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民警化解邻里矛盾 一起过个祥和团圆年
临近春节,万家同庆。重庆江北观音桥渝北社区的老式居民楼里一派祥和,“老冤家”刘奶奶和楼上的姑娘一改愁容、喜上眉梢,长达半年的积怨如坚冰化水、不见踪影。

新春走基层|民警化解邻里矛盾 一起过个祥和团圆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1-2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4日14时50分讯(记者 周盈)临近春节,万家同庆。重庆江北观音桥渝北社区的老式居民楼里一派祥和,“老冤家”刘奶奶和楼上的姑娘一改愁容、喜上眉梢,长达半年的积怨如坚冰化水、不见踪影。

曾经剑拔弩张的两人,如今坐在一起吃年饭。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半年前,社区民警江涌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夜猫子。凌晨两三点,匆匆从家里赶到渝北社区调解邻里纠纷,成了隔三差五的常态。

“江户籍,你快来,要出人命了!”电话里老人的语气异常激动,显然,矛盾又升级了。待江涌赶到现场,双方已是剑拔弩张,房间一片狼藉。

原来,70多岁的刘奶奶患有神经衰弱、睡眠困难。楼上的租客又因工作原因,每天忙到凌晨才收工归巢。脚步声、洗漱声、吵闹声吵得刘奶奶夜不成眠。再加上小区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房屋老旧、隔音效果差,更放大了问题。

一方是不得不晚归的青年人,一方是必须静养的老年人,矛盾尖锐复杂又夹杂代沟,十分棘手。烫手山芋交到了观音桥商业区派出所社区民警江涌手上。这个把家扎在社区三十年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练就了一身解铃人的绝活。

“虽然刘奶奶踢门不对,但是你们也不该扭伤她的胳膊。”江涌看了看女孩刮伤的脖子,也检查了下刘奶奶的胳膊,开始劝说双方。热问题、冷处理,考虑到已是深夜,江涌安抚双方先行休息、平息怒气,隔日再谈。

第二天,鉴于积怨已深,江涌并没有通知小姑娘和刘奶奶面对面,而是叫来了用工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刘奶奶的儿子。当着大家的面,江涌出示了多次深夜到刘奶奶家采样记录声音分贝的测试数据,作为调解依据。

大家一起贴春联。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小姑娘外出打工不容易,上夜班更是辛苦,你们作为用人单位应该站出来,先把房间的门修好,再买些药膏和补品,给对方送过去,促使双方达成谅解”,江涌对用工公司负责人动之以情。

“根据分贝测试,楼上的响声也还未达到噪音扰民的程度,但是考虑到你母亲的特殊情况,我们会想好办法,保障好老人家休息,也请你们家属做好配合”,江涌对刘奶奶的儿子晓之以理。

找准了中间人,江涌又开始研究起房子和建材。他多次跑市场,反复向专业人员打听隔音解决办法。最终敲定下来,由楼上用工单位购置消音地毯,由楼下刘奶奶的儿子加装隔音玻璃等办法,彻底解决声音这个矛盾源头。

安排好一切,江涌马不停蹄开始做刘奶奶和楼上的姑娘们的思想工作。“青年人有青年人的压力,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苦衷。”“大家都不容易,都需要理解和关心,如果换位思考,肯定能明白对方的困难。”“楼上楼下是缘分,不是说远亲不如近邻嘛。”“楼上轻点脚步,楼下少些敏感,和气才生福气嘛。”……

来来去去、上楼下楼,55岁的江涌往返在楼层间不知多少次,用水滴石穿的毅力,穿针引线般修补着断裂的邻里关系。

“江户籍,过节了,明天中午来我家里吃饺子。说实话,能睡上踏实觉,你就是救了我的命。”“我还喊了楼上的女娃娃,年轻人独自在外打拼不容易,就当在我这里团个年。”春节来临之际,刘奶奶先抛出橄榄枝。

看着曾经仇视敌对甚至大打出手的邻里握手言和、重归于好,江涌觉得这个年过的更有滋味了。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新春走基层|民警化解邻里矛盾 一起过个祥和团圆年

2020-01-24 14:56:22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月24日14时50分讯(记者 周盈)临近春节,万家同庆。重庆江北观音桥渝北社区的老式居民楼里一派祥和,“老冤家”刘奶奶和楼上的姑娘一改愁容、喜上眉梢,长达半年的积怨如坚冰化水、不见踪影。

曾经剑拔弩张的两人,如今坐在一起吃年饭。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半年前,社区民警江涌曾当过一段时间的夜猫子。凌晨两三点,匆匆从家里赶到渝北社区调解邻里纠纷,成了隔三差五的常态。

“江户籍,你快来,要出人命了!”电话里老人的语气异常激动,显然,矛盾又升级了。待江涌赶到现场,双方已是剑拔弩张,房间一片狼藉。

原来,70多岁的刘奶奶患有神经衰弱、睡眠困难。楼上的租客又因工作原因,每天忙到凌晨才收工归巢。脚步声、洗漱声、吵闹声吵得刘奶奶夜不成眠。再加上小区修建于上世纪90年代,房屋老旧、隔音效果差,更放大了问题。

一方是不得不晚归的青年人,一方是必须静养的老年人,矛盾尖锐复杂又夹杂代沟,十分棘手。烫手山芋交到了观音桥商业区派出所社区民警江涌手上。这个把家扎在社区三十年的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练就了一身解铃人的绝活。

“虽然刘奶奶踢门不对,但是你们也不该扭伤她的胳膊。”江涌看了看女孩刮伤的脖子,也检查了下刘奶奶的胳膊,开始劝说双方。热问题、冷处理,考虑到已是深夜,江涌安抚双方先行休息、平息怒气,隔日再谈。

第二天,鉴于积怨已深,江涌并没有通知小姑娘和刘奶奶面对面,而是叫来了用工公司的负责人以及刘奶奶的儿子。当着大家的面,江涌出示了多次深夜到刘奶奶家采样记录声音分贝的测试数据,作为调解依据。

大家一起贴春联。警方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小姑娘外出打工不容易,上夜班更是辛苦,你们作为用人单位应该站出来,先把房间的门修好,再买些药膏和补品,给对方送过去,促使双方达成谅解”,江涌对用工公司负责人动之以情。

“根据分贝测试,楼上的响声也还未达到噪音扰民的程度,但是考虑到你母亲的特殊情况,我们会想好办法,保障好老人家休息,也请你们家属做好配合”,江涌对刘奶奶的儿子晓之以理。

找准了中间人,江涌又开始研究起房子和建材。他多次跑市场,反复向专业人员打听隔音解决办法。最终敲定下来,由楼上用工单位购置消音地毯,由楼下刘奶奶的儿子加装隔音玻璃等办法,彻底解决声音这个矛盾源头。

安排好一切,江涌马不停蹄开始做刘奶奶和楼上的姑娘们的思想工作。“青年人有青年人的压力,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苦衷。”“大家都不容易,都需要理解和关心,如果换位思考,肯定能明白对方的困难。”“楼上楼下是缘分,不是说远亲不如近邻嘛。”“楼上轻点脚步,楼下少些敏感,和气才生福气嘛。”……

来来去去、上楼下楼,55岁的江涌往返在楼层间不知多少次,用水滴石穿的毅力,穿针引线般修补着断裂的邻里关系。

“江户籍,过节了,明天中午来我家里吃饺子。说实话,能睡上踏实觉,你就是救了我的命。”“我还喊了楼上的女娃娃,年轻人独自在外打拼不容易,就当在我这里团个年。”春节来临之际,刘奶奶先抛出橄榄枝。

看着曾经仇视敌对甚至大打出手的邻里握手言和、重归于好,江涌觉得这个年过的更有滋味了。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