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十八般武艺”促脱贫
科技特派员钻进山沟,为扶贫产业保驾护航;卫生系统打造护工品牌,使贫困户有了就业新路……近年来,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在农业、科技、卫生等帮扶集团的帮扶下,采取多种办法促脱贫,被称为脱贫的“十八般武艺”。

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十八般武艺”促脱贫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5-10

科技特派员钻进山沟,为扶贫产业保驾护航;卫生系统打造护工品牌,使贫困户有了就业新路……近年来,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在农业、科技、卫生等帮扶集团的帮扶下,采取多种办法促脱贫,被称为脱贫的“十八般武艺”。

石柱县中益乡、万州区龙驹镇等18个深度贫困乡镇,是按照贫困发生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硬指标,精准、严格识别出来的,是重庆的“贫中之贫”。这18个乡镇的脱贫攻坚进度,对重庆市脱贫攻坚成效有重大影响。

重庆渝鸟林业公司负责人张孝胜在万州区龙驹镇种植了千亩茶树,今年是他种茶的第六个年头,由于管护技术到位,效益还不错。他告诉记者:“种茶可不简单,每个环节都有‘大文章’。这几年多亏了科技特派员指导,才少走些弯路,少交些‘学费’。”

张孝胜口中的科技特派员,包括重庆市农科院茶叶所研究员钟应富、万州区农业农村委茶叶专家刘翔等人。张孝胜过去种茶,大多密植,这并不利于茶树树冠形成,也影响产量。科技专家到现场一看,就指出了问题。他按照专家的要求,及时调减植株密度,并对茶树枝丫进行科学修剪定型,从而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

龙驹镇由重庆市科技局扶贫集团结对帮扶。如今在这个镇,从茶叶、蔬菜到猕猴桃、中药材,“台前”是农民发展扶贫产业,“幕后”有科技局组织的专业科技队伍提供技术支撑。

医疗卫生系统集团式帮扶同样表现出行业优势。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扶贫集团对口帮扶下,重庆黔江区金溪镇的“金溪护工”品牌名气这几年越来越大,不少农民经过护工专业培训而就业,甚至在重庆市级大医院找到了工作岗位,月薪大多在4000元以上。去年4月以来,黔江区已有300多名农民参加护工培训班,其中近一半是贫困户,达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岗、脱贫一户”的目的。

回引乡村本土人才,也是深度贫困乡镇脱贫的“十八般武艺”之一。开州区大进镇关坪村的何正华曾多年在外打工,被回引后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关坪村引入了龙头企业发展中药材,扶贫效益不错。重庆市委组织部扶贫集团驻大进镇工作队副队长薛奉军说,在乡村本土人才回引等政策支持下,大进镇已回引了23名像何正华这样有本事、有闯劲、群众也认可的本土人才,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

据重庆市扶贫办统计,经过持续努力,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成效明显,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8.24%降至目前的0.33%,累计减贫2.28万人,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

(新华社重庆5月9日电)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十八般武艺”促脱贫

2020-05-10 06:27:01 来源: 0 条评论

科技特派员钻进山沟,为扶贫产业保驾护航;卫生系统打造护工品牌,使贫困户有了就业新路……近年来,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在农业、科技、卫生等帮扶集团的帮扶下,采取多种办法促脱贫,被称为脱贫的“十八般武艺”。

石柱县中益乡、万州区龙驹镇等18个深度贫困乡镇,是按照贫困发生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硬指标,精准、严格识别出来的,是重庆的“贫中之贫”。这18个乡镇的脱贫攻坚进度,对重庆市脱贫攻坚成效有重大影响。

重庆渝鸟林业公司负责人张孝胜在万州区龙驹镇种植了千亩茶树,今年是他种茶的第六个年头,由于管护技术到位,效益还不错。他告诉记者:“种茶可不简单,每个环节都有‘大文章’。这几年多亏了科技特派员指导,才少走些弯路,少交些‘学费’。”

张孝胜口中的科技特派员,包括重庆市农科院茶叶所研究员钟应富、万州区农业农村委茶叶专家刘翔等人。张孝胜过去种茶,大多密植,这并不利于茶树树冠形成,也影响产量。科技专家到现场一看,就指出了问题。他按照专家的要求,及时调减植株密度,并对茶树枝丫进行科学修剪定型,从而提高了茶叶产量和品质。

龙驹镇由重庆市科技局扶贫集团结对帮扶。如今在这个镇,从茶叶、蔬菜到猕猴桃、中药材,“台前”是农民发展扶贫产业,“幕后”有科技局组织的专业科技队伍提供技术支撑。

医疗卫生系统集团式帮扶同样表现出行业优势。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扶贫集团对口帮扶下,重庆黔江区金溪镇的“金溪护工”品牌名气这几年越来越大,不少农民经过护工专业培训而就业,甚至在重庆市级大医院找到了工作岗位,月薪大多在4000元以上。去年4月以来,黔江区已有300多名农民参加护工培训班,其中近一半是贫困户,达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岗、脱贫一户”的目的。

回引乡村本土人才,也是深度贫困乡镇脱贫的“十八般武艺”之一。开州区大进镇关坪村的何正华曾多年在外打工,被回引后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关坪村引入了龙头企业发展中药材,扶贫效益不错。重庆市委组织部扶贫集团驻大进镇工作队副队长薛奉军说,在乡村本土人才回引等政策支持下,大进镇已回引了23名像何正华这样有本事、有闯劲、群众也认可的本土人才,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中。

据重庆市扶贫办统计,经过持续努力,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脱贫成效明显,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18.24%降至目前的0.33%,累计减贫2.28万人,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万元。

(新华社重庆5月9日电)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