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印记| 换上“新衣” 城口沿河乡这样让鲜笋出山
沿河乡笋资源丰富,现有白荚竹、巴山木竹、寿竹、雷竹等竹产业6万余亩(可利用竹资源达4万余亩),常年可采摘鲜笋5000吨,干笋500吨左右。

扶贫印记| 换上“新衣” 城口沿河乡这样让鲜笋出山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10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0日22时讯(记者 王珏)沿河乡笋资源丰富,现有白荚竹、巴山木竹、寿竹、雷竹等竹产业6万余亩(可利用竹资源达4万余亩),常年可采摘鲜笋5000吨,干笋500吨左右。2018年,为解决深度贫困乡扶贫主导产业空虚问题,沿河乡在纪委监委帮扶集团和市农业农村委大力支持下,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500万在沿河乡北坡村成立重庆帮竹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笋竹加工厂,延伸笋竹初加工产业链。2019年沿河乡已实现收购鲜笋200吨,农户销售收入达100余万。

从农户手中收购的新鲜笋子,会经过初加工后在送往车间进行成品加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附近的村民采摘笋子后会直接送到帮竹公司进行销售。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简宗平,今年76岁了,身体硬朗的简老爷子在山上种植了50多亩竹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简宗平,在竹林里把长出的嫩笋采摘出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每次采摘了新鲜的笋子后,简老爷子会第一时间剥去笋衣。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位于城口县沿河乡的重庆帮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一桌全笋宴,是城口县沿河乡的特色菜。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沿河乡北坡村村民简宗平,今年76岁了,在跟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介绍道,白荚竹在当地已经发展多年了,就是为了让当地的农民脱贫增收,现在新鲜采摘下来的笋竹,可以就近出售给“帮竹公司”,价格也不错,现在路少跑了钱多赚了,他自己种了有50余亩笋竹,现在一亩基本上可以收入几百块钱,几十亩笋竹一年也能够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扶贫印记| 换上“新衣” 城口沿河乡这样让鲜笋出山

2020-06-10 22:20:00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10日22时讯(记者 王珏)沿河乡笋资源丰富,现有白荚竹、巴山木竹、寿竹、雷竹等竹产业6万余亩(可利用竹资源达4万余亩),常年可采摘鲜笋5000吨,干笋500吨左右。2018年,为解决深度贫困乡扶贫主导产业空虚问题,沿河乡在纪委监委帮扶集团和市农业农村委大力支持下,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500万在沿河乡北坡村成立重庆帮竹农业有限公司,建设笋竹加工厂,延伸笋竹初加工产业链。2019年沿河乡已实现收购鲜笋200吨,农户销售收入达100余万。

从农户手中收购的新鲜笋子,会经过初加工后在送往车间进行成品加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附近的村民采摘笋子后会直接送到帮竹公司进行销售。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简宗平,今年76岁了,身体硬朗的简老爷子在山上种植了50多亩竹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简宗平,在竹林里把长出的嫩笋采摘出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每次采摘了新鲜的笋子后,简老爷子会第一时间剥去笋衣。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位于城口县沿河乡的重庆帮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一桌全笋宴,是城口县沿河乡的特色菜。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王珏 摄

沿河乡北坡村村民简宗平,今年76岁了,在跟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介绍道,白荚竹在当地已经发展多年了,就是为了让当地的农民脱贫增收,现在新鲜采摘下来的笋竹,可以就近出售给“帮竹公司”,价格也不错,现在路少跑了钱多赚了,他自己种了有50余亩笋竹,现在一亩基本上可以收入几百块钱,几十亩笋竹一年也能够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