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庆)科学城怎么建——
面向未来筑城 打造现代城市“新样板”
4月,投资200亿元的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启动建设。这一由特斯联及光大控股主导设计、建设及运营的项目,未来将成为光大新科技板块的全球总部,打造成为国内人工智能城市建设的样板。
当月底,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鲲鹏计算产业生态重庆中心正式揭牌,将以华为鲲鹏处理器为核心,培育和发展鲲鹏计算产业上下游企业,将重庆建设成为中国计算产业高地。
……
一大批重磅项目的落地,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打下了基础。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的“新样板”,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系列“硬核”举措和配套措施即将出台,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按下“快进键”。
全长约66公里的科学大道即将开建
实际上,今年初以来,重庆高新区已经在连续“放大招”。
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重庆高新区已完成“10+4”大部门设置,1月1日起全面独立运转,并加快建立科学城一体化建设发展机制,高起点高标准编制科学城规划,布局科教要素和高端产业,策划科学会堂、科学大道、科学公园、科学城站等标志性项目。
目前,全长约66公里的科学大道即将开建。作为重庆主城规划的“六横七纵一环七联络”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大道也是重庆高新区贯穿南北的一条重要快速干道和景观大道。待其全部建成后,北碚到江津两地之间可以一路快速直达,同时将成渝、渝蓉、九永、渝遂高速串联,到达成都、川西更加方便快捷。
在布局科教要素和高端产业上,重庆高新区还推动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获批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目前已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61个,引进中国电子等项目148个,总投资额超1200亿元,新签约正式合同项目落地率超70%。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等165个项目开工,联合微电子8吋中试线等65个项目建成,SK海力士二期等43个项目投运……这些项目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增添了重要“砝码”。
前不久,西部(重庆)科学城校地联席会议制度也正式获批,将充分发挥高校资源优势,推动市级部门、重庆高新区、高校加强资源整合和工作联动,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城。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高新区还加强与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推动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西部地区创新资源最集中、双创生态最活跃、产业发展质量最优、协同创新效率最高的标志性区域。目前,双方已召开两次联席会议,签署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战略合作协议。总规模300亿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也已落地。
“一城引领、多园支撑、多点联动”高起点规划科学城
“我们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科学城,滚动实施十大重点基础设施工程、十大科技研发创新中心、十大百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十大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支撑载体、十大高新技术企业总部、十大科技产业服务平台等六个‘十大工程’,加快打造主城都市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下一步,科学城将从四个方面精准发力。首先是凸显科学主题,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平台”。比如打造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引导高校院所科研团队和研究平台向科学城集聚;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加快发展创新型中小企业;集聚科学机构,引进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等。
其次是提升产业能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比如逐步清理淘汰与科学城定位不相符的落后产能和粗放产业,围绕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等主导产业,加快引进总部项目;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制造业赋能,推动电子信息、汽车等“智造”转变,打造“智造重镇”“智慧名城”。
再是面向未来筑城,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的“新样板”。比如建设智能智慧城市,落地实施一批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基建”项目,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加快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旅游、智慧社区等建设,让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
此外,深化开放合作,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的“新支撑”。包括做高做新国家自创区、自贸区两块金字招牌,做特做活西永综保区,做实做亮陆海新通道,强化与成都高新区等双城经济圈载体合作,加强与中新互联互通、渝新欧等整合联动,构建开放大通道、大平台。
“科学城将坚持统筹谋划,强化担当作为,以‘一城引领、多园支撑、多点联动’思路,全力推动科学城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该负责人表示。
让“金篮子”装满“金鸡蛋”
今年3月,依托重庆师范大学牵头组建的重庆应用数学中心,成为重庆市首个国家级数学中心,这是科技部首批公布的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
科学城最重要的目标,是科学之城、创新高地。市教委相关负责人透露,在科技创新资源的分布上,科学城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仅科学城核心区的14所高校,创新资源就占全市高校的50%以上,接下来,还会增加13所高校参与科学城的建设。届时,90%以上高校的创新资源将汇集科学城,从而推动科学城和大学城深度融合,打造共生共荣的科技创新共同体,成为西部“创新源泉”和“人才摇篮”。
既然科学城是“金篮子”,那么就要让“金篮子”装满“金鸡蛋”。据悉,科学城将以新科学催生新技术、转化新成果、孵化新经济、引领新城市,积极探索“以科促产、以产兴城”新路径,加快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努力成为新兴产业“策源地”。
一系列的举措也正在实施:加强科学研究,加大R&D投入强度,推动校地、院地联合攻关,形成一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创新成果;深化科学实验,引育一批国家级孵化器、众创空间,打造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高水平建设科学谷,争创国家“双创”示范基地。
“科研团队、创新平台和创新中心不断往科学城聚集,使其成为创新的沃土。”该负责人介绍,在配套措施方面,还将健全高校、院所、企业合作育人机制,出台人才专项政策,落实巴渝工匠计划,依托重庆英才大会举办科学城专场推介洽谈会等,引育高端科研团队。
重庆日报记者还了解到,科学城将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用好总规模300亿元的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建立科技型企业风险补偿资金池,完善多层次创投体系,谋划打造科技金融小镇;推动科技交易,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等改革试点,打造成果交易一条街;推动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区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提升科技创新开放度和活跃度。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 首席记者 李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