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尽量预约商场可限流 餐馆要加大就餐者间距离
《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为商贸流通重点领域列出经营服务指南
江北观音桥,市民有序进入商场。 受访者供图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郭欣欣
昨日,市商务委印发《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措施》(下称《措施》),在民生保供方面,继续组织生活超市、农贸市场、医药商店、便利店等营业场所不间断营业,持续恢复与生活必需品供应密切相关的食品加工企业生产能力,提高民生保障能力。
针对零售企业、餐饮企业、餐饮商户、酒店建筑、洗染、美发美容、人像摄影、家电服务、商品交易市场等十个商贸流通重点领域列出了详细的经营服务防控指南,量化标准细化流程,为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更科学的指引,确保安全有效复工复产。
同时,针对当下招工、物流、融资、通关、贸易纠纷等“痛点”,出台了一系列切实措施,保障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
理发店开门 毛巾、理发用具应一客一消毒
餐饮: 加大就餐者之间空间距离
在最新发布的《餐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和《餐饮商户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食安防护行动指南》中指出,对到店消费者进行体温测量,发现有发热、感冒、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应劝离并提醒其根据自身情况采取居家隔离措施或就医。对体温正常的消费者,在征得顾客同意及私人信息保密承诺的基础上,建议登记至少一人的姓名及有效联系方式,建立可追溯制度。
营业时间内,加强就餐场所和加工场所的空气流通,具备条件的就餐场所可以采取减少桌椅摆放、加大就餐者之间空间距离的措施,尽量阻隔病毒传播。在客人入座后再摆放餐具,对所有的客人做到一客一餐,即使客人落座但没有使用餐具,在收餐时候也要撤下台。
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并在疫情期间允许经营的供货商采购原材料,严格执行食材进货查验。禁止经营、贮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不采购、使用需现场宰杀的活禽畜动物,不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
美发:
严控入店人数 尽量采取预约制服务
根据《美发美容行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要求,严控入店人数,尽量采取预约制服务,避免人群聚集。要求顾客进店须全程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且体温在37.3℃正常条件下,方可进入店铺。体温不在正常值或有疑似症状者必须禁止入店并及时协助上报。
营业期间,对服务设备和设施在常规消毒清洁的基础上增加消毒的频次。所有的用品包括毛巾、理发用具应一客一消毒,必要时可使用一次性消耗品(仅在疫情期间)。
加强对座椅设施、美发美容器具及座机电话等店内设施消毒,每客一清洁,用75%酒精擦拭两次。一次性用品要保证充足,不得重复使用。
疫情期间可减少服务类目,需长时间在店操作的例如烫染、护理等可酌情暂停,尽量避免客户长时间逗留。
商场:
人员过于密集时可限流
在《零售企业在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经营服务防控指南》中,对防疫要求作出明确规定,所有进入商业综合体的消费者测量体温,体温正常方可进入;在超过37.3℃的情况下,应询问是否有相关接触史,观察是否有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疑似症状,视情况严重性引导其自我隔离观察或就医检查并做好必要的登记,以利于溯源。
营业场所每日至少开窗自然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不能开窗通风或通风不良的,可使用电风扇、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方式;必要时使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消毒,应持续开机消毒。
严控接触性感染,防止污染源进入。对各个门口、停车场入口处、柜台、休息区、服务台、收银台、座椅进行清洁消毒。电梯扶手、电梯按键、门把手、自动售卖机、购物车等,适当增加消毒频次。
建议母婴室、儿童游乐活动设备设施应停止使用。提倡刷卡支付、各种移动支付方式结算。如遇客流集中,人员过于密集的情况,可采取限流、疏导等措施。
外贸产业链动起来!实招来了
在广达电脑重庆有限公司,一条价值5000万的新生产线正快速运转,1.6万名员工在厂区内紧张有序地忙碌着,复工后公司将2020年的营收额锁定在1000亿元……这是我市复工复产大幕下的一个缩影。在外资领域生产经营,《措施》着力稳客户、稳订单、稳货源、稳市场,确保联系不中断、洽谈不停顿、客户不丢失、订单不减少。
重点外贸企业复工率超六成
疫情防控期间,重庆市统筹稳外贸外资和促消费,一方面重点恢复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商贸服务业,另一方面重点恢复外贸、外资领域生产经营,加大保障力度,着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让外贸外资企业吃下“定心丸”。
截至2月末,重庆重点外贸企业(上年出口额1000万元以上)复工复产已经达到518家、复工率达到61.4%,复工人数达到17.3万人、人员返岗率达到54.7%。规模以上、限额以上外资企业复工率达到64.2%。
接下来,还将进一步加大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的协调力度,畅通人流、物流、资金流,接续好外贸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推动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措施》提出建立重点外贸企业复工清单,优先保障加工贸易企业、产业龙头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外贸产业链畅通运转。
另一方面,坚持内外资同等对待、一视同仁。优先保障外资龙头企业和配套企业复工复产。抓好重大外资项目落地,加快项目建设和投资进度,加紧推进在谈项目。
在加工贸易等重点领域,梳理重点产业关联配套企业清单,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复工,打通产业链关键“堵点”。
同时聚焦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开放平台,加强跟踪指导,组织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推动中欧班列(渝新欧)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高效运行,助力稳外贸、促开放。
政策护航推出系列举措
企业复工复产,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措施》中针对当下招工、物流、融资、通关、贸易纠纷等“痛点”,出台了一系列切实措施,保障外贸外资企业复工复产。
在解决“用工难”方面,通过举办网上招聘会,及时发布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实施灵活用工政策,促进行业人力资源高效配置。
资金流动性方面,推动落实市政府20条、金融24条、市政府40条中涉及续贷续保、再贷款贴息、担保增信等政策,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用足用好出口退税、贴息资助、出口信用保险等合规外贸政策工具。
贸易便利化方面,加强与海关、口岸、外管、税务等部门协同配合,为企业通关通检、物流运输、外汇结算、出口退税等提供高效便捷服务。对企业复工复产急需的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和机器设备等实行快速通关。
针对疫情期间可能出现的贸易纠纷,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协助受疫情影响无法如期履行或不能履行国际贸易合同的外贸企业办理不可抗力事实性证明。
建立外商“全流程”服务体系,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关键原辅料、重要生产设备、零部件采购等问题,保障供应链完整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