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重庆修文物
棉签、绣花针、镊子、扳子……你可能想象不到,为了让文物“延年益寿”,“文物医生”竟会用到这些工具。你更不会想到,他们手持这些工具修复文物时,会有多么如履薄冰。

我在重庆修文物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6-14

6月5日,大足石刻小佛湾千佛壁修复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用棉签清理石质文物表面的积尘。

六月二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修复书画。

5月13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修复一件青铜器。

5月13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对一件汉代铁釜进行修复。

五月二十七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修复《韬奋先生逝世纪念册》。

本期主摄影:记者 齐岚森/视觉重庆

棉签、绣花针、镊子、扳子……你可能想象不到,为了让文物“延年益寿”,“文物医生”竟会用到这些工具。你更不会想到,他们手持这些工具修复文物时,会有多么如履薄冰。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这4家文博单位修复文物的类型,涵盖了我市的馆藏文物、革命文物、石窟寺造像、考古出土文物。将“文物医生”修复的这些文物汇聚一堂,就是一场巴渝珍宝的盛宴。

大足石刻,重庆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6月5日11时30分,小佛湾艳阳高照,气温接近30℃。佛湾进门处的经目塔是一座宋代实心石塔,高7米,已被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塔周的工作台上,工作人员正在为石塔“洗澡”。

只见工作人员用棉签蘸取清洗剂,一点一点地擦拭岩体表面积尘。每清洗出一小片岩体,工作人员就会手握低压蒸汽机,用高温蒸汽清理塔身的顽固污渍。这之后,石塔还要反复多次“穿上”木浆纸,以达到脱盐效果。

“完成脱盐工序后,我们还要修复塔身裂隙,加固严重风化的岩石,以延长石塔寿命。”小佛湾保护修缮工程修复现场技术负责人张可说,修复任何文物,修复人员都会小心翼翼,因为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瑰宝。

来自祖国各地的修复师,有着或豪放或细腻的性格,但当他们修复文物时,都会细心再细心,生怕出一丁点儿差池。

6月2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书画修复工作人员周理坤和同事们合作,为一幅清代“真容像”完成了揭裱。古旧字画的“性命”,有赖于画心背面的一层托纸。而书画修复,在清洗之后,一般要将这层托纸揭去,才能对画心进行修补、全色。

为了防止画心干裂,工作人员在清洗后的画心上覆盖了一层湿毛巾。闷润数个小时后,两位工作人员屏气凝神,将托纸慢慢揭开。“修复一幅普通字画,需要一两个月时间。”周理坤说,“当我们修复的书画展出并得到观众喜爱时,我们会感到很自豪、很值得。”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修复的文物,以英烈的书信和遗物居多。近日,修复专家程廉正带着两位徒弟修复程谦谋烈士读过的《韬奋先生逝世纪念册》。这本近80“高龄”的纪念册“病入膏肓”,50页纸张大都已遭遇虫蛀和微生物病害。

程廉将其中一页放在拷贝板上,手拿勾线笔,在蛀洞周围涂上薄薄一层浆糊,再选择合适的纸张轻轻粘贴上去。一张16开的纸,有大小几十个蛀洞,补上这些洞,要花几天时间。程廉说,这还不算什么,她在修补一件纺织品的破洞时,为了染出纺织品的颜色,试了40多次。

近年来,重庆多个区县新建了博物馆,其中一些藏品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修复后才与观众见面。最近,该院文物修复保护所副所长叶琳正在指导修复人员修复云阳、丰都等地出土的青铜器和铁器。一件32厘米高的汉代铁釜锈迹斑斑、千疮百孔,工作人员用环氧树脂胶粘剂将碎片拼接上,复原了铁釜形状。

“文物通过修复‘复苏’,观众可以通过它们更加真切地了解和感受到重庆历史文化的底蕴。”叶琳说,希望更多有学识、有热情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让更多巴渝文物焕发生机。

文/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我在重庆修文物

2020-06-14 06:32:02 来源: 0 条评论

6月5日,大足石刻小佛湾千佛壁修复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用棉签清理石质文物表面的积尘。

六月二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修复书画。

5月13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修复一件青铜器。

5月13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工作人员正在对一件汉代铁釜进行修复。

五月二十七日,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工作人员正在修复《韬奋先生逝世纪念册》。

本期主摄影:记者 齐岚森/视觉重庆

棉签、绣花针、镊子、扳子……你可能想象不到,为了让文物“延年益寿”,“文物医生”竟会用到这些工具。你更不会想到,他们手持这些工具修复文物时,会有多么如履薄冰。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这4家文博单位修复文物的类型,涵盖了我市的馆藏文物、革命文物、石窟寺造像、考古出土文物。将“文物医生”修复的这些文物汇聚一堂,就是一场巴渝珍宝的盛宴。

大足石刻,重庆唯一一处世界文化遗产。6月5日11时30分,小佛湾艳阳高照,气温接近30℃。佛湾进门处的经目塔是一座宋代实心石塔,高7米,已被脚手架包裹得严严实实。塔周的工作台上,工作人员正在为石塔“洗澡”。

只见工作人员用棉签蘸取清洗剂,一点一点地擦拭岩体表面积尘。每清洗出一小片岩体,工作人员就会手握低压蒸汽机,用高温蒸汽清理塔身的顽固污渍。这之后,石塔还要反复多次“穿上”木浆纸,以达到脱盐效果。

“完成脱盐工序后,我们还要修复塔身裂隙,加固严重风化的岩石,以延长石塔寿命。”小佛湾保护修缮工程修复现场技术负责人张可说,修复任何文物,修复人员都会小心翼翼,因为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瑰宝。

来自祖国各地的修复师,有着或豪放或细腻的性格,但当他们修复文物时,都会细心再细心,生怕出一丁点儿差池。

6月2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书画修复工作人员周理坤和同事们合作,为一幅清代“真容像”完成了揭裱。古旧字画的“性命”,有赖于画心背面的一层托纸。而书画修复,在清洗之后,一般要将这层托纸揭去,才能对画心进行修补、全色。

为了防止画心干裂,工作人员在清洗后的画心上覆盖了一层湿毛巾。闷润数个小时后,两位工作人员屏气凝神,将托纸慢慢揭开。“修复一幅普通字画,需要一两个月时间。”周理坤说,“当我们修复的书画展出并得到观众喜爱时,我们会感到很自豪、很值得。”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修复的文物,以英烈的书信和遗物居多。近日,修复专家程廉正带着两位徒弟修复程谦谋烈士读过的《韬奋先生逝世纪念册》。这本近80“高龄”的纪念册“病入膏肓”,50页纸张大都已遭遇虫蛀和微生物病害。

程廉将其中一页放在拷贝板上,手拿勾线笔,在蛀洞周围涂上薄薄一层浆糊,再选择合适的纸张轻轻粘贴上去。一张16开的纸,有大小几十个蛀洞,补上这些洞,要花几天时间。程廉说,这还不算什么,她在修补一件纺织品的破洞时,为了染出纺织品的颜色,试了40多次。

近年来,重庆多个区县新建了博物馆,其中一些藏品经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修复后才与观众见面。最近,该院文物修复保护所副所长叶琳正在指导修复人员修复云阳、丰都等地出土的青铜器和铁器。一件32厘米高的汉代铁釜锈迹斑斑、千疮百孔,工作人员用环氧树脂胶粘剂将碎片拼接上,复原了铁釜形状。

“文物通过修复‘复苏’,观众可以通过它们更加真切地了解和感受到重庆历史文化的底蕴。”叶琳说,希望更多有学识、有热情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让更多巴渝文物焕发生机。

文/重庆日报记者 赵迎昭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