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复工上班
小孩有了“分离焦虑”如何破 专家教你三招
受疫情影响,家长和孩子们宅家呆了一个多月,度过了难得的亲子时光。然而如今不少家长已经正式复工,爸爸妈妈突然去上班,一些孩子却不习惯,有了“分离焦虑”。记者采访发现,有的孩子哭着不让爸爸妈妈走,有的在家整天都等着爸爸妈妈回家。那面对小孩“分离焦虑”,我们该如何破呢?一起来看看专家的支招吧。
2岁女儿哭着要一起走
“早上走的时候娃儿已经醒了,看到我要出门上班,哭着硬要跟我走。”傅女士一想到2岁半的女儿哭着不让走的画面,就有些不忍。
29岁的傅女士在九龙坡区白市驿一家工厂上班,3月16日是复工后的第一天上班。她告诉记者,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她每天都陪着女儿,形影不离,原来女儿挨着婆婆睡觉,现在也换成挨着她睡了。因为担心自己突然没在家女儿会不适应,上班前一天,傅女士就告诉女儿:“妈妈明天就去上班了,你就在家和婆婆玩儿哦!”傅女士说,当时女儿还答应得好好的,可第二天早上自己一起床,女儿就醒了,等她洗漱完要出门时,便哭着要跟她走,“没办法又抱了她一会儿,但她还是不让我走,只得让婆婆抱过去。”
“在公司我想视频看看她怎么样,但担心她看到我又哭,就让老公问了下,还好我走后没哭多久就好了。”傅女士说,本以为第二天女儿会好一点,但17日一早她上班时女儿又哭着不让走,“现在就这样,要是以后上幼儿园恐怕哭得更厉害。”
儿子在家一直等妈妈回家
35岁的李春兰在南坪一家传媒公司上班,她告诉记者,在家的一个月唯一的耍事就是陪3岁的儿子嘟嘟。一个星期前她开始上班,嘟嘟显得很不习惯,上班第一天一直在等她回家。李春兰说,第一天去上班时,嘟嘟倒没有哭闹,“但那天下午我打电话给我妈,我妈说嘟嘟一到阳台上看到楼下的车,就问是不是爸爸妈妈的车,还一直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
“平时在家都是我和他爸爸陪他搭积木、讲故事、踢球,我们不在家了,就只有婆婆爷爷陪他,更多的是让他自己一个人玩儿,舍不得我们走是肯定的。”李春兰说,不过现在嘟嘟已经在慢慢习惯了,因为他知道爸爸妈妈每天一下班就会回家陪他。
名词解释 什么是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结系后,要与之分离时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又称离别焦虑。
专家支招
三招应对“分离焦虑”
对于“分离焦虑”,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小燕认为,这其实是孩子对父母深深的依恋,是安全感的需要,是一种正常的需求,实际上很多孩子是能够很快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但家长也得给孩子正确的沟通与引导,毕竟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直都伴随着分离,孩子也要习惯分离。因此,当孩子不愿分离时,家长们应该这么做:
1.不要强行走或者悄悄走,这样孩子的情绪会更大。要先给孩子讲明道理,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都是要上班的,人都是要做事情的,爸爸妈妈的事情是上班,下班回来陪宝贝,而宝贝的事情就是在家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玩玩具。”孩子其实是能听懂这些道理的。
2.家长去上班走的时候要养成一种告别的习惯,每天都和孩子说:“宝贝,再见!”从而形成一种仪式感。
3.在下班回来时,对孩子说:“宝贝,爸爸妈妈回来了。”并和孩子简单讲讲自己上班的事情做得怎么样,并要问孩子在家的事情完成得怎么样,比如吃饭乖不乖,有没有乖乖睡觉等,有一个小的总结,形成一种完整的爱的交流。
新闻链接
爸妈都复工了
未成年小朋友在家怎么办?
对于学龄前儿童,爸爸妈妈去复工之后往往有其他家庭成员在家照顾。而一些中小学生还没开学,在家怎么办?
日前,重庆市教委结合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复工复产双职工、家庭困难等三类人员子女居家学习的情况,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已复工双职工及家庭困难子女居家学习生活关心关爱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各校对父母已复工双职工子女、留守儿童、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子女进行全面摸排,取得每名学生的联系方式,排查结果要落实到校、精准到人。建立已复工双职工子女疫情防控工作台账,如实、及时了解学生身体状况、生活情况、看护情况、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居家线上学习情况、外出情况等,逐个梳理每名学生的实际需求及存在的困难,针对实际制定“一生一案”措施。
同时,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学习指导,帮助学生科学制定居家学习计划。对学习困难的已复工人员子女,要求各学校组织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每天通过视频、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交流沟通,了解学生需求,加强一对一指导,通过制定学习方案、检查作业、网络学习、电话辅导、定期答疑等方式,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完成在线学习任务,让复工人员安心工作。另外,要求各区县教育部门、各中小学要将已复工双职工子女,特别是家中无人看护的子女作为重点心理干预人群,安排专门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关爱、关怀等。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张春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