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巴蜀文化走廊促进双城经济圈共建
川渝两地将以巴蜀文化为纽带,坚持“一盘棋”推进,聚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动成渝文旅产品、优惠政策等共建共享,建设新时代中华文明的文化高地、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以巴蜀文化走廊促进双城经济圈共建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6-09

巴蜀“一家亲”,发展“一盘棋”。建好“经济圈”,文旅要先行。不久前召开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组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川渝两地将以巴蜀文化为纽带,坚持“一盘棋”推进,聚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动成渝文旅产品、优惠政策等共建共享,建设新时代中华文明的文化高地、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渝西川东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要紧紧围绕“聚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补齐短板,发挥优势。结合两地资源禀赋和产业潜力,加快在“川渝石窟国际交流、西南城市旅游环线、巴蜀文化研学旅行、山地文旅装备制造和西部文旅职教培训”五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文旅为抓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搭建川渝石窟国际交流平台。重庆正在创建国际文旅目的地,要提高渝西川东地区文化旅游的外向型开放度。巴蜀石窟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最后的巅峰,其历史地位毋庸置疑。但从现实情况看,两地石窟走廊的整体形象还需要整合和包装。尤其是处于双城经济圈几何中心的大足,是连接渝西川东地区的重要“桥头堡”,要借鉴敦煌、博鳌等地开发文博的成功经验,由大足和川东石窟资源优势地区作为共同主办方,聚集巴蜀石窟资源集中的资中、内江、泸州、荣昌、遂宁、安岳、潼南、合川、永川、江津等地联合举办“巴蜀石窟艺术国际商协会(大足—安岳)圆桌会议”。邀请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使节、商协会代表,国内外文化、贸易促进机构代表,以及知名文旅企业代表参加,研讨巴蜀石窟的文化文物价值,共谋提升巴蜀石窟艺术在国际文化旅游界的影响力。圆桌会议可以一年一度在大足—安岳两地轮流举办,互相助力,互相宣传,达到整体提升巴蜀石窟文化地位和旅游市场份额的目标。

规划西南城市旅游交通环线。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与其相关的行业和部门达100余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业的贡献率超过40%,旅游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沿线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城市接待基础条件较好,将成为文旅行业发力的新战场。要利用成都—重庆—贵阳高铁环线城市开通的契机,包装一批旅游热点景区,并统一规划和配置两地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形象和消费窗口的独有资源,提前布局挖掘商机,打造两地旅游交通环线一体化运营的优势平台。

谋划巴蜀文化研学旅行地带。作为泛游学概念中的细分领域,研学旅游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在谋划巴蜀文化研学旅行地带方面,要依托成都、重庆“文旅双核心”和知名景区景点,以文化内涵相近、产业形态相似为契合点,大力开发“通识巴蜀”科普研学、“创意巴蜀”文旅创意等研学项目。渝西川东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以及规模庞大的人口基数。两地要打造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研学旅行地,推出一批包括“巴蜀文脉”人文旅游、“巴山蜀水”生态康养、“巴蜀风韵”民俗旅游和“巴蜀脊梁”红色旅游等在内的大文旅项目,形成多样化发展的巴蜀文化研学旅行地带,提升求新求变的文旅市场竞争力。

打造山地文旅装备产业基地。重庆、四川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工业园区众多。文旅装备制造由于市场容量大,产品附加值高而备受关注,两地强大的制造能力为文旅装备产业提供了雄厚的研发和生产基础。要发挥川渝山地丘陵地形复杂,江河湖泊众多的特点,在沿线的产业园区精心规划,设立如垂钓装备、山地户外、无动力娱乐设施等一批特色文旅装备生产基地,填补相关产品的空白,助推两地制造业转型升级。

建设西部文旅职业教育中心。成渝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渝西川东为代表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随着经济转型和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和专业设置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旅游业作为关联性较强的产业,涉及门类众多,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互联网+旅游、乡村旅游、智能制造与旅游交通、涉外旅游、大数据与智慧旅游、酒店管理和景区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人才需求较大。要结合旅游业新发展趋势,在永川、大足、内江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积极谋划与文旅产业相关联的专业,更新专业设置,大力促进文旅职业教育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有机融合,打造中国西部地区文旅专业人才的职教培训基地。

(作者系重庆市智库研究会理事、永尚旅游产业机构董事长)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以巴蜀文化走廊促进双城经济圈共建

2020-06-09 09:47:58 来源: 0 条评论

巴蜀“一家亲”,发展“一盘棋”。建好“经济圈”,文旅要先行。不久前召开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专项工作组联席会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推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案,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川渝两地将以巴蜀文化为纽带,坚持“一盘棋”推进,聚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推动成渝文旅产品、优惠政策等共建共享,建设新时代中华文明的文化高地、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渝西川东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要紧紧围绕“聚力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补齐短板,发挥优势。结合两地资源禀赋和产业潜力,加快在“川渝石窟国际交流、西南城市旅游环线、巴蜀文化研学旅行、山地文旅装备制造和西部文旅职教培训”五个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以文旅为抓手,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产业协同发展。

搭建川渝石窟国际交流平台。重庆正在创建国际文旅目的地,要提高渝西川东地区文化旅游的外向型开放度。巴蜀石窟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最后的巅峰,其历史地位毋庸置疑。但从现实情况看,两地石窟走廊的整体形象还需要整合和包装。尤其是处于双城经济圈几何中心的大足,是连接渝西川东地区的重要“桥头堡”,要借鉴敦煌、博鳌等地开发文博的成功经验,由大足和川东石窟资源优势地区作为共同主办方,聚集巴蜀石窟资源集中的资中、内江、泸州、荣昌、遂宁、安岳、潼南、合川、永川、江津等地联合举办“巴蜀石窟艺术国际商协会(大足—安岳)圆桌会议”。邀请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外交使节、商协会代表,国内外文化、贸易促进机构代表,以及知名文旅企业代表参加,研讨巴蜀石窟的文化文物价值,共谋提升巴蜀石窟艺术在国际文化旅游界的影响力。圆桌会议可以一年一度在大足—安岳两地轮流举办,互相助力,互相宣传,达到整体提升巴蜀石窟文化地位和旅游市场份额的目标。

规划西南城市旅游交通环线。旅游业是关联性很强的产业,与其相关的行业和部门达100余个,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文化娱乐业的贡献率超过50%,对餐饮业和商业的贡献率超过40%,旅游投资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沿线的旅游资源各具特色,城市接待基础条件较好,将成为文旅行业发力的新战场。要利用成都—重庆—贵阳高铁环线城市开通的契机,包装一批旅游热点景区,并统一规划和配置两地重点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形象和消费窗口的独有资源,提前布局挖掘商机,打造两地旅游交通环线一体化运营的优势平台。

谋划巴蜀文化研学旅行地带。作为泛游学概念中的细分领域,研学旅游正处在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期。在谋划巴蜀文化研学旅行地带方面,要依托成都、重庆“文旅双核心”和知名景区景点,以文化内涵相近、产业形态相似为契合点,大力开发“通识巴蜀”科普研学、“创意巴蜀”文旅创意等研学项目。渝西川东地区拥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以及规模庞大的人口基数。两地要打造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研学旅行地,推出一批包括“巴蜀文脉”人文旅游、“巴山蜀水”生态康养、“巴蜀风韵”民俗旅游和“巴蜀脊梁”红色旅游等在内的大文旅项目,形成多样化发展的巴蜀文化研学旅行地带,提升求新求变的文旅市场竞争力。

打造山地文旅装备产业基地。重庆、四川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产业门类齐全,工业园区众多。文旅装备制造由于市场容量大,产品附加值高而备受关注,两地强大的制造能力为文旅装备产业提供了雄厚的研发和生产基础。要发挥川渝山地丘陵地形复杂,江河湖泊众多的特点,在沿线的产业园区精心规划,设立如垂钓装备、山地户外、无动力娱乐设施等一批特色文旅装备生产基地,填补相关产品的空白,助推两地制造业转型升级。

建设西部文旅职业教育中心。成渝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职业教育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以渝西川东为代表的职业教育蓬勃发展。随着经济转型和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传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和专业设置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而旅游业作为关联性较强的产业,涉及门类众多,人才缺口较大,尤其是互联网+旅游、乡村旅游、智能制造与旅游交通、涉外旅游、大数据与智慧旅游、酒店管理和景区运营服务等方面的人才需求较大。要结合旅游业新发展趋势,在永川、大足、内江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积极谋划与文旅产业相关联的专业,更新专业设置,大力促进文旅职业教育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有机融合,打造中国西部地区文旅专业人才的职教培训基地。

(作者系重庆市智库研究会理事、永尚旅游产业机构董事长)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