.2亿元。

关键词:共赢

发展集体经济提振产业规模鼓足农民腰包

去年对于少云镇海棠村一社村民彭白术来说算得上是一个丰年,他算了笔账,4亩坡地交给村集体后,收入2800元钱,加上到专业服务队务工的7000多元,去年仅依靠艾草产业,他就收入了近万元。更让他高兴的是,去年他将房屋重新整修一番,开起了农家乐,顺带销售家里的土鸡蛋、老腊肉等农特产品。

老彭家门口能挣这么多钱,得益于村里探索的新型集体经济。“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实现农民增收、公司盈利和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的三方共赢。”少云镇相关负责人刘有春一脸感慨。曾经闲置的坡地也都利用起来种上了艾草,绿化了荒山,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让过去凋敝的小山村又重新聚起人气,燃起致富的希望。如今,在村集体的带动下,艾草从零星种植发展到维新、安居等镇规模种植艾草万亩以上,带动数万农民增收致富。

海棠村利用新型集体经济让沉睡的资源变成了资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源自于一场深刻的农村变革。近年来,该区围绕向闲置土地、闲置产业、流转土地、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大户带散户要集体经济“六要”路径,统筹安排市、区两级资金累计1亿元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建立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利用荒山荒坡发展花椒、柑桔、艾草等集体经济产业3万余亩,198个“空壳村”全部“脱壳”。在助力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更是实现了全区村社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36万元,167个村集体实现收入5万元以上,村民户均增收数千元的目标。

关键词:赋能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升农副产品品牌价值

去年,得益于服务农业全产业链综合平台——“神农大脑”的横空出世,铜梁全年电商交易规模达到30亿元,美瓷刀等8家企业线上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李千金农业、新鲜C果等本地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增长30%,让待字闺中的农副产品卖到全国的同时,农副产品的品牌更是声名远播。

电商做媒“吆喝”农副产品品牌的同时,铜梁更是立足农产品本身,通过推广绿色种养殖模式,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等,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管理再到采摘全过程的绿色生态。如今,已先后建设了绿肥示范片、配方肥+有机肥示范片8万亩,推广应用池塘“一改五化”技术3万亩,全面收回61座水库、4782口山坪塘承包权,并与全区1581户水产养殖户全覆盖签订《鱼池水质整治达标协议》,全区水产养殖禁养区内79户852.2亩养殖户专用鱼池已取缔65户528亩。

与此同时,铜梁区还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为契机,将2019年定为“品牌建设年”,先后对594家规模种养主体、175户化肥农药经营户建立监管名录,并引导95%的种养殖业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进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同时编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43项,截至目前,已培育“三品一标”386个,获评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7个,“铜梁莲藕”地理标志农产品已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审。通过实施“品牌建设年”行动,已先后成功推出“铜梁龙柚”“原乡小艾”等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立得起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刘玉珮 蓝倩 图片由铜梁区农业农村委提供

品牌故事》》

“原乡小艾”牵线 艾草变身“致富草”

艾草是重庆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一种野草。每年端午时节,普通人家或上山自采,或花几元钱买一把,用来驱邪除病。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近年来有着龙乡之称的铜梁把“普通”的艾草加工成了艾条、艾灸、艾草精油、艾贴在内的10多款养生产品,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艾产业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让资源优势发展为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农户的致富草。

今后,铜梁还将依托这一优势,打造集艾草种植、产品研发、艾文化体验、养生保健、农旅融合的产业集群。

铜梁缘何底气十足?故事还得从艾草产业的品牌培育说开。

陈平是土生土长的铜梁人,也是铜梁将艾草变成产业的第一人。由于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村民收入不仅有保障,同时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还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一举多得。

为扶持艾草产业发展,去年该区将2019年作为“品牌建设年”,决定依托艾草产业重点打造“原乡小艾”品牌。同年3月,铜梁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消除“空壳村”要求,鼓励将艾草这一资源优势转变为与艾草相关的特色产业来打造,并成立了艾草产业领导小组,创建了“原乡小艾”艾草品牌,同时投资1000万元发展艾草项目,在维新、安居、太平等镇街种植艾草万亩以上。

不仅如此,为精心培育打造“原乡小艾”品牌,铜梁区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对“原乡小艾”品牌进行系统规划,统一设计“原乡小艾”LOGO、宣传广告语,对艾草产业实行产品、渠道、推广、产业、组织五大升级。

同时,配套开展线下推广活动,并以“原乡小艾·送福送爱”为主题,开展了“原乡小艾”进商圈、进小区和进景区等活动,让市民和游客体验享受“艾”的文化和产品。仅去年端午节当天,铜梁以“原乡风情·大美铜梁”为主题,在安居古城开展“艾·爱在原乡”乡村风情音乐节活动,在安居古城开展“原乡小艾”义灸活动,在少云镇海棠村“原乡小艾”基地开展文化下乡文艺演出、亲子体验活动、艾草文化知识普及讲座等系列“原乡小艾”沉浸式体验活动,让市民和游客亲身体验“原乡小艾”的魅力。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巴味渝珍’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围绕‘规模化、独特性、高品质’的产业衡量标准,大力发展精品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原乡小艾’等特色农产品品牌,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拳头品牌农产品,切实在‘单品种大品牌、多品种大品牌’上取得突破。”铜梁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铜梁还将依托艾草资源,打造集艾草种植、产品研发、艾文化体验、养生保健、农旅融合的艾草产业集群,实现艾草产业年产值达数亿元的目标。区里将建立艾草产业发展培训班,鼓励更多农户、业主规模化种植。同时鼓励更多的加工企业,研发生产更多的艾草产品。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
铜梁 夯实“三农”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0-01-10 09:40:07 来源:

西郊绿道串起农业园

荷和原乡彩跑

特色农产》》

艾草 艾草医药价值极高。近年来,铜梁依托这一资源优势,通过初深加工成了10多款养生产品,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同时也形成了集艾草种植、产品研发、艾文化体验、养生保健、农旅融合的产业集群,实现艾产业年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产品卖向全国更是供不应求。

龙柚 2013年以来,通过“公司+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铜梁平滩镇先后栽植“三红柚”“黄心柚”“金桔柚”等优质蜜柚1.2万亩,带动全区发展蜜柚达2万余亩。其中“泰鸿山蜜柚”“巴岳柚”通过国家绿色农产品认证,并依次摘得重庆市农产品称号、第二十四届中国杨凌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后稷特别奖”。“平滩牌三红柚”连续获得第十九届、第二十届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莲藕 铜梁莲藕种植历史悠久,尤以土桥镇荷美莲藕合作社种出的莲藕享誉西南地区。通过“公司+基地+大户”的抱团发展模式,铜梁区发展莲藕5万余亩,仅荷美莲藕合作社种植的莲藕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同时通过初深加工利用荷叶、荷花、莲藕、莲子等,先后加工出荷叶茶、莲子八宝粥、藕粉等产品,深受市场青睐。

鹌鹑 铜梁养殖鹌鹑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分布在旧县街道、二坪镇、安居镇、石鱼镇、侣俸镇等镇街,目前共存栏鹌鹑300万羽,年产蛋8500吨,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鹌鹑生产基地。近年来,重庆伯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富含DHA的鹌鹑蛋,并开发出鹌鹑蛋面条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2019年,对于铜梁区来说,农业发展成果颇丰,足以交上一份满意的年终成绩单:加快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预计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70亿元,增长9.5%;农业增加值45亿元,增长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708元,增长9.8%。

成绩斐然的背后,是该区近年来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实干笃定前行,坚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结果。通过以西郊示范片为牵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发展集体经济提振产业规模鼓足农民腰包、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升农副产品品牌价值,进一步夯实了“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关键词:融合

以西郊示范片为牵引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驱车驶进西来村,一排排笔直整齐的美国红枫迎风而立,随着道路一直向远方延伸。这是去年铜梁玄天湖旅投公司与外地企业共同打造的3000亩彩色苗木基地。按照规划,当地除引种美国红枫外,还将引进美国海棠、豆梨植物,建设集彩色苗木培育、科研、种植、展销、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西部最大彩色苗木基地。

事实上彩色苗木基地只是“西郊”示范片上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按照“串点连线、成片扩面”的思路,在5个镇街24个村(社区)规划占地120平方公里的西郊示范片,并完成绿道60公里建设,先后聚集发展起以观赏荷花和莲藕为主题的荷和原乡景区,依托农田、水库、山林等种植五彩缤纷玫瑰花的玫瑰岛,以葡萄和沃柑采摘为主题的水果种植、苗木种植基地等,并形成了精品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精品养殖、精品民宿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了成王果业、科赛农业、牧堂纯、荷和原乡等重点产业基地的同时,更是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如今,在“西郊”示范片的牵引下,田园变花园、产业园区变成旅游景区,各产业串联成珠,标准化特色化发展。目前已先后引进培育92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精品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精品养殖等特色产业3.46万亩,建成“铜梁龙灯彩扎基地”2个,打造精品民宿3家、精品农家乐17家,充分展现原乡风情、大美铜梁地域特色和现代农业发展成效。仅去年,“西郊”示范片就被获评为重庆十大最美乡村,土桥镇六赢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游客7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4.2亿元。

关键词:共赢

发展集体经济提振产业规模鼓足农民腰包

去年对于少云镇海棠村一社村民彭白术来说算得上是一个丰年,他算了笔账,4亩坡地交给村集体后,收入2800元钱,加上到专业服务队务工的7000多元,去年仅依靠艾草产业,他就收入了近万元。更让他高兴的是,去年他将房屋重新整修一番,开起了农家乐,顺带销售家里的土鸡蛋、老腊肉等农特产品。

老彭家门口能挣这么多钱,得益于村里探索的新型集体经济。“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合作模式,破解了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现状,实现农民增收、公司盈利和农村集体经济壮大的三方共赢。”少云镇相关负责人刘有春一脸感慨。曾经闲置的坡地也都利用起来种上了艾草,绿化了荒山,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银行”,让过去凋敝的小山村又重新聚起人气,燃起致富的希望。如今,在村集体的带动下,艾草从零星种植发展到维新、安居等镇规模种植艾草万亩以上,带动数万农民增收致富。

海棠村利用新型集体经济让沉睡的资源变成了资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源自于一场深刻的农村变革。近年来,该区围绕向闲置土地、闲置产业、流转土地、农村电商、产业融合发展、大户带散户要集体经济“六要”路径,统筹安排市、区两级资金累计1亿元支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建立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利用荒山荒坡发展花椒、柑桔、艾草等集体经济产业3万余亩,198个“空壳村”全部“脱壳”。在助力产业向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更是实现了全区村社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536万元,167个村集体实现收入5万元以上,村民户均增收数千元的目标。

关键词:赋能

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提升农副产品品牌价值

去年,得益于服务农业全产业链综合平台——“神农大脑”的横空出世,铜梁全年电商交易规模达到30亿元,美瓷刀等8家企业线上销售额突破千万元。李千金农业、新鲜C果等本地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增长30%,让待字闺中的农副产品卖到全国的同时,农副产品的品牌更是声名远播。

电商做媒“吆喝”农副产品品牌的同时,铜梁更是立足农产品本身,通过推广绿色种养殖模式,使用绿色防控技术等,实现农产品从种植到管理再到采摘全过程的绿色生态。如今,已先后建设了绿肥示范片、配方肥+有机肥示范片8万亩,推广应用池塘“一改五化”技术3万亩,全面收回61座水库、4782口山坪塘承包权,并与全区1581户水产养殖户全覆盖签订《鱼池水质整治达标协议》,全区水产养殖禁养区内79户852.2亩养殖户专用鱼池已取缔65户528亩。

与此同时,铜梁区还以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为契机,将2019年定为“品牌建设年”,先后对594家规模种养主体、175户化肥农药经营户建立监管名录,并引导95%的种养殖业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进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同时编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43项,截至目前,已培育“三品一标”386个,获评重庆市名牌农产品17个,“铜梁莲藕”地理标志农产品已通过农业农村部评审。通过实施“品牌建设年”行动,已先后成功推出“铜梁龙柚”“原乡小艾”等一批在市场上叫得响、立得起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刘玉珮 蓝倩 图片由铜梁区农业农村委提供

品牌故事》》

“原乡小艾”牵线 艾草变身“致富草”

艾草是重庆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一种野草。每年端午时节,普通人家或上山自采,或花几元钱买一把,用来驱邪除病。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近年来有着龙乡之称的铜梁把“普通”的艾草加工成了艾条、艾灸、艾草精油、艾贴在内的10多款养生产品,初步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艾产业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让资源优势发展为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农户的致富草。

今后,铜梁还将依托这一优势,打造集艾草种植、产品研发、艾文化体验、养生保健、农旅融合的产业集群。

铜梁缘何底气十足?故事还得从艾草产业的品牌培育说开。

陈平是土生土长的铜梁人,也是铜梁将艾草变成产业的第一人。由于采用“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村民收入不仅有保障,同时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还能壮大村集体经济消除“空壳村”,一举多得。

为扶持艾草产业发展,去年该区将2019年作为“品牌建设年”,决定依托艾草产业重点打造“原乡小艾”品牌。同年3月,铜梁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消除“空壳村”要求,鼓励将艾草这一资源优势转变为与艾草相关的特色产业来打造,并成立了艾草产业领导小组,创建了“原乡小艾”艾草品牌,同时投资1000万元发展艾草项目,在维新、安居、太平等镇街种植艾草万亩以上。

不仅如此,为精心培育打造“原乡小艾”品牌,铜梁区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对“原乡小艾”品牌进行系统规划,统一设计“原乡小艾”LOGO、宣传广告语,对艾草产业实行产品、渠道、推广、产业、组织五大升级。

同时,配套开展线下推广活动,并以“原乡小艾·送福送爱”为主题,开展了“原乡小艾”进商圈、进小区和进景区等活动,让市民和游客体验享受“艾”的文化和产品。仅去年端午节当天,铜梁以“原乡风情·大美铜梁”为主题,在安居古城开展“艾·爱在原乡”乡村风情音乐节活动,在安居古城开展“原乡小艾”义灸活动,在少云镇海棠村“原乡小艾”基地开展文化下乡文艺演出、亲子体验活动、艾草文化知识普及讲座等系列“原乡小艾”沉浸式体验活动,让市民和游客亲身体验“原乡小艾”的魅力。

“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巴味渝珍’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围绕‘规模化、独特性、高品质’的产业衡量标准,大力发展精品花卉苗木、精品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原乡小艾’等特色农产品品牌,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市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拳头品牌农产品,切实在‘单品种大品牌、多品种大品牌’上取得突破。”铜梁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铜梁还将依托艾草资源,打造集艾草种植、产品研发、艾文化体验、养生保健、农旅融合的艾草产业集群,实现艾草产业年产值达数亿元的目标。区里将建立艾草产业发展培训班,鼓励更多农户、业主规模化种植。同时鼓励更多的加工企业,研发生产更多的艾草产品。

[责任编辑: 谭周]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