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 杨新民:用数学来解决“卡脖子”的关键问题
在重庆,有这样一名科学家,一生与数学为伴,数学就像他手中挥舞的一根魔术棒,既搏击着他自己的命运,也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他就是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杨新民。

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 杨新民:用数学来解决“卡脖子”的关键问题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5-09

编者按: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第4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特别推出聆听科学家故事系列报道,现场展示将于5月29日至6月30日在重庆科技馆举行。主要展示在渝“两院院士”及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的精彩事迹、主要成就等,向全社会讲好科学家故事,让广大市民走进科学家的丰富内心世界。

“人生难得几回搏,一生总得搏几回。”是杨新民的座右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9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数学对大多数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作为一门课程,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求学生涯;陌生的是,在很多未知的领域,数学都正在并仍将发挥它巨大的作用,引领人们运用它去解决生活中一件件实际的问题。在重庆,有这样一名科学家,一生与数学为伴,数学就像他手中挥舞的一根魔术棒,既搏击着他自己的命运,也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他就是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杨新民。

“人生难得几回搏”背后的“狠劲”和“韧劲”

“人生难得几回搏,一生总得搏几回。”这句话是杨新民的座右铭。在他看来,做学问和体育比赛一样,也要有一股“狠劲”和“韧劲”,既要对自己“狠”,也要对钻研的项目“韧”,奋勇搏击,不达目的不罢休。这两股劲也始终贯穿着杨新民的求学和研发生涯。

杨新民是四川泸州人,从小就对数学这门学科情有独钟,初中就开始参加全国数学比赛。1979年考进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后,一直被同学们视为最难课程之一的“实变函数”,在大家眼中,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是杨新民偏不信这个邪,不仅自学了实变函数,还与“78级”的学长一同参加考试,不仅顺利通过,还获得了免修资格。

1983年本科毕业后,因学业优异,杨新民留在母校数学系任教。杨新民始终认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好书、育好人。所以,为了上好每节课,他都会对自己“狠”一点,反复试讲几十遍并琢磨讲课内容,研究如何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学好数学。因此,在同学们看来,虽然是晦涩难懂的数学课,但杨新民却总能讲出新意和趣味来,他的课很受欢迎,并多次在全校中青年教师赛课中获得一等奖。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杨新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他坐得住“冷板凳” 换来丰硕研发成果

在杨新民的办公室里,常挂着两幅字,一幅写着“风清气正”,一幅写着“宁静致远”,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高徒王元院士赠予他的。杨新民也一直以字上所写的来要求自己:“做人就要风清气正,清正廉洁,服务好师生;做学问就要宁静致远,甘于寂寞,静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

在科研领域,杨新民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运筹学是通过数学上的分析、运算,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最后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杨新民刚进行运筹学研究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的他还住在学校的教工宿舍,房间小得只能摆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夏天酷热,没有空调,他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苦算,陪伴他的只有电风扇的转动声和笔尖划过草稿纸的“刷刷”声,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孤独的。

正是凭着这股耐得住寂寞的“韧劲”,杨新民在运筹学领域的多个方向上做出了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比如,他于1992年提出向量广义次似凸新概念,解决了分式向量优化问题中公认的世界难题,在随后20多年时间中又率先提出集值广义邻近次似凸概念、多目标优化问题二阶强对偶和逆对偶定理,成为向量和集值最优化领域的最佳分析工具。

杨新民在进行讲座。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运用数学对疫情发展等做出预测和研判

随着研究的拓展,杨新民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他本人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兼职教授等。杨新民还于2017年获得重庆科技最高奖,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9年年底,由杨新民牵头申报的“最优化问题的人工智能方法”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直接经费为1968万元。

据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最高级别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33年来,重庆市第一次获得此类重大项目。

2020年2月,科技部公布了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名单,重庆市依托重庆师范大学牵头建设的重庆应用数学中心成为其中之一,这是我市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杨新民担任该中心主任。

这个中心对重庆有何意义呢?杨新民表示,数学是诸多科技领域的基础,从计算机到人工智能再到大数据时代,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撑。通过这个中心的建立,可以运用数学来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的关键问题,从而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应用落地,为重庆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头动力。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杨新民就带领重庆应用数学中心迅速组建了多学科综合研判团队,从2月初开始,每天对疫情发展情况等做出预测和研判,并将相关研究结果及时报市卫生健康委。同时,该中心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适当开展分类管控”的建议,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如今,重庆科技创新的大幕已然拉开,很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与数学有交集,数学应用前景广阔。杨新民表示,将继续带领重庆应用数学中心团队,围绕信息科学、先进制造、智能交通、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好数学的功效,打破技术发展瓶颈,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数学支撑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让数学更好地造福人们的生活。

相关报道:

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向仲怀:丝绸之路上的“大漠驼铃”

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 夏庆友:让琳琅满目的蚕丝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 杨新民:用数学来解决“卡脖子”的关键问题

2020-05-09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编者按:

为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在第4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特别推出聆听科学家故事系列报道,现场展示将于5月29日至6月30日在重庆科技馆举行。主要展示在渝“两院院士”及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的精彩事迹、主要成就等,向全社会讲好科学家故事,让广大市民走进科学家的丰富内心世界。

“人生难得几回搏,一生总得搏几回。”是杨新民的座右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9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数学对大多数人而言,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作为一门课程,几乎贯穿了我们整个求学生涯;陌生的是,在很多未知的领域,数学都正在并仍将发挥它巨大的作用,引领人们运用它去解决生活中一件件实际的问题。在重庆,有这样一名科学家,一生与数学为伴,数学就像他手中挥舞的一根魔术棒,既搏击着他自己的命运,也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他就是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杨新民。

“人生难得几回搏”背后的“狠劲”和“韧劲”

“人生难得几回搏,一生总得搏几回。”这句话是杨新民的座右铭。在他看来,做学问和体育比赛一样,也要有一股“狠劲”和“韧劲”,既要对自己“狠”,也要对钻研的项目“韧”,奋勇搏击,不达目的不罢休。这两股劲也始终贯穿着杨新民的求学和研发生涯。

杨新民是四川泸州人,从小就对数学这门学科情有独钟,初中就开始参加全国数学比赛。1979年考进重庆师范学院数学系后,一直被同学们视为最难课程之一的“实变函数”,在大家眼中,就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是杨新民偏不信这个邪,不仅自学了实变函数,还与“78级”的学长一同参加考试,不仅顺利通过,还获得了免修资格。

1983年本科毕业后,因学业优异,杨新民留在母校数学系任教。杨新民始终认为,教师的天职就是教好书、育好人。所以,为了上好每节课,他都会对自己“狠”一点,反复试讲几十遍并琢磨讲课内容,研究如何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学好数学。因此,在同学们看来,虽然是晦涩难懂的数学课,但杨新民却总能讲出新意和趣味来,他的课很受欢迎,并多次在全校中青年教师赛课中获得一等奖。

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重庆师范大学教授杨新民。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他坐得住“冷板凳” 换来丰硕研发成果

在杨新民的办公室里,常挂着两幅字,一幅写着“风清气正”,一幅写着“宁静致远”,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高徒王元院士赠予他的。杨新民也一直以字上所写的来要求自己:“做人就要风清气正,清正廉洁,服务好师生;做学问就要宁静致远,甘于寂寞,静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

在科研领域,杨新民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运筹学是通过数学上的分析、运算,得出各种各样的结果,最后提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杨新民刚进行运筹学研究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的他还住在学校的教工宿舍,房间小得只能摆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夏天酷热,没有空调,他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埋头苦算,陪伴他的只有电风扇的转动声和笔尖划过草稿纸的“刷刷”声,这个过程是漫长而孤独的。

正是凭着这股耐得住寂寞的“韧劲”,杨新民在运筹学领域的多个方向上做出了原创性的研究成果。比如,他于1992年提出向量广义次似凸新概念,解决了分式向量优化问题中公认的世界难题,在随后20多年时间中又率先提出集值广义邻近次似凸概念、多目标优化问题二阶强对偶和逆对偶定理,成为向量和集值最优化领域的最佳分析工具。

杨新民在进行讲座。重庆师范大学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运用数学对疫情发展等做出预测和研判

随着研究的拓展,杨新民在行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他本人被授予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兼职教授等。杨新民还于2017年获得重庆科技最高奖,201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2019年年底,由杨新民牵头申报的“最优化问题的人工智能方法”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资助直接经费为1968万元。

据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中最高级别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成立33年来,重庆市第一次获得此类重大项目。

2020年2月,科技部公布了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名单,重庆市依托重庆师范大学牵头建设的重庆应用数学中心成为其中之一,这是我市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杨新民担任该中心主任。

这个中心对重庆有何意义呢?杨新民表示,数学是诸多科技领域的基础,从计算机到人工智能再到大数据时代,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撑。通过这个中心的建立,可以运用数学来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的关键问题,从而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应用落地,为重庆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源头动力。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杨新民就带领重庆应用数学中心迅速组建了多学科综合研判团队,从2月初开始,每天对疫情发展情况等做出预测和研判,并将相关研究结果及时报市卫生健康委。同时,该中心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适当开展分类管控”的建议,为我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

如今,重庆科技创新的大幕已然拉开,很多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与数学有交集,数学应用前景广阔。杨新民表示,将继续带领重庆应用数学中心团队,围绕信息科学、先进制造、智能交通、生物医学等领域,发挥好数学的功效,打破技术发展瓶颈,实现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数学支撑创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让数学更好地造福人们的生活。

相关报道:

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向仲怀:丝绸之路上的“大漠驼铃”

重庆优秀科学家风采展| 夏庆友:让琳琅满目的蚕丝产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