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天被“咳嗽”了376次
——重庆赴孝感支援队病毒核酸检测员的一天
王文斟走进实验室。
王文斟(右)在工作间隙吃午饭。(受访者供图)
2月24日晚上8点,孝感的天空下着小雨。
孝感市疾控中心检验所里,重庆市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所高致病性病原与未知病原检测科科长王文斟准备打开当天的第376个采样瓶。
从上午10时进入实验室至今,除了短暂的午餐时间,王文斟不曾取下头上的正压式电动送风呼吸器。
呼吸器发出的噪音,回荡在耳边,王文斟耳廓的疼痛感愈发明显;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他贴身的衣物已经完全湿透,像一层膏药紧贴在身上,极不舒服。
王文斟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了采样瓶上。
采样瓶里,装着新型冠状病毒样本,王文斟的工作是提取病毒核酸,然后由实验室其他成员进行配置核酸检测反应体系,并将配置后的反应体系放入实时荧光PCR仪器中进行核酸扩增反应检测,再对检测结果进行观察,以判定阳性或阴性。
所有步骤里,病毒核酸提取无疑是最危险的,王文斟将直面活性病毒。
在这场战“疫”里,无数的医护人员都是“逆行者”,从事病毒核酸检测,则是踩着刀尖“逆行”。在重庆赴孝感支援队的782名队员中,有6人专业从事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工作。
“打开采样瓶的盖子,样品会产生气溶胶,一旦防护不到位,就容易造成职业暴露。”每次进入实验室,王文斟会按照生物安全三级防护,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首先是消毒,戴上双层手套,穿上一次性连体防护服;然后依次戴上N95医用口罩、护目镜、帽子,穿上鞋套;最后拉上防护服的拉链,再检查防护服是否穿好。
“每打开一个采样瓶,就相当于有一个确诊病人近距离咳嗽一次。”2月24日这天,王文斟被“咳嗽”了376次,“2月17日才到孝感的时候,每天的检测量在200份左右,这几天增加了很多,送来的样品一般都在600份左右。”
检测样本增多,就需要更多的检测人员。2月23日,重庆增派15名疾控队员支援孝感,其中有5人与王文斟一样,从事病毒核酸检测工作。
第376份病毒核酸检测完成,王文斟走出检测所时,已是晚上9点。飘飞的细雨里,王文斟跨上借来的山地车,缓缓骑行回到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