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重庆南川破解贫困群众就医难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近年来,重庆南川区不断强化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从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密,确保贫困人口“少生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医疗保障基础。

经济日报:重庆南川破解贫困群众就医难

来源:经济日报2020-05-05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近年来,重庆南川区不断强化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从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密,确保贫困人口“少生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医疗保障基础。

家庭医生服务到家

4月14日,南川东城街道卫生院医生李命淑又来到了黄淦村贫困户胡正友家里,为他检查腿脚。前年,胡正友在打工时摔断了腿脚,丧失了劳动能力,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年多来,在家庭签约医生帮助下,胡正友的伤势恢复良好,已能在附近做些零工。

在南川,每一位贫困群众,都像胡正友这样享受到了家庭签约医生的定期上门服务,提供医疗建议并做好防病指导。

近年来,南川先后成立家医签约服务团队220个,通过集中义诊、上门服务等方法,优先为贫困人口提供家医签约服务,实现贫困户家医签约全覆盖。

为了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南川依托智慧医疗健康平台,通过启动人脸识别系统、GPS定位系统,对辖区居民信息录入和人脸采集,统一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完善老年人及高血压、糖尿病人等健康档案,实现了辖区居民就诊信息自动推送到健康档案,提高了健康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

“家庭医生获得授权后,可以调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所有就诊病历,能更加精准了解居民健康情况和过往诊疗记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其随访和指导用药情况也一并录入健康档案,为居民后续诊疗提供准确有用信息。”南川区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何江说。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4月20日,经济日报记者在南川区中医院二期住院楼项目现场看到,建设工程目前孔桩开挖完毕,地梁基础完成超过30%。据了解,该项目完工后,将增加500张床位,极大地提高就医水平和条件。

这是南川全面改善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川通过改扩建一批、联合设置一批、整体搬迁一批的方式,改扩建区人民医院儿科楼、乡镇卫生院7所,整体搬迁区妇幼保健院、完成244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所有乡镇卫生院配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等设备,DR、CR覆盖所有中心卫生院。

在硬件上,该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区宏仁医院成功创建二乙医院,33个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改善。在软件上,统一区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医疗健康数据标准,实现了全区医疗机构信息、医护人员信息、疾病目录、诊疗目录、手术目录、药品目录的数据标准统一,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库。

何江告诉记者,目前南川区已集成40家公立医疗机构、12家民营医院和100家个体诊所有效医疗健康数据1500余万条,接下来将把全区279家村卫生室医疗健康数据纳入平台,消除空白和盲区,真正实现了区域卫生健康信息“一张网”。

南川还将贫困患者按“大病、重病、慢病”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按照分级诊疗、逐级转诊原则,实施分类救治,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并落实一名管理人员参与疾病的跟踪随访及管理,确保农村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医保“一站式”结算

“多亏了政策好,我才能把病治好。”在南川区人民医院出院结算窗口,水江镇石茂村村民彭大姐告诉记者,她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入院,通过手术和住院治疗花费36477.42元,最后实际自付3647.74元,看病负担大大减轻。

彭大姐所说的“政策”,是南川为贫困人口建立的7道医疗保障线,通过这些保障,确保贫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不超过总费用的10%,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门诊自付比不超过总费用的20%。

据了解,为了对贫困人口看病实行全面兜底保障,南川为农村贫困人口购买了精准脱贫商业保险,并且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健康扶贫医疗基金、健康扶贫政府兜底救助等7道医疗保障线,通过在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开发了“政府兜底平台”,实现7道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

南川区卫健委积极配合医保、民政、残联等部门,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缴费资助政策,加强督查各乡镇(街道)统筹资金资助参保情况,全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全覆盖。

2019年,南川区贫困人口累计就医15078人次,健康扶贫医疗基金救助350万元,政府兜底725万元。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9.86%,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门诊自付比18.10%,看病负担大大减轻。

远程医疗补齐短板

4月7日9时41分,南川区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接到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来的远程诊断申请:患者刘女士左肩疼痛,其左肩关节的X线摄片需要进行诊断。9时47分,诊断报告出具完成。9时50分,报告通过审核,发回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虽然是在社区医院就诊,但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只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刘女士就拿到了南川区人民医院出具的诊断报告。“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向上联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向下覆盖了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22家基层医院,可以开展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目前已实现了三级覆盖,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南川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杨仕海说。

远程医疗服务不仅缓解了基层医务人员不足,也有效解决了偏远山区老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南川以区人民医院为依托,建设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等“五大中心”,通过“一个平台、五大中心”,推动区乡村三级联动“共享医疗”,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了基层卫生医疗服务能力。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经济日报:重庆南川破解贫困群众就医难

2020-05-05 14:38:06 来源: 0 条评论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战役。近年来,重庆南川区不断强化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从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等方面下功夫出实招,将贫困人口医疗保障网越织越密,确保贫困人口“少生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了坚实的医疗保障基础。

家庭医生服务到家

4月14日,南川东城街道卫生院医生李命淑又来到了黄淦村贫困户胡正友家里,为他检查腿脚。前年,胡正友在打工时摔断了腿脚,丧失了劳动能力,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年多来,在家庭签约医生帮助下,胡正友的伤势恢复良好,已能在附近做些零工。

在南川,每一位贫困群众,都像胡正友这样享受到了家庭签约医生的定期上门服务,提供医疗建议并做好防病指导。

近年来,南川先后成立家医签约服务团队220个,通过集中义诊、上门服务等方法,优先为贫困人口提供家医签约服务,实现贫困户家医签约全覆盖。

为了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做细,南川依托智慧医疗健康平台,通过启动人脸识别系统、GPS定位系统,对辖区居民信息录入和人脸采集,统一服务标准和服务内容,完善老年人及高血压、糖尿病人等健康档案,实现了辖区居民就诊信息自动推送到健康档案,提高了健康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

“家庭医生获得授权后,可以调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所有就诊病历,能更加精准了解居民健康情况和过往诊疗记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其随访和指导用药情况也一并录入健康档案,为居民后续诊疗提供准确有用信息。”南川区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何江说。

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4月20日,经济日报记者在南川区中医院二期住院楼项目现场看到,建设工程目前孔桩开挖完毕,地梁基础完成超过30%。据了解,该项目完工后,将增加500张床位,极大地提高就医水平和条件。

这是南川全面改善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川通过改扩建一批、联合设置一批、整体搬迁一批的方式,改扩建区人民医院儿科楼、乡镇卫生院7所,整体搬迁区妇幼保健院、完成244个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所有乡镇卫生院配齐全自动生化分析仪、B超等设备,DR、CR覆盖所有中心卫生院。

在硬件上,该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甲医院,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区宏仁医院成功创建二乙医院,33个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改善。在软件上,统一区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民营医院医疗健康数据标准,实现了全区医疗机构信息、医护人员信息、疾病目录、诊疗目录、手术目录、药品目录的数据标准统一,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数据库。

何江告诉记者,目前南川区已集成40家公立医疗机构、12家民营医院和100家个体诊所有效医疗健康数据1500余万条,接下来将把全区279家村卫生室医疗健康数据纳入平台,消除空白和盲区,真正实现了区域卫生健康信息“一张网”。

南川还将贫困患者按“大病、重病、慢病”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按照分级诊疗、逐级转诊原则,实施分类救治,对不同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和康复措施,并落实一名管理人员参与疾病的跟踪随访及管理,确保农村贫困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

医保“一站式”结算

“多亏了政策好,我才能把病治好。”在南川区人民医院出院结算窗口,水江镇石茂村村民彭大姐告诉记者,她因为急性心肌梗死入院,通过手术和住院治疗花费36477.42元,最后实际自付3647.74元,看病负担大大减轻。

彭大姐所说的“政策”,是南川为贫困人口建立的7道医疗保障线,通过这些保障,确保贫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不超过总费用的10%,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门诊自付比不超过总费用的20%。

据了解,为了对贫困人口看病实行全面兜底保障,南川为农村贫困人口购买了精准脱贫商业保险,并且建立起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扶贫济困医疗基金、健康扶贫医疗基金、健康扶贫政府兜底救助等7道医疗保障线,通过在全区公立医疗机构实施“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开发了“政府兜底平台”,实现7道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

南川区卫健委积极配合医保、民政、残联等部门,落实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缴费资助政策,加强督查各乡镇(街道)统筹资金资助参保情况,全区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全覆盖。

2019年,南川区贫困人口累计就医15078人次,健康扶贫医疗基金救助350万元,政府兜底725万元。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9.86%,重特大疾病、慢性病门诊自付比18.10%,看病负担大大减轻。

远程医疗补齐短板

4月7日9时41分,南川区人民医院远程影像诊断中心接到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来的远程诊断申请:患者刘女士左肩疼痛,其左肩关节的X线摄片需要进行诊断。9时47分,诊断报告出具完成。9时50分,报告通过审核,发回东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虽然是在社区医院就诊,但通过远程医疗服务,只用了不到10分钟的时间,刘女士就拿到了南川区人民医院出具的诊断报告。“远程影像诊断中心向上联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向下覆盖了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等22家基层医院,可以开展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教学,目前已实现了三级覆盖,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优质医疗服务。”南川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杨仕海说。

远程医疗服务不仅缓解了基层医务人员不足,也有效解决了偏远山区老百姓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南川以区人民医院为依托,建设远程心电诊断中心、远程影像诊断中心、病理诊断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和消毒供应中心等“五大中心”,通过“一个平台、五大中心”,推动区乡村三级联动“共享医疗”,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了基层卫生医疗服务能力。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