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国网重庆电力引进“神器”解决触电风险 看机器人给裸露导线穿上“绝缘衣”
春夏时节,不少人都喜欢外出踏青钓鱼,如何避免市民在高压线下钓鱼引发触电伤害?

视频|国网重庆电力引进“神器”解决触电风险 看机器人给裸露导线穿上“绝缘衣”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5-21

工作人员架设智能机器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1日16时讯(记者 董进)春夏时节,不少人都喜欢外出踏青钓鱼,如何避免市民在高压线下钓鱼引发触电伤害?今(21)日,在重庆市永川区青峰镇青草坡,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的员工钟建江和吕林军,正操作智能机器人对水库上方的裸露导线进行绝缘喷涂作业。该公司对农村电网线路特别是跨越鱼塘的无绝缘层保护的线路,积极运用智能机器人喷涂新技术进行绝缘化改造。

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实时监控机器人作业情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市面上大多数鱼竿为导电的碳素材料制成,若鱼竿直接接触带电裸导线或小于裸导线的安全距离,电流会通过鱼竿,触电伤人。”据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生技科科长刘小鸿介绍,浸湿的鱼线与带电导线接触,电流也会通过鱼线和鱼竿传导到人体,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而如今采用的架空线路绝缘化处理技术,是对既有架空裸导线进行自固化绝缘材料涂覆处理,绝缘材料能在室温及湿气环境下固化,实现裸露架空线直接绝缘化。“智能机器人工作效率非常高,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喷涂约100米裸露导线。”刘小鸿说到,喷涂的绝缘材料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全凝固,其绝缘性能与绝缘导线无异。而在采用智能机器人喷涂绝缘涂层后,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以往10名员工半天的工作量,现在只要1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了。

“传统的更换绝缘导线的改造方式,需要停电进行作业。”刘小鸿透露,人工换线停电时间长,而且改造成本高。在涉及跨越鱼塘、湖泊等地形限制的区域,直接更换导线难度非常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采用智能机器人喷涂的方式,不仅可有效降低作业风险,确保人员安全,还可以提升供电连续性,彻底消除触电风险。

机器人行进区域,裸露的电缆被缘材料包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不仅如此,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在防范触电伤害中,还积极安装警示牌、隔离栏让鱼塘触电防治有了“硬保护”。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永川区红炉镇红石村看到,不少鱼塘周围已经安装了防触电栅栏,在靠近高压线处,除了用铁网进行隔离,还设置有“高压危险 禁止钓鱼”的警示牌。

机器人喷涂绝缘材料作业进行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电力公司为鱼塘安装了警示牌、隔离栏,以前也听说过鱼塘触电伤亡的事情,现在有了这些防护措施,经营鱼塘更安心了。” 永川区红炉镇红石村鱼塘主吴老板说,他与供电公司签订了安全用电协议,防止村民触电伤害自已也有一份责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视频|国网重庆电力引进“神器”解决触电风险 看机器人给裸露导线穿上“绝缘衣”

2020-05-21 16:33:15 来源:

工作人员架设智能机器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1日16时讯(记者 董进)春夏时节,不少人都喜欢外出踏青钓鱼,如何避免市民在高压线下钓鱼引发触电伤害?今(21)日,在重庆市永川区青峰镇青草坡,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的员工钟建江和吕林军,正操作智能机器人对水库上方的裸露导线进行绝缘喷涂作业。该公司对农村电网线路特别是跨越鱼塘的无绝缘层保护的线路,积极运用智能机器人喷涂新技术进行绝缘化改造。

工作人员通过电脑实时监控机器人作业情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市面上大多数鱼竿为导电的碳素材料制成,若鱼竿直接接触带电裸导线或小于裸导线的安全距离,电流会通过鱼竿,触电伤人。”据国网重庆永川供电公司生技科科长刘小鸿介绍,浸湿的鱼线与带电导线接触,电流也会通过鱼线和鱼竿传导到人体,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而如今采用的架空线路绝缘化处理技术,是对既有架空裸导线进行自固化绝缘材料涂覆处理,绝缘材料能在室温及湿气环境下固化,实现裸露架空线直接绝缘化。“智能机器人工作效率非常高,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喷涂约100米裸露导线。”刘小鸿说到,喷涂的绝缘材料1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完全凝固,其绝缘性能与绝缘导线无异。而在采用智能机器人喷涂绝缘涂层后,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以往10名员工半天的工作量,现在只要1个多小时就可以完成了。

“传统的更换绝缘导线的改造方式,需要停电进行作业。”刘小鸿透露,人工换线停电时间长,而且改造成本高。在涉及跨越鱼塘、湖泊等地形限制的区域,直接更换导线难度非常大,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采用智能机器人喷涂的方式,不仅可有效降低作业风险,确保人员安全,还可以提升供电连续性,彻底消除触电风险。

机器人行进区域,裸露的电缆被缘材料包裹。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不仅如此,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在防范触电伤害中,还积极安装警示牌、隔离栏让鱼塘触电防治有了“硬保护”。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在永川区红炉镇红石村看到,不少鱼塘周围已经安装了防触电栅栏,在靠近高压线处,除了用铁网进行隔离,还设置有“高压危险 禁止钓鱼”的警示牌。

机器人喷涂绝缘材料作业进行中。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电力公司为鱼塘安装了警示牌、隔离栏,以前也听说过鱼塘触电伤亡的事情,现在有了这些防护措施,经营鱼塘更安心了。” 永川区红炉镇红石村鱼塘主吴老板说,他与供电公司签订了安全用电协议,防止村民触电伤害自已也有一份责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