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刘家奇“党员直播带货”首秀收获村民及网友点赞
刘书记“卖”嘴巴 老百姓卖枇杷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
“Hello!大家好!我是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党支部书记刘家奇,四季绿树成荫,花果飘香,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睦和村欢迎大家的到来!”
5月16日上午,一场“党员直播带货”扶贫农产品公益直播活动在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举行。作为村支书的刘家奇第一次走进了网络直播间,面对镜头和屏幕前的网友们,开启了直播带货首秀。
“从提前一周准备工作,到直播圆满完成,我觉得直播带货这种新方式,我们村必须要开展下去!”刘家奇对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说道。
水果丰收却遇疫情
35万斤枇杷找销路
5月18日上午11点,记者来到了位于长江边上的睦和村。
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刘家奇洪亮的声音就已经萦绕在楼前楼后——他正在二楼的广播站内开“村高音广播大会”。
透过麦克风,他的声音“响彻”全村,广播中,他正号召大家要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用绿化美化亮化的人居环境,给前来旅游采摘的游客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今年全国两会,我会继续呼吁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播音结束,刘家奇向记者说。“这几天特别忙,要为村民们想办法卖枇杷,所以各路电话联系一直没断。”刘家奇拿出手机,上面已经有七八个未接来电,这些都是开了一场半个多小时的村高音广播大会期间漏接的。
5月,正是睦和村枇杷的丰收月。去年,全村220亩枇杷产出20万斤,一场枇杷节就能销售90%。
今年恰逢丰产期,全村220亩枇杷树产量达到了35万斤左右。但计划于5月开展的枇杷节,因疫情的影响,不得不取消。
要给枇杷拓宽销路,刘家奇可谓想尽了办法。“我的微信朋友圈里隔三岔五就会做一次推荐,希望大家来采摘。”刘家奇说,除了自己发朋友圈、寻找商贩收购,他还积极发动老百姓做宣传。
当天的村高音广播大会,在讲人居环境整治之前,第一项议程就是号召大家带着枇杷“走出去”。
“我们要‘多条腿走路’,发掘各方市场,除了线上线下,还要内外结合。”
刘家奇说,其中的“内”就是把游客“引进来”采摘;“外”就是把枇杷“卖出去”。
“目前已经销售了20万斤左右,剩下的15万斤,我们有信心卖完。”
“家奇”迎来首秀
提前一周开始准备
如何做到“不让一颗枇杷烂在树枝上”?
刘家奇所言的“线上线下”,直播带货就是“线上”一招。
刘家奇坦言,以前完全不懂什么是“直播带货”,最近才有所了解。前段时间,与自己名字一音之差的“带货一哥”李佳琦与央视主持人为湖北带货的新闻,让他看到了直播带货蕴含的巨大潜力。
5月10日,重庆市商务委发布《重庆市加快发展直播带货行动计划》,全市也正在大力实施电商直播带货“2111”工程。正为枇杷拓宽销路的刘家奇,也参与到了“党员直播带货”扶贫农产品公益直播中,开始了自己的带货首秀。
“为了此次直播,我们准备了一周时间。”
刘家奇告诉记者,此次直播选择的地点位于村子的枇杷山,由于当时枇杷山上的通讯信号无法满足直播的需要,为此还提前了两三天进行调试。
“我们选择了南沱镇的枇杷、土鸡蛋、榨菜、竹笋、龙眼豆腐等产品。”刘家奇说,他们还搭建了产品展示桌,方便网友们能够清楚直观地看到产品,然后下单“买买买”。
刘书记卖嘴巴老百姓卖枇杷
乡音俚语接地气
“我们紧扣土里栽树子,四季卖果子,家里开馆子,就地进厂子,外出挣票子,青山变金子的‘六子’致富经发展方向……”
“到了睦和村,要吃枇杷莫着急,马上联系刘家奇,绝对没问题!”
“不尝不知道,一尝忘不掉!”
一个小时的直播里,刘家奇面对镜头满面春风,与主持人一唱一和,对答如流。一个个精彩幽默的段子,更是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围观。当天直播结束后,刘家奇的手机上收到了不少村民的感谢信息。
“不少人都说‘刘书记卖嘴巴,老百姓卖枇杷’。”刘家奇笑着说,直播当天,两三千名游客来到了睦和村,为当地旅游采摘加了把力。
因为疫情缘故,今年全村枇杷的销路更多侧重于线上。刘家奇介绍,在进行直播带货前,当地就依托睦和村的会员单位“橙纽妞”的线上渠道做网购,还邀请媒体、网红达人来睦和村采风,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采摘游玩。
“去年我们村的水果在电商平台销售达到了54.3万元,今年也将继续加大力度。”
如今,漫山遍野的荔枝、龙眼的花朵已经陆续盛开,经历了直播带货的刘家奇,已经谋划起睦和村未来的销售模式。
“必须要培养几个主播,为我们村的农产品带货。”刘家奇说。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梓涵
图/上游新闻记者 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