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湖北抗疫回来啦!”
“来武汉的第31天,驻地外面百花齐放,春天如期而至。不负此行,不负韶华!”前天,重庆市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士组组长阙秋红在微信朋友圈里更新了图文。

“我们从湖北抗疫回来啦!”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20-03-19

▲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返程一起合拍机票

▲阙秋红在笔记本上整理工作注意事项

▲送走最后一批出院的病人

◀送完最后一个病人,大家将舱里的所有物品清理后,医疗队队员出舱在门口拍了一张合照。

▶阙秋红在湖北武汉沌口方舱,每天都要背的背包。

“来武汉的第31天,驻地外面百花齐放,春天如期而至。不负此行,不负韶华!”前天,重庆市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士组组长阙秋红在微信朋友圈里更新了图文。

此前,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她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我们从湖北抗疫回来啦!”昨晚7点40分,记者了解到,阙秋红已经从湖北回到重庆,正乘坐大巴车和队员们前往集中隔离点。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3月18日起,重庆市支援湖北医疗队陆续返渝。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文 受访者供图

10多斤瘦下去了

“下午就将启程,回重庆了。”昨日上午,记者联系上阙秋红时,她这样说道。不过,回到重庆,她还不能立即和家人团聚,得按要求进行14天的隔离。她说,在武汉瘦了10多斤,回来等隔离期满,一定要和家人约一顿火锅。

阙秋红今年33岁,是合川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毕业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她,已经在医院工作11年了,有着较为丰富的护理管理经验。

此次疫情发生后,作为党员的她,第一时间向医院申请支援湖北。作为重庆市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士组组长,随队到达湖北后,阙秋红分到武汉沌口方舱医院。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表彰决定,对全国卫生健康系统113个集体、506名个人进行表彰,阙秋红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页注意事项

重庆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沌口方舱负责病人最多的三病区,在这个病区,阙秋红还担任护士长、党支部书记,除了负责病区日常管理工作,还要时刻关注团队80名护理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

“第1小组进入病区的时候,病人并不多,问题并没产生。”阙秋红说,2月18日,医疗队第2小组的8名队员进入病区,工作结束后,队员们的情绪有些低落。“也难怪他们,当天一共收了130多名病人,工作量是真的大,当时大家戴着面罩、穿着防护服工作,还不适应。”

这一切,阙秋红都看在眼里。

当天晚上,她找每位队员聊天,了解情况,搜集大家反映的问题和意见。然后对问题进行梳理后,她并同指挥部积极沟通,反复和其他医疗队讨论商量流程和方法,在没有电脑、打印机的情况下,她找来A4纸,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用笔写出了20页工作注意事项。

“其实字数并不多,但是涉及每项具体的工作,必须要区分、细分,所以才有了20页。”她解释。

1个鼓鼓的百宝箱

在沌口方舱投入工作后,每天早上,阙秋红都会和队员一起从驻地到沌口方舱,阙秋红比其他人带的东西多一点:随时背着一个鼓鼓的背包。

这个背包外边看起来很普通,但在队员们眼中,这可是百宝箱,里面不仅有口罩、防护服、面罩、护目镜,还有巧克力、饼干,充电宝等等。

“随时都有电话响,怕手机电用完,就把充电宝背上了。”阙秋红说,包里多数是紧急物资,不只是她自己需要,也为队员准备着。“进入病区,我们的队员长时间工作后,难免会饿,会出现低血糖,我发现了,就可以把包里的巧克力、饼干给他们,让他们补充一下能量;如果没有面罩、口罩,也可以随时找我。”

队员们投入护理工作前,阙秋红要进行安排调度。队员投入工作后,她也要轮值查房,了解病房和病人的情况。病区患者多,情况复杂,于是,阙秋红花了两天时间,从年龄、职业、家庭情况等,详细询问每位病人的信息。

24小时手机开机

除了了解病人的信息,阙秋红还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2月18日,病区收治了一位60多岁的阿姨,因为核酸检测呈阳性,再加上又有高血压,阿姨的心理压力比较大,看起来十分紧张和焦虑,也不太配合治疗。于是,她将阿姨列为特别关注对象,把自己的电话和微信号都留给了对方,想通过交流来疏导对方的情绪,并了解对方在生活上、治疗上有什么需要。

“前面一两天,沟通不顺畅,阿姨时常打电话来问好久能出院,我只有耐心地给她讲,治愈需要过程。”阙秋红说,有一天凌晨3点,她手机还收到阿姨发来的短信。“我很理解阿姨在深夜的焦虑,治病靠护理人员,我可以帮她稳心。”

几天的交流,阿姨渐渐乐观起来。阙秋红还找来心理辅导人员,帮助阿姨宽心。“渐渐地,阿姨配合治疗了,最后,成功治愈出院。”说起这一经历,阙秋红没有露出一丝疲惫和不耐烦,反而觉得很欣慰。

她说,在病区,自己手机24小时开机、充电宝不离身,是常态,因为随时有电话、信息进来。“其实早已经是这种状态了,平时在急诊科工作也是这样,24小时备勤,工作电话一来,马上就要安排尽可能快地到位。”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我们从湖北抗疫回来啦!”

2020-03-19 09:38:45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返程一起合拍机票

▲阙秋红在笔记本上整理工作注意事项

▲送走最后一批出院的病人

◀送完最后一个病人,大家将舱里的所有物品清理后,医疗队队员出舱在门口拍了一张合照。

▶阙秋红在湖北武汉沌口方舱,每天都要背的背包。

“来武汉的第31天,驻地外面百花齐放,春天如期而至。不负此行,不负韶华!”前天,重庆市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士组组长阙秋红在微信朋友圈里更新了图文。

此前,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她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我们从湖北抗疫回来啦!”昨晚7点40分,记者了解到,阙秋红已经从湖北回到重庆,正乘坐大巴车和队员们前往集中隔离点。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统一安排,3月18日起,重庆市支援湖北医疗队陆续返渝。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文 受访者供图

10多斤瘦下去了

“下午就将启程,回重庆了。”昨日上午,记者联系上阙秋红时,她这样说道。不过,回到重庆,她还不能立即和家人团聚,得按要求进行14天的隔离。她说,在武汉瘦了10多斤,回来等隔离期满,一定要和家人约一顿火锅。

阙秋红今年33岁,是合川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毕业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她,已经在医院工作11年了,有着较为丰富的护理管理经验。

此次疫情发生后,作为党员的她,第一时间向医院申请支援湖北。作为重庆市第九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护士组组长,随队到达湖北后,阙秋红分到武汉沌口方舱医院。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表彰决定,对全国卫生健康系统113个集体、506名个人进行表彰,阙秋红被授予“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20页注意事项

重庆市支援湖北医疗队在沌口方舱负责病人最多的三病区,在这个病区,阙秋红还担任护士长、党支部书记,除了负责病区日常管理工作,还要时刻关注团队80名护理人员的身体、心理状况。

“第1小组进入病区的时候,病人并不多,问题并没产生。”阙秋红说,2月18日,医疗队第2小组的8名队员进入病区,工作结束后,队员们的情绪有些低落。“也难怪他们,当天一共收了130多名病人,工作量是真的大,当时大家戴着面罩、穿着防护服工作,还不适应。”

这一切,阙秋红都看在眼里。

当天晚上,她找每位队员聊天,了解情况,搜集大家反映的问题和意见。然后对问题进行梳理后,她并同指挥部积极沟通,反复和其他医疗队讨论商量流程和方法,在没有电脑、打印机的情况下,她找来A4纸,花了一晚上的时间,用笔写出了20页工作注意事项。

“其实字数并不多,但是涉及每项具体的工作,必须要区分、细分,所以才有了20页。”她解释。

1个鼓鼓的百宝箱

在沌口方舱投入工作后,每天早上,阙秋红都会和队员一起从驻地到沌口方舱,阙秋红比其他人带的东西多一点:随时背着一个鼓鼓的背包。

这个背包外边看起来很普通,但在队员们眼中,这可是百宝箱,里面不仅有口罩、防护服、面罩、护目镜,还有巧克力、饼干,充电宝等等。

“随时都有电话响,怕手机电用完,就把充电宝背上了。”阙秋红说,包里多数是紧急物资,不只是她自己需要,也为队员准备着。“进入病区,我们的队员长时间工作后,难免会饿,会出现低血糖,我发现了,就可以把包里的巧克力、饼干给他们,让他们补充一下能量;如果没有面罩、口罩,也可以随时找我。”

队员们投入护理工作前,阙秋红要进行安排调度。队员投入工作后,她也要轮值查房,了解病房和病人的情况。病区患者多,情况复杂,于是,阙秋红花了两天时间,从年龄、职业、家庭情况等,详细询问每位病人的信息。

24小时手机开机

除了了解病人的信息,阙秋红还要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2月18日,病区收治了一位60多岁的阿姨,因为核酸检测呈阳性,再加上又有高血压,阿姨的心理压力比较大,看起来十分紧张和焦虑,也不太配合治疗。于是,她将阿姨列为特别关注对象,把自己的电话和微信号都留给了对方,想通过交流来疏导对方的情绪,并了解对方在生活上、治疗上有什么需要。

“前面一两天,沟通不顺畅,阿姨时常打电话来问好久能出院,我只有耐心地给她讲,治愈需要过程。”阙秋红说,有一天凌晨3点,她手机还收到阿姨发来的短信。“我很理解阿姨在深夜的焦虑,治病靠护理人员,我可以帮她稳心。”

几天的交流,阿姨渐渐乐观起来。阙秋红还找来心理辅导人员,帮助阿姨宽心。“渐渐地,阿姨配合治疗了,最后,成功治愈出院。”说起这一经历,阙秋红没有露出一丝疲惫和不耐烦,反而觉得很欣慰。

她说,在病区,自己手机24小时开机、充电宝不离身,是常态,因为随时有电话、信息进来。“其实早已经是这种状态了,平时在急诊科工作也是这样,24小时备勤,工作电话一来,马上就要安排尽可能快地到位。”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