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委:
“三变”改革试点今年将覆盖重庆10%行政村
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介绍,从2018年开始,重庆分两批次共选择137个具备条件的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其中贫困村38个。

市农业农村委:
“三变”改革试点今年将覆盖重庆10%行政村

来源:华龙网-重庆晨报2020-01-13

针对“一号提案”建议,市农业农村委等14个单位给出了完善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办理意见。

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介绍,从2018年开始,重庆分两批次共选择137个具备条件的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其中贫困村38个。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三变+特色产业”“三变+集体经济”“三变+乡村旅游”“三变+康养休闲”“三变+脱贫攻坚”等改革路径,创新了“土地股”“资产股”“现金股”“基建股”“管理股”“特色风景股”等股权形式,助农增收效果日益显现,改革红利正在加快释放。

通过两年实践探索,重庆市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了承接主体,发展了集体经济,助推了脱贫攻坚,推动了创业创新。

2019年实现农产品加工收入4606万元,乡村旅游收入20亿元,提供贫困人口就业岗位2871名,1.78万贫困农户成为股东,量化股金2295万元。

提案建议:优化财政扶持、金融优惠和税收减免

办理意见:优化“三社融合”“信用下乡”

针对“一号提案”提出的优化完善指导意见,优化财政扶持、金融优惠、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政策的建议,市农业农村委将选择1-2个区县开展试点;优化财政扶持政策,统筹整合各类专项资金,优先扶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的优质项目。

同时,优化金融优惠政策,以“三社融合”“信用下乡”为重点,加强金融资源配置,满足各类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优化税收减免政策,依法减免相关税费,力争更多的税收支持和优惠;优化土地使用政策,扎实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提案建议:实施“三大工程”,培育更多现代乡村人才

办理意见: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让更多农产品“卖全球”

“一号提案”建议,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现代乡村人才培育三大工程。

今年,拟培育出口创汇优质企业10家以上、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0余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家、家庭农场2000个。

同时,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房屋联营、务工就业、产品代销、生产托管等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实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工程,争取中央资金8600万元,继续在19个区县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实施现代乡村人才培育工程,通过专业培训、岗位锻炼、评价激励、待遇提升、服务引领等措施,引导青年人才参与“三变”改革试点,今年培训基层农技员5000人,培训高素质农民2万人,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300人,探索开展职业农民技术职称或技能资格评定。

提案建议:增强农民信心,确保“三变”改革健康推进

办理意见:2020年“三变”改革试点覆盖重庆市10%行政村

“一号提案”建议,增强农民信心、建立合作机制、稳步扩大试点。

市农业农村委将增强农民信心、建立合作机制、稳步扩大试点促进“三变”改革健康推进。

其中,针对农民顾虑多信心不足的情况,将加大对农村“三变”改革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政策法规、改革步骤和关键环节、成功经验及效果、先进事迹等。

在建立合作机制方面,市农业农村委将重点推行“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推行“保底+效益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督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形成稳定契约关系,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作为鉴证方,强化合同约束和履约监督。

同时,在系统总结农村“三变”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力争2020年“三变”改革试点覆盖全市10%左右的行政村。

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蒋艳 王倩 郭发祥 黎静

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刘力 摄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市农业农村委:
“三变”改革试点今年将覆盖重庆10%行政村

2020-01-13 09:00:31 来源: 0 条评论

针对“一号提案”建议,市农业农村委等14个单位给出了完善顶层设计、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办理意见。

市农业农村委主任路伟介绍,从2018年开始,重庆分两批次共选择137个具备条件的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其中贫困村38个。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探索,形成了“三变+特色产业”“三变+集体经济”“三变+乡村旅游”“三变+康养休闲”“三变+脱贫攻坚”等改革路径,创新了“土地股”“资产股”“现金股”“基建股”“管理股”“特色风景股”等股权形式,助农增收效果日益显现,改革红利正在加快释放。

通过两年实践探索,重庆市盘活了农村资源资产,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了承接主体,发展了集体经济,助推了脱贫攻坚,推动了创业创新。

2019年实现农产品加工收入4606万元,乡村旅游收入20亿元,提供贫困人口就业岗位2871名,1.78万贫困农户成为股东,量化股金2295万元。

提案建议:优化财政扶持、金融优惠和税收减免

办理意见:优化“三社融合”“信用下乡”

针对“一号提案”提出的优化完善指导意见,优化财政扶持、金融优惠、税收减免、土地使用政策的建议,市农业农村委将选择1-2个区县开展试点;优化财政扶持政策,统筹整合各类专项资金,优先扶持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村的优质项目。

同时,优化金融优惠政策,以“三社融合”“信用下乡”为重点,加强金融资源配置,满足各类农村经营主体融资需求。

优化税收减免政策,依法减免相关税费,力争更多的税收支持和优惠;优化土地使用政策,扎实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

提案建议:实施“三大工程”,培育更多现代乡村人才

办理意见: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让更多农产品“卖全球”

“一号提案”建议,实施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现代乡村人才培育三大工程。

今年,拟培育出口创汇优质企业10家以上、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个、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0余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家、家庭农场2000个。

同时,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用,通过土地流转、资金入股、房屋联营、务工就业、产品代销、生产托管等方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实施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工程,争取中央资金8600万元,继续在19个区县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开展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实施现代乡村人才培育工程,通过专业培训、岗位锻炼、评价激励、待遇提升、服务引领等措施,引导青年人才参与“三变”改革试点,今年培训基层农技员5000人,培训高素质农民2万人,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300人,探索开展职业农民技术职称或技能资格评定。

提案建议:增强农民信心,确保“三变”改革健康推进

办理意见:2020年“三变”改革试点覆盖重庆市10%行政村

“一号提案”建议,增强农民信心、建立合作机制、稳步扩大试点。

市农业农村委将增强农民信心、建立合作机制、稳步扩大试点促进“三变”改革健康推进。

其中,针对农民顾虑多信心不足的情况,将加大对农村“三变”改革的宣传力度,特别是政策法规、改革步骤和关键环节、成功经验及效果、先进事迹等。

在建立合作机制方面,市农业农村委将重点推行“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推行“保底+效益分红”的利益联结机制,督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形成稳定契约关系,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作为鉴证方,强化合同约束和履约监督。

同时,在系统总结农村“三变”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扩大试点范围,力争2020年“三变”改革试点覆盖全市10%左右的行政村。

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蒋艳 王倩 郭发祥 黎静

重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刘力 摄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