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上线销售农产品1300余种 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
黄长武通报有关情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28日17时30分讯(记者 冯司宇)重庆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在今(28)日举行的重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市扶贫办副主任黄长武作了具体介绍。
有序推进贫困户帮扶工作 防止因疫情返贫致贫
黄长武称,截至2月26日,全市建卡贫困人口确诊病例15例、疑似病例2例、治愈8例。
按照低保2倍标准,为确诊贫困患者每人每月发放临时救助金880元,并按每人每天100元标准给予住院保险赔付。向所在村有确诊或疑似病例的贫困户提供适量的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创新“不见面”“少见面”帮扶方式,动员20余万名帮扶干部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脱贫需求调查、制定增收计划等“五个一”帮扶活动。深入开展疫情影响排查,重点对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农户和脱贫户,建立监测清单,实行预警防范,及时将符合标准和条件的农户纳入农村低保或建卡贫困户。
全力做好春耕春播 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全面摸排。目前市扶贫办正全面摸排贫困人口,在产业、销售、务工、金融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需求,将于2月底形成分析报告,并且每周一更新、每周一分析、每周一调度,因村因户精准帮扶。
抓好春耕春播。发挥贫困户产业指导员和结对帮扶人的作用,按照“双对接双选择”和“五个一”帮扶的要求,指导和帮助贫困户选择产业扶贫项目。严格落实“一断三不断”规定,“一断”就是坚决阻断病毒传播渠道,保障公路交通网络不断、应急运输绿色通道不断、必要的群众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通道不断。组织抓好种子种苗、化肥、农膜等农资供应,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组织力量进村入户上门配送。
引导企业带动。市扶贫办正在调整和优化扶贫资金使用要求,对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带动贫困户发展的扶贫企业,给予一次性生产补贴或贷款贴息;对在疫情防控中做出突出贡献、社会效益好的涉农企业,优先支持其参与符合条件的脱贫攻坚项目。
强化金融支持。开通扶贫小额信贷“绿色通道”,简化办理程序,充分满足贫困人口产业发展的信贷需求,实现应贷尽贷。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如期还贷的,最长可延期6个月还款,继续享受财政贴息等政策。
多措并举因人施策 促进贫困人口务工就业
2019年,全市有70万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其中市内务工37万,市外务工33万。截至2月20日,全市有2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务工就业,占去年务工人员的30%左右。为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市扶贫办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贫困群众就业扶贫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条具体举措。
具体来讲,全力帮助贫困群众返程务工。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按照“分批有序错峰”要求,引导贫困劳动力合力安排返城返岗时间,采取“点对点”包机包车包专列等方式解决交通问题。重庆30个区县518名农民工集中统一乘坐动车专列赴浙江绍兴相关企业返还复工。重庆黔江到山东日照劳务扶贫协作首批6名务工人员乘坐G52811航班返回日照务工,全程严格按照疫情要求组织专人、专车、专场、专线,实现“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
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支持区县开发疫情防控临时性公益岗位,如防疫消杀、社区巡查、卡点值守等临时公益岗位,优先安排在家贫困户。截至目前,已为贫困户新开发公益岗位5781个。优化村级光伏电站扶贫收益分配使用办法,提取80%以上的收益用于设立扶贫公益岗位。
引导扶贫车间复工复产。通过协调防护物资、原材料以及帮助筹集资金、招聘工人等方式,引导扶贫车间有序复工复产,优先安排因疫情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目前,我市241个扶贫车间中,已陆续复工80个以上。
深入开展消费扶贫 有效解决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难”
以消费扶贫为抓手,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对运输农产品的车辆,严格落实“三不一优先”通行措施,快速办理农产品通行证,按需申领、即核即发、凭证通行,确保农产品能出村、农资能到户。
发挥农业经营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农民合作社、电商服务站等,通过上门收购、定点采购、电商销售、“以购代捐”等方式,把农副产品收上来、运出去、卖得好。
发挥电商平台优势。培育贫困地区70家企业、210个扶贫产品上线国家“832消费扶贫网”;疫情发生后,及时推荐12个滞销扶贫产品上线重点推广。通过社会媒体发布推广70家贫困地区电商企业,上线销售当地农产品1300余种。
探索推进消费扶贫专柜。在全市开设消费扶贫专柜,定向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目前已经开展试点,预计3月份投入3000台专柜,力争全年投入1万台,拓宽扶贫产品销售渠道。
点击图片看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