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个转变”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正在积极向好的态势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立足“三个转变”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3-16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正在积极向好的态势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近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指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逐步向正常生产经营转变、推动疫情管控逐步向健康管理转变、推动应急调度逐步向可持续保障转变。“三个转变”的适时提出,是基于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经济社会活动的有序恢复提供了科学指南,对当前开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疫情防控方式方法的科学有序转变,不仅有利于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秩序的正常恢复,也为企业复工复产等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围绕“三个转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树立全市发展一盘棋意识,切实压实各级主体责任。当前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全市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各级政府、市场主体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压实各级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对有条件复工复产的区县或园区,政府要积极主动作为,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促进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同时,围绕“三个转变”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和经济运行的统筹调度,切实做好境外入渝人员健康监测和服务管理,抓好返工返岗人员动态管理,开展好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是强化政策举措落地见效,优化复工复产经济环境。疫情防控期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应对疫情的相关文件,重庆也先后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措施》和《重庆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包括金融支持、财税纾困、减负稳岗、降低成本、项目申报、优化政务服务等诸多方面。要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和政策宣传,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确保好的政策落地落实惠及民生。重点是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加快重大项目复工开工,大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带动和牵引作用,打通产业供应链和资金供应链。同时,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支持壮大民营经济发展。

三是积极抢抓机遇谋划发展,蓄积后期经济发展势能。一方面,要抢抓当下疫情期间国家政策机遇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契机,加强与四川省对接,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推进纳入规划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尽早开工。同时,积极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强重大项目平台的策划和重大改革事项的试点推进,特别是要加快推动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城际高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对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切实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和对周边省市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善于转危为机,抢抓疫情催生的线上业务、大数据服务、大健康服务和科技医疗创新,顺势而为加快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和线上管理,更好带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着力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发展新零售、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化金融服务等线上新业态,以及在线消费、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线上服务新模式,统筹推进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线上管理,推动企业活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蓄势蓄能。

四是增强宏观调控预期管理,提振全市经济发展信心。预期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稳定预期就是稳定信心。政府要积极改善宏观调控预期管理,引导市场主体形成发展共识,改善投资预期。目前“三个转变”的提出,更多侧重于在短期内如何稳定经济社会运行,但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稳定向好,全市必须立足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放眼长远谋划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关切,建立收集了解公众对经济政策的反馈机制和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前瞻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创新预期管理的方式方法,增强预期管理有效性。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政策制定和宣传机制,结合市内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等做好沟通交流,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差异化沟通策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同时,还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谋划宣传,发挥战略优势对经济发展的集聚和催化效应,增强国内外市场主体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信心。

(作者单位: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立足“三个转变”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

2020-03-16 09:28:37 来源: 0 条评论

当前,我市疫情防控正在积极向好的态势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近日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指出,推动企业复工复产逐步向正常生产经营转变、推动疫情管控逐步向健康管理转变、推动应急调度逐步向可持续保障转变。“三个转变”的适时提出,是基于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而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推动经济社会活动的有序恢复提供了科学指南,对当前开展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疫情防控方式方法的科学有序转变,不仅有利于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秩序的正常恢复,也为企业复工复产等经济活动的正常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围绕“三个转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树立全市发展一盘棋意识,切实压实各级主体责任。当前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全市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各级政府、市场主体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压实各级政府部门、街道社区和企业的主体责任。对有条件复工复产的区县或园区,政府要积极主动作为,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促进项目加快落地实施。同时,围绕“三个转变”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和经济运行的统筹调度,切实做好境外入渝人员健康监测和服务管理,抓好返工返岗人员动态管理,开展好援企、稳岗、扩就业工作,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二是强化政策举措落地见效,优化复工复产经济环境。疫情防控期间,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企业应对疫情的相关文件,重庆也先后出台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措施》和《重庆市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和生产经营若干政策措施》,包括金融支持、财税纾困、减负稳岗、降低成本、项目申报、优化政务服务等诸多方面。要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和政策宣传,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确保好的政策落地落实惠及民生。重点是要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加快重大项目复工开工,大力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发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带动和牵引作用,打通产业供应链和资金供应链。同时,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市场化营商环境,做好招商、安商、稳商工作,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持续支持壮大民营经济发展。

三是积极抢抓机遇谋划发展,蓄积后期经济发展势能。一方面,要抢抓当下疫情期间国家政策机遇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契机,加强与四川省对接,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推进纳入规划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项目尽早开工。同时,积极对接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强重大项目平台的策划和重大改革事项的试点推进,特别是要加快推动5G网络、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城际高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对我市公共卫生服务、应急保障体系建设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切实增强国家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和对周边省市的服务功能。另一方面,要善于转危为机,抢抓疫情催生的线上业务、大数据服务、大健康服务和科技医疗创新,顺势而为加快发展线上业态、线上服务和线上管理,更好带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着力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积极发展新零售、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化金融服务等线上新业态,以及在线消费、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等线上服务新模式,统筹推进政务服务、社会治理等线上管理,推动企业活动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蓄势蓄能。

四是增强宏观调控预期管理,提振全市经济发展信心。预期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和手段,稳定预期就是稳定信心。政府要积极改善宏观调控预期管理,引导市场主体形成发展共识,改善投资预期。目前“三个转变”的提出,更多侧重于在短期内如何稳定经济社会运行,但鉴于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较为复杂,要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稳定向好,全市必须立足促进企业复工复产,放眼长远谋划发展。一方面,要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研判,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关切,建立收集了解公众对经济政策的反馈机制和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强化政策的针对性、协调性、前瞻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要创新预期管理的方式方法,增强预期管理有效性。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政策制定和宣传机制,结合市内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社会政策等做好沟通交流,针对不同群体实施差异化沟通策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和引导。同时,还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谋划宣传,发挥战略优势对经济发展的集聚和催化效应,增强国内外市场主体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信心。

(作者单位: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