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重庆市场主体数量不降反增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倒闭。但在重庆,市场主体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市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市累计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17.15万户,同比增加7.36%。尤其是5月,我市新设立市场主体5.06万户,同比增加50.18%。其中,企业1.46万户,同比增加53.66%;个体工商户3.57万户,同比增加49.3%;农民专业合作社252户,同比增加1.61%。

1-5月重庆市场主体数量不降反增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6-01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倒闭。但在重庆,市场主体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市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市累计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17.15万户,同比增加7.36%。尤其是5月,我市新设立市场主体5.06万户,同比增加50.18%。其中,企业1.46万户,同比增加53.66%;个体工商户3.57万户,同比增加49.3%;农民专业合作社252户,同比增加1.61%。

市场主体的多寡,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以及有无创业创新的活力。疫情期间,我市市场主体为何不降反增,重庆日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其背后的原因。

一系列重磅措施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

今年春节至3月初,同时经营着数家网吧和宾馆的重庆热浪科技公司,旗下业务全部“停摆”,没有一分钱收入。即便公司在3月中旬复工后也门庭冷落,营业收入微乎其微,而支出却没有相应减少。

“最大的负担是固定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保费和房租”,热浪科技董事长陈大远说,公司账面上的现金只够坚持两个月,一旦资金链断裂,公司就面临破产。

危急时刻,政府相关部门上门走访了解公司困难并给出两条建议:一是建议企业申请社保费减免;二是建议企业争取房东减免房租。

陈大远立即向社保部门提出申请,很快便获得批复。这样一来,员工每月社保支出就减少了近4万元。同时,房东也同意免收两个半月的房租。两笔钱加起来有10多万元,这让这家小微企业“缓了口气”。

热浪科技所获得的帮扶,并非偶然的临时救济,而是重庆针对所有市场主体所采取的一系列重磅措施。

疫情期间,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是资金。确保资金链不断,重庆采取了两手举措,一是给企业减负,通过缩减开支来提高其存续能力。二是实行信贷展期,避免企业因银行“逼债”倒闭。

减负方面,3月3日出台的“支持企业40条”政策涉及到为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多达15条,包括减免社保费、降低用能用水成本、降低新开工项目门槛等。初步估计,全市像热浪科技一样的数以十万计的企业,总共将减免社会保险费约133亿元,降低企业用能用水成本14.5亿元左右,还将获得高达16亿元的稳岗补助费,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之一,就是稳定了约70万个就业岗位。

为企业减负,财政拿出了真金白银。重庆聚焦对企业税款“减免扣补缓”,对农业、物流、外包等行业进行财政补贴,所涉及的政策条款多达15条,包括增值税率下调、个体户税额调整、税款减免等。初步估计,此举可缓解企业纳税压力近10亿元。

信贷展期方面,截至4月中旬,重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全市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涉及的贷款余额累计已达1350.66亿元,1.46万户个体户和1.49万户企业从中受益。

此外,重庆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给予市场主体便利,避免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因客观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以包容审慎监管为例,重庆对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采用行政提示、指导、告诫,而非简单的处罚。又如,因疫情原因拖延的相关申报,可以延期。

一揽子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出困境

多措并举确保企业存活,但缓慢的市场回暖加上刚性的经营性支出,勉强存活的企业犹如逆水行舟。

为引导企业走出困境,积极主动谋发展,重庆又出台了一揽子优惠政策。

如热浪科技暂时缓解了困难,但市场回暖还需时日,接下来怎么办?

陈大远将目光投向细分市场,打算把现有酒店改造成为主题酒店,但又缺乏资金。得知某银行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推出专项贷款,年化利率3.8%,比平时低了近一半,他马上提交了申请。一个星期后,陈大远申请的贷款到手,审批时间比平时节省三分之一。

金融支持,是重庆为引导企业主动谋发展而推出的举措之一。其中,“支持企业40条”涉及到金融支持的,就有10条,包括担保增信、降低贷款利率、贷款贴息、涉农小微新增贷款等。初步估计,为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涉农小微新增低利率贷款250亿元,为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存量贷款展期续贷1000亿元左右。预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6亿元左右。

和热浪科技比起来,那些与疫情防控有关的行业,以及相关的新产业、新业态,更是这轮金融支持政策的获益者。

例如,位于巴南的重庆市龙泉食品有限公司,是市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市级重要商品应急保供重点企业。2月以来,企业24小时不间断生产,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面粉不断供。但是,由于市场上面粉需求量迅速增加,公司急需加大原材料的采购,流动资金成为一道难题。

按照相关优惠政策,重庆农商行巴南支行为龙泉食品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利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资金为该公司发放了1700万元的纯信用流动资金贷款,并执行专项再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月以来,重庆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组织全市法人银行开展“再贷款暖企百日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4月27日,全市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共计获得优惠利率贷款11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61%。算上财政50%的贴息以后,重点保障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大约只有1.3%。此外,还有近万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农户及涉农企业等获得普惠性贷款93亿元。

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激发创业活力

在千方百计保住存量市场主体的同时,重庆还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推进注册便利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此来激发创业活力,谋求市场主体增量。

今年初,重庆普隆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一天之内领到了企业营业执照,并办理完毕税务、公章、社保等全套手续。这是我市全面实施开办企业“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全流程办结后,颁发的首张营业执照。这意味着,在渝开办企业,从此只需一天。

企业开办时间,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国务院规定为8.5个工作日。2018年,重庆将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2019年,又缩短至3个工作日。此次对标国际,缩短至1个工作日,使重庆在企业开办效率方面,赶上东部沿海省市水平。

企业开办效率走在全国前列,源于重庆推行的3项注册便利化创新——首先是材料“一次提交”,将涉及开办企业需采集的营业执照办理、刻制印章、发票申领、员工社保登记等信息整合成一套采集表,实行“一套材料、一次采集、多方复用”;其次是线上“一网通办”,即在重庆市政务服务网上搭建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将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就业社保登记等开办事项,全部集中到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上;第三是线下“一窗通办”,即在各区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开办企业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窗发件”。

放管服改革中类似的创新举措,还有很多。例如无纸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3月25日,重庆优渝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创始人邓维成,在家里电脑上就完成相关资料填报。系统自动生成标准化的公司登记申请书、股东会决议、章程,公司其他股东同样在网上就完成了实名认证及电子签名。签字全部完成40分钟后,邓维成就通过了申请,并通过微信小程序下载到了本公司的电子营业执照。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开办企业全程网上“无纸化”操作这种模式办理公司设立登记两万余笔,占同期所有公司设立登记半数以上,改革效果显著。

手续越简便,越利于市场主体增长,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止境。5月27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通知》,用4个方面47条举措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文件要求加快制定《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时修改或废除滞后于改革要求、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让重庆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记者 吴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1-5月重庆市场主体数量不降反增

2020-06-01 06:20:58 来源: 0 条评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倒闭。但在重庆,市场主体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增长。

市市场监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市累计新设立各类市场主体17.15万户,同比增加7.36%。尤其是5月,我市新设立市场主体5.06万户,同比增加50.18%。其中,企业1.46万户,同比增加53.66%;个体工商户3.57万户,同比增加49.3%;农民专业合作社252户,同比增加1.61%。

市场主体的多寡,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好坏以及有无创业创新的活力。疫情期间,我市市场主体为何不降反增,重庆日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其背后的原因。

一系列重磅措施确保企业资金链不断

今年春节至3月初,同时经营着数家网吧和宾馆的重庆热浪科技公司,旗下业务全部“停摆”,没有一分钱收入。即便公司在3月中旬复工后也门庭冷落,营业收入微乎其微,而支出却没有相应减少。

“最大的负担是固定性支出,主要包括社保费和房租”,热浪科技董事长陈大远说,公司账面上的现金只够坚持两个月,一旦资金链断裂,公司就面临破产。

危急时刻,政府相关部门上门走访了解公司困难并给出两条建议:一是建议企业申请社保费减免;二是建议企业争取房东减免房租。

陈大远立即向社保部门提出申请,很快便获得批复。这样一来,员工每月社保支出就减少了近4万元。同时,房东也同意免收两个半月的房租。两笔钱加起来有10多万元,这让这家小微企业“缓了口气”。

热浪科技所获得的帮扶,并非偶然的临时救济,而是重庆针对所有市场主体所采取的一系列重磅措施。

疫情期间,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是资金。确保资金链不断,重庆采取了两手举措,一是给企业减负,通过缩减开支来提高其存续能力。二是实行信贷展期,避免企业因银行“逼债”倒闭。

减负方面,3月3日出台的“支持企业40条”政策涉及到为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的,多达15条,包括减免社保费、降低用能用水成本、降低新开工项目门槛等。初步估计,全市像热浪科技一样的数以十万计的企业,总共将减免社会保险费约133亿元,降低企业用能用水成本14.5亿元左右,还将获得高达16亿元的稳岗补助费,由此带来的社会效益之一,就是稳定了约70万个就业岗位。

为企业减负,财政拿出了真金白银。重庆聚焦对企业税款“减免扣补缓”,对农业、物流、外包等行业进行财政补贴,所涉及的政策条款多达15条,包括增值税率下调、个体户税额调整、税款减免等。初步估计,此举可缓解企业纳税压力近10亿元。

信贷展期方面,截至4月中旬,重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全市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涉及的贷款余额累计已达1350.66亿元,1.46万户个体户和1.49万户企业从中受益。

此外,重庆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最大范围内给予市场主体便利,避免企业在疫情冲击下因客观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以包容审慎监管为例,重庆对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采用行政提示、指导、告诫,而非简单的处罚。又如,因疫情原因拖延的相关申报,可以延期。

一揽子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走出困境

多措并举确保企业存活,但缓慢的市场回暖加上刚性的经营性支出,勉强存活的企业犹如逆水行舟。

为引导企业走出困境,积极主动谋发展,重庆又出台了一揽子优惠政策。

如热浪科技暂时缓解了困难,但市场回暖还需时日,接下来怎么办?

陈大远将目光投向细分市场,打算把现有酒店改造成为主题酒店,但又缺乏资金。得知某银行针对疫情期间小微企业推出专项贷款,年化利率3.8%,比平时低了近一半,他马上提交了申请。一个星期后,陈大远申请的贷款到手,审批时间比平时节省三分之一。

金融支持,是重庆为引导企业主动谋发展而推出的举措之一。其中,“支持企业40条”涉及到金融支持的,就有10条,包括担保增信、降低贷款利率、贷款贴息、涉农小微新增贷款等。初步估计,为疫情防控重点企业、涉农小微新增低利率贷款250亿元,为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存量贷款展期续贷1000亿元左右。预计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6亿元左右。

和热浪科技比起来,那些与疫情防控有关的行业,以及相关的新产业、新业态,更是这轮金融支持政策的获益者。

例如,位于巴南的重庆市龙泉食品有限公司,是市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和市级重要商品应急保供重点企业。2月以来,企业24小时不间断生产,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期间面粉不断供。但是,由于市场上面粉需求量迅速增加,公司急需加大原材料的采购,流动资金成为一道难题。

按照相关优惠政策,重庆农商行巴南支行为龙泉食品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利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资金为该公司发放了1700万元的纯信用流动资金贷款,并执行专项再贷款利率优惠政策。

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月以来,重庆充分利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组织全市法人银行开展“再贷款暖企百日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4月27日,全市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共计获得优惠利率贷款115亿元,加权平均利率为2.61%。算上财政50%的贴息以后,重点保障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大约只有1.3%。此外,还有近万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农户及涉农企业等获得普惠性贷款93亿元。

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激发创业活力

在千方百计保住存量市场主体的同时,重庆还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进一步推进注册便利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此来激发创业活力,谋求市场主体增量。

今年初,重庆普隆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一天之内领到了企业营业执照,并办理完毕税务、公章、社保等全套手续。这是我市全面实施开办企业“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全流程办结后,颁发的首张营业执照。这意味着,在渝开办企业,从此只需一天。

企业开办时间,是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国务院规定为8.5个工作日。2018年,重庆将时间缩短至5个工作日;2019年,又缩短至3个工作日。此次对标国际,缩短至1个工作日,使重庆在企业开办效率方面,赶上东部沿海省市水平。

企业开办效率走在全国前列,源于重庆推行的3项注册便利化创新——首先是材料“一次提交”,将涉及开办企业需采集的营业执照办理、刻制印章、发票申领、员工社保登记等信息整合成一套采集表,实行“一套材料、一次采集、多方复用”;其次是线上“一网通办”,即在重庆市政务服务网上搭建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将企业设立登记、刻制印章、申领发票、就业社保登记等开办事项,全部集中到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上;第三是线下“一窗通办”,即在各区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开办企业综合窗口,实现“一窗受理、一窗发件”。

放管服改革中类似的创新举措,还有很多。例如无纸全程电子化企业登记。3月25日,重庆优渝居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创始人邓维成,在家里电脑上就完成相关资料填报。系统自动生成标准化的公司登记申请书、股东会决议、章程,公司其他股东同样在网上就完成了实名认证及电子签名。签字全部完成40分钟后,邓维成就通过了申请,并通过微信小程序下载到了本公司的电子营业执照。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开办企业全程网上“无纸化”操作这种模式办理公司设立登记两万余笔,占同期所有公司设立登记半数以上,改革效果显著。

手续越简便,越利于市场主体增长,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止境。5月27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0年全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的通知》,用4个方面47条举措进一步推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这份文件要求加快制定《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时修改或废除滞后于改革要求、不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让重庆营商环境持续向好。

记者 吴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