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云阳山鸡哥蹦出致富路
每日清晨天不亮,梁尚直就会被院里的鸡鸣声叫醒。只要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他便心安而满足。

正能量|云阳山鸡哥蹦出致富路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20-04-03

每日清晨天不亮,梁尚直就会被院里的鸡鸣声叫醒。只要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他便心安而满足。

梁尚直今年已经65岁了,虽然腿部残疾对身体有一定影响,但他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从曾经的建卡贫困户到摘掉贫困帽,再到如今想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梁尚直说养鸡这事不但让自己成了当地有名的山鸡哥,还会让更多的人受益匪浅。

“虽然我腿脚不方便,但我过得不会比别人差。”梁尚直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1

“蹦了一辈子早习惯了”

梁尚直是云阳县故陵镇兰草村人,他的家乡有云阳东大门之称,与奉节县接壤。

故陵镇是云阳县工商业和运输业发展较早的地方,这里有较早形成的长江客货码头。梁尚直告诉记者,喝江水长大的他,从小就懂得知识改变命运和勤劳致富的道理。但他一直深感遗憾的是,自小家里的条件不好,4岁与小伙伴玩火时又不幸烧伤右腿,又因治疗不及时,导致落下病根,只能单腿走路。

记者委婉地问,单腿走路的感觉是个什么样?他直率地回应:“全靠蹦!”

原来,除了坐下时梁尚直的右腿可以稍稍放松一些外,多数时候他的右腿都是呈收膝状。但梁尚直很乐观,他笑着说:“蹦了一辈子,早蹦习惯了。毕竟各有各的活法,就当是强身健体了。”

简单直白一句话,里面包含的五味杂陈,也许只有梁尚直自己才知道。

2

“腿虽不便双手是好的”

因为腿脚不便,梁尚直自小不能干重活,更不能外出打工挣钱。咋办?

“腿虽然不方便,可我双手是好的呀。”25岁那年,梁尚直开始跟着村里的师傅学竹编,由于干活努力、勤奋用心,他很快成为镇上有名的篾匠。

“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基本功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梁尚直告诉记者,篾匠手艺是一门细致活,要经过多年磨练才能达到精熟程度。

不过,这些年提篮、筲箕、撮箕、箩筐、背篓、筛子等竹器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当一名篾匠的收入越来越少。记者从故陵镇政府了解到,梁尚直是个闲不住的人,为人和善,见人就笑,因为单腿走路的原因,镇里人对他的印象特别深。除了当篾匠,他还养过兔、养过蚕,多年来靠自己的努力,尽力维持着一家人生活。

“梁尚直一辈子不忘自食其力,克服种种困难,撑起整个家。”故陵镇政府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篾匠活路越来越不好做,几年前梁尚直家里陷入困境,成为村里建卡贫困户。

3

“凡事不能好高骛远”

正像镇政府相关人士说的那样,梁尚直一辈子不忘自食其力,为了摘掉穷帽子,他向镇政府表达了脱贫致富的心愿。

脱贫靠项目,什么最合适?养鸡!

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200只鸡苗送到梁尚直家,他也通过相关政策成功申请到小额贷款。不过,养鸡事业并非一帆风顺。

记者了解到,刚开始时因缺乏技术,200只鸡苗死掉一半,梁尚直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镇村干部为他请来了兽医站专家,帮他检查剩余鸡苗的情况,传授养殖技术给他。梁尚直虚心请教,刻苦学习,通过不断摸索,硬是学到了不少养殖经验,最终把剩下的鸡苗养成出栏,收入万余元,保住了创业本钱。

谈起过去养鸡时遇到的困难,梁尚直笑着说:“我觉得养鸡还是有前途的,凡事都不能好高骛远,得慢慢来,没有亏本就说明在向前发展。”

4

“照顾鸡苗像照顾孩子”

2018年,有了一定经验的梁尚直在兽医站专家指导下,又买了800只鸡苗。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困难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这么多的鸡苗需要一个保温室,可家里没这么大的地方,梁尚直犯难了。这一时期,梁尚直的大哥去世,把房子留给了他,悲痛的梁尚直在家人帮助下,把房子改造成了保温室。随之,这里也成为了他养鸡场的主要阵地。

梁尚直告诉记者,改造好的保温室有三层楼,每天天不亮,他便起床提着食桶一层一层蹦上楼给小鸡们喂食。小鸡吃食时,他就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鸡仔开心的时候,各个神采奕奕;不开心时,就会蹲在一旁不作声。”梁尚直说:“照顾这些鸡苗,要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才行。”

从陌生到熟悉,从门外汉到土专家,梁尚直的养殖技术进步飞速,养鸡场也逐渐步入正轨。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鸡苗存活率在90%以上。通过养鸡,梁尚直顺利摘下了贫困帽。

5

“想带村民走致富路”

记者了解到,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梁尚直决定转移阵地,尝试着把鸡从养鸡场里放出来,逐渐散养在宽敞开阔的林木间。

梁尚直介绍,老家这里有良好的光、热、水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小鸡们除了吃谷物、玉米等,还吃大自然中的虫子和青草。他的鸡不仅肉质鲜香、嫩滑,还绿色健康、营养丰富。鸡一出栏,就被周边乡镇、县城的老顾客订购一空。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山鸡哥。

由于销路不错,去年上半年梁尚直又养了5000只鸡,养鸡场越办越大。“亲戚们劝我不要搞大了,怕亏。但我觉得,有时候做事情看准了后,还是要胆子大一点。”梁尚直说,现在电商销售火爆,他想往这方面发展,于是把在外务工的儿子儿媳喊回家帮忙,“毕竟我年纪大了,手机、网络这些搞不太懂,但年轻人玩得动。”

梁尚直的儿子梁国勇告诉记者,如今他和父亲各顾一头——父亲照顾家里的养殖场,保证鸡肉的质量;他回村后立即投入到电商平台线上营销的学习中,尽快把售卖阵地搬到网上。梁国勇说,经一家人共同奋斗,去年出栏1万只鸡,收入30万元。

关于今后的打算,梁尚直有很多新计划。“现在孩子回来帮忙了,今年我要修好养鸡场的供水池,再养1万只鸡,把养鸡场做大做强,把山鸡哥的名声越叫越响。”梁尚直笑着说:“另外,我想带着其他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梁尚直说,这是他晚年最大的心愿。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慢新闻记者 李琅 通讯员 陈爱玲 赵晓龙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正能量|云阳山鸡哥蹦出致富路

2020-04-03 07:31:32 来源: 0 条评论

每日清晨天不亮,梁尚直就会被院里的鸡鸣声叫醒。只要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他便心安而满足。

梁尚直今年已经65岁了,虽然腿部残疾对身体有一定影响,但他却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与众不同。从曾经的建卡贫困户到摘掉贫困帽,再到如今想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梁尚直说养鸡这事不但让自己成了当地有名的山鸡哥,还会让更多的人受益匪浅。

“虽然我腿脚不方便,但我过得不会比别人差。”梁尚直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1

“蹦了一辈子早习惯了”

梁尚直是云阳县故陵镇兰草村人,他的家乡有云阳东大门之称,与奉节县接壤。

故陵镇是云阳县工商业和运输业发展较早的地方,这里有较早形成的长江客货码头。梁尚直告诉记者,喝江水长大的他,从小就懂得知识改变命运和勤劳致富的道理。但他一直深感遗憾的是,自小家里的条件不好,4岁与小伙伴玩火时又不幸烧伤右腿,又因治疗不及时,导致落下病根,只能单腿走路。

记者委婉地问,单腿走路的感觉是个什么样?他直率地回应:“全靠蹦!”

原来,除了坐下时梁尚直的右腿可以稍稍放松一些外,多数时候他的右腿都是呈收膝状。但梁尚直很乐观,他笑着说:“蹦了一辈子,早蹦习惯了。毕竟各有各的活法,就当是强身健体了。”

简单直白一句话,里面包含的五味杂陈,也许只有梁尚直自己才知道。

2

“腿虽不便双手是好的”

因为腿脚不便,梁尚直自小不能干重活,更不能外出打工挣钱。咋办?

“腿虽然不方便,可我双手是好的呀。”25岁那年,梁尚直开始跟着村里的师傅学竹编,由于干活努力、勤奋用心,他很快成为镇上有名的篾匠。

“篾匠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的篾,基本功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梁尚直告诉记者,篾匠手艺是一门细致活,要经过多年磨练才能达到精熟程度。

不过,这些年提篮、筲箕、撮箕、箩筐、背篓、筛子等竹器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当一名篾匠的收入越来越少。记者从故陵镇政府了解到,梁尚直是个闲不住的人,为人和善,见人就笑,因为单腿走路的原因,镇里人对他的印象特别深。除了当篾匠,他还养过兔、养过蚕,多年来靠自己的努力,尽力维持着一家人生活。

“梁尚直一辈子不忘自食其力,克服种种困难,撑起整个家。”故陵镇政府相关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篾匠活路越来越不好做,几年前梁尚直家里陷入困境,成为村里建卡贫困户。

3

“凡事不能好高骛远”

正像镇政府相关人士说的那样,梁尚直一辈子不忘自食其力,为了摘掉穷帽子,他向镇政府表达了脱贫致富的心愿。

脱贫靠项目,什么最合适?养鸡!

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200只鸡苗送到梁尚直家,他也通过相关政策成功申请到小额贷款。不过,养鸡事业并非一帆风顺。

记者了解到,刚开始时因缺乏技术,200只鸡苗死掉一半,梁尚直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镇村干部为他请来了兽医站专家,帮他检查剩余鸡苗的情况,传授养殖技术给他。梁尚直虚心请教,刻苦学习,通过不断摸索,硬是学到了不少养殖经验,最终把剩下的鸡苗养成出栏,收入万余元,保住了创业本钱。

谈起过去养鸡时遇到的困难,梁尚直笑着说:“我觉得养鸡还是有前途的,凡事都不能好高骛远,得慢慢来,没有亏本就说明在向前发展。”

4

“照顾鸡苗像照顾孩子”

2018年,有了一定经验的梁尚直在兽医站专家指导下,又买了800只鸡苗。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困难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这么多的鸡苗需要一个保温室,可家里没这么大的地方,梁尚直犯难了。这一时期,梁尚直的大哥去世,把房子留给了他,悲痛的梁尚直在家人帮助下,把房子改造成了保温室。随之,这里也成为了他养鸡场的主要阵地。

梁尚直告诉记者,改造好的保温室有三层楼,每天天不亮,他便起床提着食桶一层一层蹦上楼给小鸡们喂食。小鸡吃食时,他就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观察它们的生长情况。“鸡仔开心的时候,各个神采奕奕;不开心时,就会蹲在一旁不作声。”梁尚直说:“照顾这些鸡苗,要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才行。”

从陌生到熟悉,从门外汉到土专家,梁尚直的养殖技术进步飞速,养鸡场也逐渐步入正轨。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鸡苗存活率在90%以上。通过养鸡,梁尚直顺利摘下了贫困帽。

5

“想带村民走致富路”

记者了解到,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梁尚直决定转移阵地,尝试着把鸡从养鸡场里放出来,逐渐散养在宽敞开阔的林木间。

梁尚直介绍,老家这里有良好的光、热、水资源和优越的气候条件,小鸡们除了吃谷物、玉米等,还吃大自然中的虫子和青草。他的鸡不仅肉质鲜香、嫩滑,还绿色健康、营养丰富。鸡一出栏,就被周边乡镇、县城的老顾客订购一空。久而久之,大家都叫他山鸡哥。

由于销路不错,去年上半年梁尚直又养了5000只鸡,养鸡场越办越大。“亲戚们劝我不要搞大了,怕亏。但我觉得,有时候做事情看准了后,还是要胆子大一点。”梁尚直说,现在电商销售火爆,他想往这方面发展,于是把在外务工的儿子儿媳喊回家帮忙,“毕竟我年纪大了,手机、网络这些搞不太懂,但年轻人玩得动。”

梁尚直的儿子梁国勇告诉记者,如今他和父亲各顾一头——父亲照顾家里的养殖场,保证鸡肉的质量;他回村后立即投入到电商平台线上营销的学习中,尽快把售卖阵地搬到网上。梁国勇说,经一家人共同奋斗,去年出栏1万只鸡,收入30万元。

关于今后的打算,梁尚直有很多新计划。“现在孩子回来帮忙了,今年我要修好养鸡场的供水池,再养1万只鸡,把养鸡场做大做强,把山鸡哥的名声越叫越响。”梁尚直笑着说:“另外,我想带着其他村民一起走上致富路。”梁尚直说,这是他晚年最大的心愿。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慢新闻记者 李琅 通讯员 陈爱玲 赵晓龙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