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跌宕 与死神竞速——深度对话重庆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ECMO团队
2月16日傍晚,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肺炎应急病区,56岁的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陆先生病情突然恶化,血氧饱和度下降到70%,随时可能死亡。在此救治的市区两级专家会诊后决定,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即人工肺)!

生死跌宕 与死神竞速——深度对话重庆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ECMO团队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3-0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4日6时讯(首席记者 黄宇 记者 李华侨)2月16日傍晚,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肺炎应急病区,56岁的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陆先生病情突然恶化,血氧饱和度下降到70%,随时可能死亡。在此救治的市区两级专家会诊后决定,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即人工肺)!

截至发稿,专家组在三峡中心医院为3名危重症患者使用了ECMO,其中1人已脱机,从危重型转为普通型。半个月来,来自重庆多家医院的医疗救治专家、ECMO专家和技师、医生护士,组成了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战队,誓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新冠肺炎万州片区集中救治中心市级专家组重症组长熊建琼。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不是药,是向死神“买”时间,成为ECMO在疫情中为人关注的重要原因。ECMO和呼吸机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价值重大。能救命、有奇效、异常昂贵,这是ECMO的常见标签。公开数据显示,应急救命的ECMO,全国存量只有约400台左右(不计港澳台),而重庆市的ECMO总共也不超过10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与市级救治专家组万州片区重症组组长、重庆北部宽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熊建琼进行了深度对话,力求还原这跌宕起伏的救治过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16日给病人上ECMO的决定是怎样做出的?

熊建琼:当时在医院救治的危重型患者一共有 9个。陆先生在2月14号早上开始出现呼吸窘迫,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来还进行了气管插管。

在2月16号上午10点左右,我们查房时,发现他的指标严重异常,氧饱和度70%、心率186次/分,血气二氧化碳分压为150毫米汞柱、血气pH值6.95。而正常人氧饱和度一般在95%以上,心率60-90次/分,血气二氧化碳分压为40毫米汞柱,血气pH值7.4。血气pH值低于7.2死亡风险明显增加,低于7.0随时都有死亡风险。

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我们为他供给了100%纯氧,但仍不能改善他的缺氧,专家们讨论后决定上ECMO。

熊建琼(左)和同事一起商讨病人的病情。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三峡中心医院当时的条件能够开展这项工作吗?

熊建琼:三峡中心医院没有ECMO,在渝东北地区也从来没有开展过这项技术,更没有操作人员。而且,全市的ECMO总共也不超过10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为了上ECMO,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熊建琼:当时,在三峡中心医院的市级专家组,仅有我具备为危重症患者使用ECMO的经验。我马上向市卫健委求助,请求协调一台ECMO和拥有操作经验的护士团队,还要抽调会置管的医生来,一起开展救治。

很快,市卫健委安排重医附二院的ECMO机器以及医护团队出发,又协调西南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吴蔚、副教授张世新赶来支援。

熊建琼(左三)和医护人员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前相互鼓励。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手术是什么时候做的,遇到哪些困难?

熊建琼:2月16号为病人上ECMO的决定作出后,专家团队就在争分夺秒抢时间。一方面,患者情况随时都在恶化,需要重症医学科医生护士们进行严密监测和治疗,尽量维持生命体征;另一方面,设备及专业团队要从主城尽快赶到现场,越早用上越好。

17号凌晨1点30分左右,吴蔚、张世新赶到医院。设备也安装完毕。医疗救治专家、ECMO专家和技师、医护人员等20余人,全部集结到位。

在手术过程中,最具难度的就是将两根食指粗的管子分别从颈内静脉、股静脉放到患者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入口处,让ECMO运转起来。如果操作失误会引起大出血,极易导致病人死亡。医护人员都穿着三级防护,防护服和面具都很重,戴着的眼镜很快就模糊了,操作起来不方便,这个过程就更慢。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怎么判断手术成功?

熊建琼:看指标数据。17号早上6点,患者氧饱和度升高到92%,缺氧得到明显改善。但上了ECMO,对患者的救治才刚刚开始。因为ECMO只是一个支持手段,保证病人不缺氧,把病人的生命给维持住,为我们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在ECMO的支持下,可以下调呼吸机参数让他的肺能够休息,同时给予积极的抗感染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等他的感染控制住,肺功能慢慢恢复了,ECMO就可以撤了。

熊建琼为医护人员作“危重患者的ECMO应用培训”。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重医附二院的医护团队和西南医院的专家过来有什么帮助?

熊建琼:在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上ECMO和不上ECMO有很大区别,患者的指标数据会发生很大变化。常规的监测指标在ECMO中没有价值,甚至可能会发生误导。为保证ECMO的正常运转,需要进行全身抗凝,抗凝不足会导致血栓,抗凝过度会导致出血。。而且ECMO的管道很粗,血流量非常大,植入后不能有丝毫移位,更不能脱落。还有ECMO参数的设置、报警的处理等,这些都需要有经验的专业团队来做。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你是什么时候接到支援三峡中心医院安排的?

熊建琼:2月12号晚,我接到市卫健委的电话,让我到三峡中心医院来救治危重症患者。当时我在黔江中心医院支援,我是在年初二的时候就到黔江去了。因为我是从1993年就开始从事重症救治工作,迄今已经26年了,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救治中没能抢救危重症患者,我感觉一身功夫没派上用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你来了之后主要负责重症病人的治疗。

熊建琼:对,我是市级专家组重症组组长。2月13号我来了之后,对这里的病人进行了分组管理,对患者治疗做到精细化、规范化。重症组两个专家,要带着一线医生、二线医生进去查房,调整治疗;危重症这边因为病人都非常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所以是三个专家,每个人管2到3个危重病人。

当时来的时候三峡中心医院重型病人有18个,危重型病人有9个,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我们来了之后,2月14号就给4个病人做了气管插管,上了有创通气。但有几个病人在上了呼吸机,且呼吸机参数给的很高的情况下,还是缺氧难以纠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体外膜肺,来帮助支持机体。

市卫健委也及时决定,从全市九家医院调集了46名具有重症患者救治经验的医护人员来万州支援。

熊建琼在重症隔离病房了解病人的病情。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ECMO在三峡中心医院的运用情况怎么样?

熊建琼:2月17号早上,第一例患者ECMO手术刚结束,又有一位患者情况很危急。于是我们给市卫健委请求再协调一台ECMO过来。当天下午就用上了。到现在为止,先后有三人上了ECMO。其中,第二例患者在2月20号凌晨撤离ECMO,2月27日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自主呼吸,从危重型转为重型。第三例ECMO是21号上午做的。经过团队密切协作,现在医院新冠肺炎患者还有危重型1人,重型3人。

为使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熟悉、掌握ECMO救治技术,2月22号晚,我和专家组成员、重医附二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传来举行讲座,为大家讲解了ECMO的发展历程,救治案例等。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在几次救治过程中,怎么确保从各个医院汇集过来的医护人员马上到位,并进行很好的配合?

熊建琼:可以说我们的医生护士都是非常敬业的,而且团队协作精神非常强。虽然我们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但每个人都以重症病人的治疗为重,为了病人能有一个好的结果,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每个人接到任务之后,都是尽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相关工作准备好,一旦耗材、仪器、设备到位,我们就迅速开展工作了。互相配合都很顺畅,是一个非常好协作的团队。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生死跌宕 与死神竞速——深度对话重庆救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ECMO团队

2020-03-04 06:00: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4日6时讯(首席记者 黄宇 记者 李华侨)2月16日傍晚,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肺炎应急病区,56岁的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陆先生病情突然恶化,血氧饱和度下降到70%,随时可能死亡。在此救治的市区两级专家会诊后决定,上ECMO(体外膜肺氧合,即人工肺)!

截至发稿,专家组在三峡中心医院为3名危重症患者使用了ECMO,其中1人已脱机,从危重型转为普通型。半个月来,来自重庆多家医院的医疗救治专家、ECMO专家和技师、医生护士,组成了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战队,誓将患者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新冠肺炎万州片区集中救治中心市级专家组重症组长熊建琼。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不是药,是向死神“买”时间,成为ECMO在疫情中为人关注的重要原因。ECMO和呼吸机对于新冠肺炎的治疗价值重大。能救命、有奇效、异常昂贵,这是ECMO的常见标签。公开数据显示,应急救命的ECMO,全国存量只有约400台左右(不计港澳台),而重庆市的ECMO总共也不超过10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与市级救治专家组万州片区重症组组长、重庆北部宽仁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熊建琼进行了深度对话,力求还原这跌宕起伏的救治过程。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月16日给病人上ECMO的决定是怎样做出的?

熊建琼:当时在医院救治的危重型患者一共有 9个。陆先生在2月14号早上开始出现呼吸窘迫,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来还进行了气管插管。

在2月16号上午10点左右,我们查房时,发现他的指标严重异常,氧饱和度70%、心率186次/分,血气二氧化碳分压为150毫米汞柱、血气pH值6.95。而正常人氧饱和度一般在95%以上,心率60-90次/分,血气二氧化碳分压为40毫米汞柱,血气pH值7.4。血气pH值低于7.2死亡风险明显增加,低于7.0随时都有死亡风险。

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我们为他供给了100%纯氧,但仍不能改善他的缺氧,专家们讨论后决定上ECMO。

熊建琼(左)和同事一起商讨病人的病情。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三峡中心医院当时的条件能够开展这项工作吗?

熊建琼:三峡中心医院没有ECMO,在渝东北地区也从来没有开展过这项技术,更没有操作人员。而且,全市的ECMO总共也不超过10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为了上ECMO,你们做了哪些工作?

熊建琼:当时,在三峡中心医院的市级专家组,仅有我具备为危重症患者使用ECMO的经验。我马上向市卫健委求助,请求协调一台ECMO和拥有操作经验的护士团队,还要抽调会置管的医生来,一起开展救治。

很快,市卫健委安排重医附二院的ECMO机器以及医护团队出发,又协调西南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吴蔚、副教授张世新赶来支援。

熊建琼(左三)和医护人员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前相互鼓励。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手术是什么时候做的,遇到哪些困难?

熊建琼:2月16号为病人上ECMO的决定作出后,专家团队就在争分夺秒抢时间。一方面,患者情况随时都在恶化,需要重症医学科医生护士们进行严密监测和治疗,尽量维持生命体征;另一方面,设备及专业团队要从主城尽快赶到现场,越早用上越好。

17号凌晨1点30分左右,吴蔚、张世新赶到医院。设备也安装完毕。医疗救治专家、ECMO专家和技师、医护人员等20余人,全部集结到位。

在手术过程中,最具难度的就是将两根食指粗的管子分别从颈内静脉、股静脉放到患者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入口处,让ECMO运转起来。如果操作失误会引起大出血,极易导致病人死亡。医护人员都穿着三级防护,防护服和面具都很重,戴着的眼镜很快就模糊了,操作起来不方便,这个过程就更慢。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怎么判断手术成功?

熊建琼:看指标数据。17号早上6点,患者氧饱和度升高到92%,缺氧得到明显改善。但上了ECMO,对患者的救治才刚刚开始。因为ECMO只是一个支持手段,保证病人不缺氧,把病人的生命给维持住,为我们治疗原发病赢得时间。在ECMO的支持下,可以下调呼吸机参数让他的肺能够休息,同时给予积极的抗感染和器官功能支持治疗。等他的感染控制住,肺功能慢慢恢复了,ECMO就可以撤了。

熊建琼为医护人员作“危重患者的ECMO应用培训”。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重医附二院的医护团队和西南医院的专家过来有什么帮助?

熊建琼:在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上ECMO和不上ECMO有很大区别,患者的指标数据会发生很大变化。常规的监测指标在ECMO中没有价值,甚至可能会发生误导。为保证ECMO的正常运转,需要进行全身抗凝,抗凝不足会导致血栓,抗凝过度会导致出血。。而且ECMO的管道很粗,血流量非常大,植入后不能有丝毫移位,更不能脱落。还有ECMO参数的设置、报警的处理等,这些都需要有经验的专业团队来做。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你是什么时候接到支援三峡中心医院安排的?

熊建琼:2月12号晚,我接到市卫健委的电话,让我到三峡中心医院来救治危重症患者。当时我在黔江中心医院支援,我是在年初二的时候就到黔江去了。因为我是从1993年就开始从事重症救治工作,迄今已经26年了,在这次新冠肺炎的救治中没能抢救危重症患者,我感觉一身功夫没派上用场。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你来了之后主要负责重症病人的治疗。

熊建琼:对,我是市级专家组重症组组长。2月13号我来了之后,对这里的病人进行了分组管理,对患者治疗做到精细化、规范化。重症组两个专家,要带着一线医生、二线医生进去查房,调整治疗;危重症这边因为病人都非常重,随时有生命危险,所以是三个专家,每个人管2到3个危重病人。

当时来的时候三峡中心医院重型病人有18个,危重型病人有9个,形势还是非常严峻的。我们来了之后,2月14号就给4个病人做了气管插管,上了有创通气。但有几个病人在上了呼吸机,且呼吸机参数给的很高的情况下,还是缺氧难以纠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体外膜肺,来帮助支持机体。

市卫健委也及时决定,从全市九家医院调集了46名具有重症患者救治经验的医护人员来万州支援。

熊建琼在重症隔离病房了解病人的病情。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ECMO在三峡中心医院的运用情况怎么样?

熊建琼:2月17号早上,第一例患者ECMO手术刚结束,又有一位患者情况很危急。于是我们给市卫健委请求再协调一台ECMO过来。当天下午就用上了。到现在为止,先后有三人上了ECMO。其中,第二例患者在2月20号凌晨撤离ECMO,2月27日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自主呼吸,从危重型转为重型。第三例ECMO是21号上午做的。经过团队密切协作,现在医院新冠肺炎患者还有危重型1人,重型3人。

为使参与救治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熟悉、掌握ECMO救治技术,2月22号晚,我和专家组成员、重医附二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张传来举行讲座,为大家讲解了ECMO的发展历程,救治案例等。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在几次救治过程中,怎么确保从各个医院汇集过来的医护人员马上到位,并进行很好的配合?

熊建琼:可以说我们的医生护士都是非常敬业的,而且团队协作精神非常强。虽然我们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但每个人都以重症病人的治疗为重,为了病人能有一个好的结果,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每个人接到任务之后,都是尽最快的速度,把自己相关工作准备好,一旦耗材、仪器、设备到位,我们就迅速开展工作了。互相配合都很顺畅,是一个非常好协作的团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