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亮点|打探两江协同创新区:一半山水一半城 已吸引21所顶尖科研院所入驻
明月湖波光粼粼,明月山郁郁葱葱,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总占地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出圈”。

晒亮点|打探两江协同创新区:一半山水一半城 已吸引21所顶尖科研院所入驻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5-09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9日18时54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通讯员 谢力)明月湖波光粼粼,明月山郁郁葱葱,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总占地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出圈”。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前往现场打探获悉,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正在加速建设。截至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经吸引了21所顶尖科研院所入驻,科技创新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

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立体效果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产业协同——

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所谓“协同创新”,就是要打破领域、区域和国别的界限,构建起庞大的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

今年2月,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打造的汽车毫米波雷达项目正式在两江新区落地,将为无人驾驶车辆提供更灵敏的“嗅觉”,预计3年内产值将突破1亿元。

“我们落地仅仅3个月,就已经与长安汽车、中汽研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正在推进汽车雷达、三峡库区边坡灾害监测等10余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恺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一项与两江新区落户企业海装风电的合作已经取得成效——在双方努力之下,海装风电目前最大的机组功率已经达到10MW,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该研究院与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光电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助推重庆光电显示行业的转型升级。该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剑晖称,目前相关科技成果已经在航天集团及国家电网的相关项目中得到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的21所高校、科研院所已经在抗疫、工业、环保、人工智能、应急救援、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攻关。

这些顶尖团队为何选择在两江新区进行成果转化?答案是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

据悉,两江协同创新区以产业技术创新和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为方向,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创新资源引育,推动支柱产业快速升级;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积极开展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加快形成规模化的新兴产业集群。

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表示,两江新区正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两江协同创新区等载体,协同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全面加快“双链”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两江协同创新区还在着力搭建创新服务、试验设备共享、统一孵化、科技金融以及产学研交流合作等5大平台,为入驻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科研与产业、产业与创新、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融合,

预计到2022年,两江协同创新区将完成成果转化100项,申报发明专利400件。

多所高校入驻两江协同创新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人才协同——

顶尖科创人才加速集聚

毛二可,86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被誉为“中国雷达研究领域的泰斗”。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打造的汽车毫米波雷达项目,就离不开毛二可及其团队的努力。

“重庆工业基础雄厚,目前正在实施的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也凸显了这座城市对于创新的高度重视,同时在人才引育等方面也在加速发力。”毛二可很看好重庆,他肯定地说,重庆在科技创新领域将大有作为。

和毛二可一样,选择在重庆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还有很多。

作为重庆科技创新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两江新区完备的创新体系和广阔的技术应用场景空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人才。仅两江协同创新区,就已吸引超过600名高层次人才

目前,两江新区根据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还打造了“留创园”“留学报国基地”“欧美同学会”“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人才引育重点平台,让新区日益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19年11月,两江新区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两江人才”十条》等五个人才政策文件,在人才发展机制、政策、方式、平台、服务上创新,以改革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生活协同——

更好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轻点手机,远程指挥船只清理湖面,清理完成之后,船只自动返回……这种未来智慧生活场景,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已成为现实。

4月底,由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清洁船正式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内的明月湖投用,可实现90%以上的自动化水面清理。

早在规划伊始,两江协同创新区就提出“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探索产、城、景有机融合的创新资源集聚模式,实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探索创新资源集聚模式”、“具有未来城市品质和地域特色”三大目标,并邀请国际国内顶尖设计团队进行设计。

国务院外专局美籍规划专家、前纽约规划局局长饶及人作为两江协同创新区规划设计专家评审组成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两江协同创新区的规划应该保持超前性,重点考虑新一代科技创新人才的生活习惯和创业生态,能够让科技创新人才在这里安心工作、生活。

秉承“山清水秀、绿色智能、开放共享、活力多元”四大规划理念,如今,两江协同创新区正沿着既定路径阔步前行。

——高质高效抓规划编制,完成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

——高质高效抓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以明月湖为核心的环湖生态走廊和骨架路网;

——高质高效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加速推进…

国际化的配套服务不断彰显这个区域的活力。7个产、学、研、生活功能混合组团,配置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可为区内科技人群提供包括国际化交往、科技转化、医疗健康、基础教育、生活配套、长租公寓等全方位服务。

西北工业大学科创中心立体效果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生态协同——

促进科技、人文、生态相互交融

翠峰如簇,碧波万顷,湖光山色,风光旖旎。在这里,科技与人文交融,创新与生态交汇。

“两江协同创新区设计规划总体结构时,便提出要以‘一半山水、一半城’为原则,生态用地、产学研用地、生活用地比例为3∶2∶1。”两江协同创新区负责人王飞说。

因此,在30平方公里范围内,两江协同创新区布局了5个公园及10余处绿地,让森林覆盖率超过50%。

规划建设的创新创业创造空间,镶嵌在溪谷林境廊、明月汇流、崖壁探索林等组成的万亩生态空间中,犹如一幅立体的生态拼图。两江协同创新区以“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公园城市”的理念,充分尊重“山水林田湖草”自然本底,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绿色智能、开放共享、活力多元”的创新创业创造者向往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建设中的两江协同创新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按照规划,未来,两江协同创新区将全部实现“公交+步行”绿色出行,搭建公共空间全覆盖的“五分钟科研生活圈”“十分钟生态体验圈”。

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汇聚全球创新要素的集聚高地、促进大学大院大所联合开展协同创新的合作高地、科技创新及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两江协同创新区正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创新之地、智慧之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晒亮点|打探两江协同创新区:一半山水一半城 已吸引21所顶尖科研院所入驻

2020-05-09 19:29:43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9日18时54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通讯员 谢力)明月湖波光粼粼,明月山郁郁葱葱,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总占地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两江协同创新区正在“出圈”。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前往现场打探获悉,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等一大批重点工程正在加速建设。截至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经吸引了21所顶尖科研院所入驻,科技创新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并开花结果。

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立体效果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产业协同——

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所谓“协同创新”,就是要打破领域、区域和国别的界限,构建起庞大的创新网络,实现创新要素最大限度的整合。

今年2月,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打造的汽车毫米波雷达项目正式在两江新区落地,将为无人驾驶车辆提供更灵敏的“嗅觉”,预计3年内产值将突破1亿元。

“我们落地仅仅3个月,就已经与长安汽车、中汽研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正在推进汽车雷达、三峡库区边坡灾害监测等10余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韩恺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同济大学重庆研究院,一项与两江新区落户企业海装风电的合作已经取得成效——在双方努力之下,海装风电目前最大的机组功率已经达到10MW,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在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该研究院与重庆先进光电显示技术研究院、重庆惠科金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建光电协同创新中心,共同助推重庆光电显示行业的转型升级。该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剑晖称,目前相关科技成果已经在航天集团及国家电网的相关项目中得到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落户两江协同创新区的21所高校、科研院所已经在抗疫、工业、环保、人工智能、应急救援、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攻关。

这些顶尖团队为何选择在两江新区进行成果转化?答案是扎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

据悉,两江协同创新区以产业技术创新和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为方向,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特色产业建设一批中试基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创新资源引育,推动支柱产业快速升级;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积极开展新兴产业技术研发,加快形成规模化的新兴产业集群。

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表示,两江新区正着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依托两江协同创新区等载体,协同推动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全面加快“双链”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两江协同创新区还在着力搭建创新服务、试验设备共享、统一孵化、科技金融以及产学研交流合作等5大平台,为入驻的高校及科研院所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科研与产业、产业与创新、创新与人才培养”协同融合,

预计到2022年,两江协同创新区将完成成果转化100项,申报发明专利400件。

多所高校入驻两江协同创新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人才协同——

顶尖科创人才加速集聚

毛二可,86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被誉为“中国雷达研究领域的泰斗”。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打造的汽车毫米波雷达项目,就离不开毛二可及其团队的努力。

“重庆工业基础雄厚,目前正在实施的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也凸显了这座城市对于创新的高度重视,同时在人才引育等方面也在加速发力。”毛二可很看好重庆,他肯定地说,重庆在科技创新领域将大有作为。

和毛二可一样,选择在重庆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还有很多。

作为重庆科技创新活跃度最高的区域,两江新区完备的创新体系和广阔的技术应用场景空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高层次人才。仅两江协同创新区,就已吸引超过600名高层次人才

目前,两江新区根据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还打造了“留创园”“留学报国基地”“欧美同学会”“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人才引育重点平台,让新区日益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2019年11月,两江新区正式发布《关于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及《“两江人才”十条》等五个人才政策文件,在人才发展机制、政策、方式、平台、服务上创新,以改革推动人才政策创新突破和细化落实,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两江协同创新区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生活协同——

更好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

轻点手机,远程指挥船只清理湖面,清理完成之后,船只自动返回……这种未来智慧生活场景,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已成为现实。

4月底,由西北工业大学重庆科创中心自主研发的无人驾驶清洁船正式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内的明月湖投用,可实现90%以上的自动化水面清理。

早在规划伊始,两江协同创新区就提出“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探索产、城、景有机融合的创新资源集聚模式,实现“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探索创新资源集聚模式”、“具有未来城市品质和地域特色”三大目标,并邀请国际国内顶尖设计团队进行设计。

国务院外专局美籍规划专家、前纽约规划局局长饶及人作为两江协同创新区规划设计专家评审组成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议,两江协同创新区的规划应该保持超前性,重点考虑新一代科技创新人才的生活习惯和创业生态,能够让科技创新人才在这里安心工作、生活。

秉承“山清水秀、绿色智能、开放共享、活力多元”四大规划理念,如今,两江协同创新区正沿着既定路径阔步前行。

——高质高效抓规划编制,完成城市空间和产业发展规划编制;

——高质高效抓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以明月湖为核心的环湖生态走廊和骨架路网;

——高质高效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加速推进…

国际化的配套服务不断彰显这个区域的活力。7个产、学、研、生活功能混合组团,配置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体系,可为区内科技人群提供包括国际化交往、科技转化、医疗健康、基础教育、生活配套、长租公寓等全方位服务。

西北工业大学科创中心立体效果图。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生态协同——

促进科技、人文、生态相互交融

翠峰如簇,碧波万顷,湖光山色,风光旖旎。在这里,科技与人文交融,创新与生态交汇。

“两江协同创新区设计规划总体结构时,便提出要以‘一半山水、一半城’为原则,生态用地、产学研用地、生活用地比例为3∶2∶1。”两江协同创新区负责人王飞说。

因此,在30平方公里范围内,两江协同创新区布局了5个公园及10余处绿地,让森林覆盖率超过50%。

规划建设的创新创业创造空间,镶嵌在溪谷林境廊、明月汇流、崖壁探索林等组成的万亩生态空间中,犹如一幅立体的生态拼图。两江协同创新区以“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公园城市”的理念,充分尊重“山水林田湖草”自然本底,努力建设“山清水秀、绿色智能、开放共享、活力多元”的创新创业创造者向往的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建设中的两江协同创新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按照规划,未来,两江协同创新区将全部实现“公交+步行”绿色出行,搭建公共空间全覆盖的“五分钟科研生活圈”“十分钟生态体验圈”。

努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汇聚全球创新要素的集聚高地、促进大学大院大所联合开展协同创新的合作高地、科技创新及产业创新的重要策源地、新兴产业的重要策源地,两江协同创新区正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创新之地、智慧之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