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市委一号文件聚焦两大重点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 补齐“三农”短板
3月3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简称市委一号文件)。

2020年市委一号文件聚焦两大重点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 补齐“三农”短板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3-04

3月3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简称市委一号文件)。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今年的市委一号文件将聚焦哪些领域,会给农业农村带来哪些变化,广大农民将会获得哪些利好政策?

市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我市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紧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

市委一号文件强调,我市要有效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工作的影响,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全市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还有哪些堡垒?全面完成脱贫任务从何处发力?今年市委一号文件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安排部署,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角。

市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确保现行标准下剩余的2.4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要求加大深度贫困乡镇、贫困人口较多的村攻坚力度,新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倾斜;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以钉钉子精神逐项整改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开展“5G+”卫生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10项专项行动。

与此同时,我市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已实现稳定脱贫的区县在抓好贫困村巩固提升的同时,可根据实际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村发展;要精心组织脱贫摘帽区县普查工作,继续实行最严格的督查巡查制度,对“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扶贫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导。

此外,市委一号文件指出,我市要加强对2020年后解决相对贫困的目标任务、扶贫标准等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实施意见,编制“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开展修订《重庆市农村扶贫条例》调研。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今年的市委一号文件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事项化、项目化明确任务清单,提出了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一是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建设1.4万公里通组公路;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2422公里;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普遍覆盖;扩大“互联网小镇”建设范围;编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清单,由政府承担的管护费用纳入政府预算。

二是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新开工水源工程15座,推进222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和2个区县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

三是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沿带动、全域整治”工程。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村规划编制;加快建设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四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持续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及时增加学位供给,有效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问题;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扩大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村的招生规模。

五是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切实做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村民防疫知识宣传普及;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补齐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扩大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范围;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乡镇卫生院可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

六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按照中央要求,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加快农村敬老院(特困人员供养中心)改造升级;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

七是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等,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按照统一部署,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地方性庆祝活动。

八是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及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对长江流域重庆段重点水域实行常年禁捕,做好渔民退捕工作。

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今年市委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必须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

在确保供给方面,我市要稳定粮食生产,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继续开展部级绿色粮油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和特色粮油产业示范,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多管齐下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今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市要发展壮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深化拓展“十百千”工程,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实施农业“三品”建设工程,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100亿级、50亿级加工产业集群和园区,打造250家示范加工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用地指标;做优做精乡村休闲旅游业,持续打造全域全季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创建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县、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服务业,全面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做靓“村村旺”电商品牌,持续推进“重庆品牌农产品网销行动”等。

在设施建设方面,我市要高标准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联创”,制定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办法、监测评价体系,办好农村“双创”基地,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强镇(乡);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打造万亩级高标准农田整乡整村建设示范区、建设万亩级农田宜机化改造示范基地,完善农田防汛抗旱设施,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地等。

在优化布局方面,我市将紧紧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战略协同、政策衔接和工作对接,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共建乡村旅游观光带;推动“一区两群”农业农村协调发展。

在助农增收方面,我市将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落实涉企减税降费等政策;鼓励设立公益性岗位,吸收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就业;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改革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如何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今年的市委一号文件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按中央部署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合川区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按中央要求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稳妥推进梁平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

二是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总结推广试点经验,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市5%左右的行政村;完善合股联营机制;财政扶持项目优先向试点村布局,出台金融支持农村“三变”改革具体举措,引导城市资本参与农村“三变”改革试点。

三是完成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20年10月底前完成试点任务;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四是扎实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三社”科学有效融合,在坚持自愿原则前提下,力争每个村至少建立1个农民合作社。

五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发展路径,实施好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力争集体经济“空壳村”比例下降到15%左右。

六是积极推进重庆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人才加入乡村制度;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选择一批产业园区或功能区率先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

七是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事项落实。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深化落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林长制试点,探索建立“林票”制度;大力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如何夯实农村基层治理这个根基?市委一号文件指出,我市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要强化党组织对农村基层治理的领导。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工程;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微腐败整治。

其次要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区县要发挥好“一线指挥部”作用,乡镇要发挥好为农服务中心作用,行政村要发挥好基本治理单元作用;协调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

第三要调处化解好乡村矛盾纠纷。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行为;推行领导干部特别是区县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制度;建立重大决策事项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组织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全面推广“老马工作法”“乡贤评理堂”等经验。

第四要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化农村地区“雪亮工程”建设;逐步推行“一村一警(辅警)”机制等。

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

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的短板,必须要有投入、有人才、有政策、有科技支撑。因此,市委一号文件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出台了很多含金量高的“三农”政策,强化政策供给和要素投入。

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落实好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小微企业相关贷款税收减免政策;扩大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业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市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

深入实施“三乡”人才培育工程。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人;落实激励政策,吸引大学生、外出农民工等到农村创业;引导和规范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切实保护好企业家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三师一家”下乡服务。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创新,强化基层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智慧气象水平。

市委一号文件强调,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庆日报记者 汤艳娟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2020年市委一号文件聚焦两大重点任务——
打赢脱贫攻坚战 补齐“三农”短板

2020-03-04 06:23:43 来源: 0 条评论

3月3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简称市委一号文件)。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今年的市委一号文件将聚焦哪些领域,会给农业农村带来哪些变化,广大农民将会获得哪些利好政策?

市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我市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紧紧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

市委一号文件强调,我市要有效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三农”工作的影响,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全市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还有哪些堡垒?全面完成脱贫任务从何处发力?今年市委一号文件对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安排部署,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角。

市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确保现行标准下剩余的2.4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其中,要求加大深度贫困乡镇、贫困人口较多的村攻坚力度,新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向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倾斜;要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以钉钉子精神逐项整改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建立健全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开展“5G+”卫生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等10项专项行动。

与此同时,我市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已实现稳定脱贫的区县在抓好贫困村巩固提升的同时,可根据实际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村发展;要精心组织脱贫摘帽区县普查工作,继续实行最严格的督查巡查制度,对“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扶贫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项督导。

此外,市委一号文件指出,我市要加强对2020年后解决相对贫困的目标任务、扶贫标准等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实施意见,编制“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开展修订《重庆市农村扶贫条例》调研。

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

今年的市委一号文件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事项化、项目化明确任务清单,提出了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一系列政策举措。

一是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建设1.4万公里通组公路;新建及改造农村电网2422公里;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普遍覆盖;扩大“互联网小镇”建设范围;编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责任清单,由政府承担的管护费用纳入政府预算。

二是提高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新开工水源工程15座,推进222公里中小河流治理和2个区县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

三是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五沿带动、全域整治”工程。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村规划编制;加快建设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美丽乡村。

四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持续开展农村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专项行动;及时增加学位供给,有效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上学问题;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扩大职业教育学校在农村的招生规模。

五是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切实做好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村民防疫知识宣传普及;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工程,补齐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短板;扩大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范围;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乡镇卫生院可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

六是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按照中央要求,适当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和个人缴费标准;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加快农村敬老院(特困人员供养中心)改造升级;完善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和改善重度残疾人护理服务。

七是改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保护好历史文化名镇(村)、传统村落等,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按照统一部署,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地方性庆祝活动。

八是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及废弃农膜回收利用;对长江流域重庆段重点水域实行常年禁捕,做好渔民退捕工作。

切实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今年市委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在实现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必须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稳住“三农”这个基本盘。

在确保供给方面,我市要稳定粮食生产,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本稳定,继续开展部级绿色粮油高质高效示范创建和特色粮油产业示范,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多管齐下加快恢复生猪生产,确保今年年底前生猪产能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

在产业发展方面,我市要发展壮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深化拓展“十百千”工程,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深入实施农业“三品”建设工程,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一批100亿级、50亿级加工产业集群和园区,打造250家示范加工企业,推动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优先安排农产品加工用地指标;做优做精乡村休闲旅游业,持续打造全域全季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培育创建一批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县、美丽休闲乡村、乡村旅游重点村;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服务业,全面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做靓“村村旺”电商品牌,持续推进“重庆品牌农产品网销行动”等。

在设施建设方面,我市要高标准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联创”,制定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管理办法、监测评价体系,办好农村“双创”基地,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强镇(乡);加强现代农业设施建设,打造万亩级高标准农田整乡整村建设示范区、建设万亩级农田宜机化改造示范基地,完善农田防汛抗旱设施,启动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地等。

在优化布局方面,我市将紧紧围绕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战略协同、政策衔接和工作对接,建设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共建乡村旅游观光带;推动“一区两群”农业农村协调发展。

在助农增收方面,我市将多渠道促进农民就业创业,落实涉企减税降费等政策;鼓励设立公益性岗位,吸收农民特别是贫困户就业;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将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

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改革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如何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农业农村发展体制机制,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今年的市委一号文件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七个方面进行了部署。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按中央部署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合川区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按中央要求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扎实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稳妥推进梁平区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试点。

二是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总结推广试点经验,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市5%左右的行政村;完善合股联营机制;财政扶持项目优先向试点村布局,出台金融支持农村“三变”改革具体举措,引导城市资本参与农村“三变”改革试点。

三是完成整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20年10月底前完成试点任务;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四是扎实推进“三社”融合发展。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持续推进“三社”科学有效融合,在坚持自愿原则前提下,力争每个村至少建立1个农民合作社。

五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产业带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发展路径,实施好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力争集体经济“空壳村”比例下降到15%左右。

六是积极推进重庆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建立人才加入乡村制度;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选择一批产业园区或功能区率先打造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

七是统筹推进其他重点改革事项落实。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深化落实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林长制试点,探索建立“林票”制度;大力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加强农村基层治理

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如何夯实农村基层治理这个根基?市委一号文件指出,我市要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首先要强化党组织对农村基层治理的领导。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选优配强乡镇领导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工程;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微腐败整治。

其次要健全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区县要发挥好“一线指挥部”作用,乡镇要发挥好为农服务中心作用,行政村要发挥好基本治理单元作用;协调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

第三要调处化解好乡村矛盾纠纷。深化“枫桥经验”重庆实践十项行动;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行为;推行领导干部特别是区县领导干部定期下基层接访制度;建立重大决策事项风险评估预警机制;组织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等法律服务;全面推广“老马工作法”“乡贤评理堂”等经验。

第四要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加强农村社会治安工作;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深化农村地区“雪亮工程”建设;逐步推行“一村一警(辅警)”机制等。

强化农村补短板保障措施

补齐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的短板,必须要有投入、有人才、有政策、有科技支撑。因此,市委一号文件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出台了很多含金量高的“三农”政策,强化政策供给和要素投入。

优先保障“三农”投入。确保财政投入与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相适应;落实好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政策;符合条件的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小微企业相关贷款税收减免政策;扩大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业务,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破解乡村发展用地难题。坚守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农业设施用地可以使用耕地;新编县乡级国土空间规划应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市级制定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时,应安排至少5%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

深入实施“三乡”人才培育工程。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人;落实激励政策,吸引大学生、外出农民工等到农村创业;引导和规范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切实保护好企业家合法权益;深入开展“三师一家”下乡服务。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实施一批农业科技创新重大专项,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创新,强化基层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提高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智慧气象水平。

市委一号文件强调,全市上下要坚定信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重庆日报记者 汤艳娟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