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1/3来源于网购 首次超过线下
这是网购首次超过线下商场来源在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产品来源占比中排列首位。

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1/3来源于网购 首次超过线下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3-26

《2019年重庆市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日前出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6日16时43分讯(首席记者 黄宇)《2019年重庆市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日前出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发现,2019年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产品来源中,网购和商场分别占比32.7%、27.2%,这是网购首次超过线下商场来源在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产品来源占比中排列首位。另有部分产品来源于美容美发机构、代购、网红直播间等。

据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全市共收到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4701例,比上年报告数增长6.9%,其中严重报告4例,其余均为一般报告。从消费人群看,女性占94.3%,20—50岁年龄段占比超过一半。从所涉化妆品类别看,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占86.2%,其中护肤类产品占84.8%,其次为美容修饰类和发用类产品;特殊用途化妆品占13.8%,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防晒类、染发类和祛斑类产品。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看,初步诊断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为主,占84.6%;主要发生部位为面部,占79.1%;主要皮损形态为红斑、丘疹、水肿和鳞屑;自觉症状主要是瘙痒、灼热感、紧绷感。

该负责人称,使用者的个体差异、使用方法等都是导致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原因,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配方中是否含有自身皮肤过敏的成分,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类型的产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正确使用。如果发生疑似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皮肤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化妆品,并携带使用过的化妆品及外包装,及时到医院就诊。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购买化妆品要选择正规渠道,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资质证明,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化妆品的注册备案情况。目前网购已成为化妆品消费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网购消费时,要选择正规电商平台,甄别营业资格信息,并可先从品牌官网了解产品的具体信息,提高商品鉴别能力,尽量避免从无售后保障的网购平台、无资质的网店或其他私人渠道购买化妆品,不要相信虚假夸大宣传。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化妆品上市后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将组织各区县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网络销售、美容美发机构等经营使用环节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切实保障群众使用安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1/3来源于网购 首次超过线下

2020-03-26 16:54:10 来源:

《2019年重庆市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日前出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6日16时43分讯(首席记者 黄宇)《2019年重庆市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日前出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发现,2019年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产品来源中,网购和商场分别占比32.7%、27.2%,这是网购首次超过线下商场来源在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产品来源占比中排列首位。另有部分产品来源于美容美发机构、代购、网红直播间等。

据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全市共收到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4701例,比上年报告数增长6.9%,其中严重报告4例,其余均为一般报告。从消费人群看,女性占94.3%,20—50岁年龄段占比超过一半。从所涉化妆品类别看,非特殊用途化妆品占86.2%,其中护肤类产品占84.8%,其次为美容修饰类和发用类产品;特殊用途化妆品占13.8%,排名前三的分别为防晒类、染发类和祛斑类产品。从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看,初步诊断以化妆品接触性皮炎为主,占84.6%;主要发生部位为面部,占79.1%;主要皮损形态为红斑、丘疹、水肿和鳞屑;自觉症状主要是瘙痒、灼热感、紧绷感。

该负责人称,使用者的个体差异、使用方法等都是导致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原因,消费者在选择化妆品时要注意查看产品配方中是否含有自身皮肤过敏的成分,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皮肤类型的产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正确使用。如果发生疑似化妆品不良反应的皮肤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该化妆品,并携带使用过的化妆品及外包装,及时到医院就诊。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消费者,购买化妆品要选择正规渠道,仔细查看产品标签和资质证明,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查询化妆品的注册备案情况。目前网购已成为化妆品消费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网购消费时,要选择正规电商平台,甄别营业资格信息,并可先从品牌官网了解产品的具体信息,提高商品鉴别能力,尽量避免从无售后保障的网购平台、无资质的网店或其他私人渠道购买化妆品,不要相信虚假夸大宣传。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是化妆品上市后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市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将组织各区县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网络销售、美容美发机构等经营使用环节化妆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加大监督抽检力度,切实保障群众使用安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