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红楼梦》里过端午
汤圆、粽子都是糥米做的,然而在我的脑子里,却搜索不出我家过端午节的样子。
一年四季,我家最隆重的是春节。一年到头窄用宽备,都只为了一个难得的春节,过年的那几天。年过完,宽备尽了,窄用开始,周而复始,为下年的春节作准备。我家的端午也就和平常日子一样,大人不说,娃儿不提,大人不放假,娃儿上学堂。
长大了,自食其力,做了一名伙头军,在医院穿着蓝大褂,与黑呼呼的煤炭、油腻腻的菜板为伍。忙时做饭,闲时喂猪。一年365天,包括大年三十,住院病人不走,医生护士在岗,人要吃猪要喂,我是医院的一枚红萝卜,缺不得席。
端午节,小菜一碟,过不过都在煮饭喂人、煮食喂猪。
有一年,每年一次的探亲假,父亲从泸州回到重庆过春节,送我一套《红楼梦》。他说:“女儿,这套《红楼梦》我看了多遍,送给你。曹雪芹是个伟大的作家,他写尽了人间事,婚丧嫁娶、衣食住行、佳节庆日。《红楼梦》里,先后4次写到了端午节,你好好看看,弥补我们家从来就没有好好过个端午节的遗憾。”父亲说这话时,眼睛潮润。
他的难言,他的愧疚,他的希冀,都凝聚在了那一套《红楼梦》里。
如今父亲早已作古,而他送给我的《红楼梦》,让我时时想起,他的爱,他的痛,他对人生的无奈与遗憾。
他这个日杂货栈的一名小会计,孤身一人在泸,栖身在河边堆满盐巴、木耳、干海椒、生姜的仓库中,一个用板壁隔出来的六平方米小屋,一张单人床、一个竹书架、一个放衣服的硬纸箱子。
每月34元的工资,还债5元,扣出窄用宽备攒回家的过年钱、买书的钱,以及寄回重庆的15元,他的生活里,除了与我们在一起的春节,他没有端午节。
我能想像,作为一个旧时的读书人,他对家人、对传统佳节端午节的那份深恋。
一个孤独的看客,一个性情中人,一个把苦日子当作好日子的人。他把他的无奈与精神,寄托在了竹书架上的那些书,他的端午节在《红楼梦》里。
然而,父亲把他的《红楼梦》给了我,把他的端午节给了我,把他生活中不多的奢侈和享受给了我。
父爱如山。
每每看到这套《红楼梦》,想着清苦一生的他,生命中有不可承受的重。
接过父亲的《红楼梦》,我重复着他生命的轨迹,闯荡着自己的江湖。
父亲竹书架上的《红楼梦》,包着厚厚的牛皮纸,被我带到了医院的厨房。在专司烧火的那一周,坐在灶门前的小板凳上,添上几铲煤,再看上几页书。
一个人的江湖,一个人的端午,我同父亲一样,有了自己的奢侈和享受,在《红楼梦》里过端午。
古代民间以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避忌。端午,亦称“躲端五”。做香囊、佩香囊,门前挂蒲艾,妇孺将虎符系在臂上。香囊里的主要材料是冰片、麝香,可以驱虫蛇。
不仅贾府里的人佩戴香囊,而且还会将精心制作的香囊,送往皇宫里的元春。在第二十八回中,贾元春在端午赐给众人礼物,将宝玉和宝钗的礼物赏赐为一样,不是她弄错了,而是暗藏玄机,隐喻着贾宝玉的婚配应该选择薛宝钗。
在第三十一回中,“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赏午,凡端午节吃午饭,饮雄黄酒,吃樱桃、桑椹等时鲜水果,还有赏石榴花等节日活动。”
端午节还有一种娱乐节目,那就是斗百草。
在第六十二回中写道: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豆官等四五人,都满园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那个又说:“我有君子竹。”这个又说:“我有美人蕉……”斗草分“武斗”和“文斗”之别。武斗,就是两人各持草茎的一端,然后用力去拉,谁先断谁就是输家;文斗,就是双方像吟诗答对那样互对草名,当一人报出草名,别人对不上时,就算赢了。显然在《红楼梦》里,属于文斗。
自然,也有那为了能在贾府内谋得一点差事做的贾芸,借了银子,在端午节买了一些冰片、麝香等香料来孝敬王熙凤。此时王熙凤正是要办端阳节礼的时节,贾芸投其所需、投其所好,因此深得王熙凤的欢心,谋得了差事。
因为一部《红楼梦》,端午对我不仅是节日,更是一种传承,它承载着父亲的希冀,我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