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中的端午节 看看那一年老重庆人的端午怎么过
又是一年端午节,艾草米粽正飘香。现如今,人们生活日新月异,当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来临时,是否想过,以前的重庆人是如何过端午的?他们所处年代的端午节又是怎样的?在重庆市档案馆中,有三份有关端午节的档案,那隐藏在厚重卷宗里的人生经历,那夹杂在悠悠岁月中的泛黄照片,默默诉说着人们的遭际和过往,勾起尘封在历史长河中的端午记忆。

档案中的端午节 看看那一年老重庆人的端午怎么过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6-25

1989年端午节,重庆北碚嘉陵江上举行的龙舟比赛场景。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5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又是一年端午节,艾草米粽正飘香。现如今,人们生活日新月异,当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来临时,是否想过,以前的重庆人是如何过端午的?他们所处年代的端午节又是怎样的?在重庆市档案馆中,有三份有关端午节的档案,那隐藏在厚重卷宗里的人生经历,那夹杂在悠悠岁月中的泛黄照片,默默诉说着人们的遭际和过往,勾起尘封在历史长河中的端午记忆。

那一年:1944年

抗战胜利前夕 他想的是发展民族兵工事业

李承干“民国三十三年端午节闲坐有感”档案原件扫描件。市档案馆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人生一切,基于合作,而合作基于互助、互谅、互敬爱、互诚信……优柔寡断、畏缩不前,宜所切忌……学问无穷境,寻求须及时。”在重庆市档案馆,那一本本泛黄的卷宗里,夹着这篇名为“民国三十三年端午节闲坐有感”的档案,只一页纸,不到300字,作者上书八条感悟。

落款叫李承干,何许人也?通过重庆市档案馆了解到,此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兵工的开拓者。

李承干曾任民国最大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厂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金陵兵工厂西迁至重庆,更名为二十一兵工厂。整个抗战期间,李承干在重庆主政兵工厂,以厂为家,为前线抗日将士输送枪械弹药。

新中国成立后,李承干是首任国家计量局局长。1959年在北京病逝,终年71岁。

从时间上看,李承干的这份“端午节有感”写于1944年,恰是抗日战争阶段,那一年的端午,重庆人是如何过的?

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进位于沙坪坝嘉和苑小区的郑洪泉老人家中,他曾是重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老师,著有《李承干传》一书。

郑洪泉和他所著的《李承干传》一书。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郑老虽年已九旬,但思路清晰,回忆往事,娓娓道来。郑洪泉1930年出生于南京,父亲是金陵兵工厂的工人,抗战时期,举家随厂迁来重庆。郑洪泉的小学和中学都就读于二十一兵工厂的子弟校,因此,少年时代的他时常能在厂内与时任厂长的李承干相遇。

郑洪泉回忆说,李承干最常见的行头就是戴着一副茶色边框眼镜,身着蓝色中山装,拄着手杖,给人一种朴实敦厚的感觉,大家都很尊敬他。郑洪泉听过李承干在厂内做报告,能感受到他是一个以身作则,并决心抗战到底的人。

郑洪泉回忆说,1944年,重庆的端午节非常热闹。1938年至1943年,侵华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1943年8月以后,日军再无力空袭重庆。1944年的端午节是经受了大轰炸洗礼之后,顽强不屈的重庆人民迎来的首个端午节。那天,大家兴高采烈,上街庆祝。当时14岁的郑洪泉跑去江边玩,看到从相国寺到江北嘴两岸,人山人海,敲锣打鼓、喊号子声此起彼伏,几公里外都听得到。

“当时二十一兵工厂在簸箕石码头,就是现在重庆大溪沟对岸,端午节的盛况李承干肯定能看到。”郑洪泉说,但是,从李承干那篇“端午节有感”中可以感受到,他并没有单纯地沉浸在过节的喜悦中,而是在感悟人生,并思考着中国兵工事业的发展。其中,“切忌优柔寡断、畏缩不前”“学问无穷境,寻求须及时”等,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李承干的锐意革新精神。

2011年出版的《李承干传》。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李承干对抗战的贡献绝不仅仅体现在武器生产的数量上,还表现在对武器性能的重大改进上。”郑洪泉说,李承干早就提出过,中国不能受制于人,要勇于革新,研制自己的武器,发展自己的兵工事业。也就是在1944年10月,二十一兵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式120迫击炮,改进设计研制出新炮,较原炮重量减轻一半,操作更简便灵活。

“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不能忘记他们。”郑洪泉说,端午节本身就蕴含了一种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精神都应该传承下去。

那一年:1957年

每食端午粽 常怀感恩情

1957年端午节档案原件扫描件。市档案馆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这份档案是1957年端午节前由原四川省贸易公司重庆市公司发给重庆市第三商业局的函件,上报端午节加工粽子所需糯米数量。大致意思是,前一年(1956年)该公司各店加工粽子使用的糯米数量为17000多斤,但是节后市场反映加工数量过小,未能满足消费需求,要求今年增加糯米供应量,共需41000斤。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口味的粽子随处可买到,人们看到这份档案也许会诧异,生产粽子还得申报糯米数量?

据重庆市档案馆档案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馆藏档案和有关史料显示,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贫困。1952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

这份档案反映的就是1957年的事,经过1949到1956年的恢复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

家住大渡口,85岁的艾远兴老人对那个年代记忆犹新。艾远兴5岁时母亲去世,全靠父亲种地养活他们兄弟姐妹4人,家里生活非常困难。1951年,艾远兴参军,1955年复员回到重庆后,又考到位于沙坪坝的重庆煤矿技工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天府煤矿当工人。

艾远兴老人在自己家创办的家庭档案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1957年端午节,恰好是艾远兴在重庆煤矿技工学校读书阶段。“现在的人可能想象不到,那个年代遇到的每一个节日,大人小孩都好开心,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味。而如今,食品供应已经不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很多以前只有过节才能吃到的东西,平时都能吃到了。”艾远兴说,那个时候大家吃的粽子主要就是单纯的糯米白粽子,不像现在那么品种繁多,但已经是大家口中难得的美味。

“我们现在的生活跟过去比真是天壤之别。” 艾远兴说,即使当下粮食供应充足,我们仍然应该忆苦思甜,节约每一粒粮食,常怀感恩之心,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那一年:1991年

百舸争流千帆竞 乘风破浪正远航

1991年端午节档案原件扫描件。市档案馆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如今30年过去了,人们仍记得那届亚运会的吉祥物——憨态可掬的熊猫“盼盼”,还有那股影响至今的全民健身热潮。

在重庆市档案馆,收藏有这样一份档案,原重庆市体委关于举办1991年重庆市“天府杯”龙舟比赛的通知。举办时间是1991年6月16日(端午节),地点是北碚朝阳码头。档案详细记载了这场龙舟比赛的竞赛规程、参赛单位等内容。通知里明确提到,举办这次比赛是为发扬亚运精神,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

据市档案馆档案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馆藏档案史料显示,虽已是亚运会过后的一年,但由亚运带来的运动热情依然高涨,共有10几支队伍参加。

退休后的邓伟热衷于书法绘画等文体活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邓伟拍摄的1989年端午节龙舟比赛盛况。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走进重庆摄影爱好者邓伟的家中,他拿出一组泛黄的老照片。这是1989年他在北碚朝阳码头记录下的端午龙舟比赛的场景。

照片上,嘉陵江边人山人海,江上健儿奋勇挥桨,好不热闹。隔着相片都能感受到当时的热烈气氛。

如今已66岁的邓伟当年是北碚一家大型国有纺织厂的职工,爱好文体活动和摄影。1989年的那个端午节,恰逢北京亚运开始前一年,他作为北碚区摄影家协会成员,去现场拍摄,组委会给他办了工作证,如今,这张工作证以及那组照片他仍旧完好地保存着。

1989年拍摄端午节龙舟比赛时由组委会颁发的工作证,邓伟至今仍保存着。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1989年端午节,北碚朝阳码头,观看龙舟比赛的群众人山人海。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参赛选手准备出发。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至今我脑海中仍能浮现出当时龙舟赛的激烈和群众观看的热情。”邓伟说,1989年和1991年端午龙舟赛他都去现场观看了,那几年,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当时,他在厂工会工作,能感受到职工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明显提高,游泳、各种球类比赛,大家在运动中体验快乐。

邓伟说,如今,疫情当前,更需要增强体魄,拿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疫情过后,他还期盼着能在端午看到这样的热闹——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档案中的端午节 看看那一年老重庆人的端午怎么过

2020-06-25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1989年端午节,重庆北碚嘉陵江上举行的龙舟比赛场景。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6月25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又是一年端午节,艾草米粽正飘香。现如今,人们生活日新月异,当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来临时,是否想过,以前的重庆人是如何过端午的?他们所处年代的端午节又是怎样的?在重庆市档案馆中,有三份有关端午节的档案,那隐藏在厚重卷宗里的人生经历,那夹杂在悠悠岁月中的泛黄照片,默默诉说着人们的遭际和过往,勾起尘封在历史长河中的端午记忆。

那一年:1944年

抗战胜利前夕 他想的是发展民族兵工事业

李承干“民国三十三年端午节闲坐有感”档案原件扫描件。市档案馆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人生一切,基于合作,而合作基于互助、互谅、互敬爱、互诚信……优柔寡断、畏缩不前,宜所切忌……学问无穷境,寻求须及时。”在重庆市档案馆,那一本本泛黄的卷宗里,夹着这篇名为“民国三十三年端午节闲坐有感”的档案,只一页纸,不到300字,作者上书八条感悟。

落款叫李承干,何许人也?通过重庆市档案馆了解到,此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兵工的开拓者。

李承干曾任民国最大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厂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金陵兵工厂西迁至重庆,更名为二十一兵工厂。整个抗战期间,李承干在重庆主政兵工厂,以厂为家,为前线抗日将士输送枪械弹药。

新中国成立后,李承干是首任国家计量局局长。1959年在北京病逝,终年71岁。

从时间上看,李承干的这份“端午节有感”写于1944年,恰是抗日战争阶段,那一年的端午,重庆人是如何过的?

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进位于沙坪坝嘉和苑小区的郑洪泉老人家中,他曾是重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的老师,著有《李承干传》一书。

郑洪泉和他所著的《李承干传》一书。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郑老虽年已九旬,但思路清晰,回忆往事,娓娓道来。郑洪泉1930年出生于南京,父亲是金陵兵工厂的工人,抗战时期,举家随厂迁来重庆。郑洪泉的小学和中学都就读于二十一兵工厂的子弟校,因此,少年时代的他时常能在厂内与时任厂长的李承干相遇。

郑洪泉回忆说,李承干最常见的行头就是戴着一副茶色边框眼镜,身着蓝色中山装,拄着手杖,给人一种朴实敦厚的感觉,大家都很尊敬他。郑洪泉听过李承干在厂内做报告,能感受到他是一个以身作则,并决心抗战到底的人。

郑洪泉回忆说,1944年,重庆的端午节非常热闹。1938年至1943年,侵华日军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战略轰炸。1943年8月以后,日军再无力空袭重庆。1944年的端午节是经受了大轰炸洗礼之后,顽强不屈的重庆人民迎来的首个端午节。那天,大家兴高采烈,上街庆祝。当时14岁的郑洪泉跑去江边玩,看到从相国寺到江北嘴两岸,人山人海,敲锣打鼓、喊号子声此起彼伏,几公里外都听得到。

“当时二十一兵工厂在簸箕石码头,就是现在重庆大溪沟对岸,端午节的盛况李承干肯定能看到。”郑洪泉说,但是,从李承干那篇“端午节有感”中可以感受到,他并没有单纯地沉浸在过节的喜悦中,而是在感悟人生,并思考着中国兵工事业的发展。其中,“切忌优柔寡断、畏缩不前”“学问无穷境,寻求须及时”等,字里行间无不体现着李承干的锐意革新精神。

2011年出版的《李承干传》。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李承干对抗战的贡献绝不仅仅体现在武器生产的数量上,还表现在对武器性能的重大改进上。”郑洪泉说,李承干早就提出过,中国不能受制于人,要勇于革新,研制自己的武器,发展自己的兵工事业。也就是在1944年10月,二十一兵工厂参照法国布朗德式120迫击炮,改进设计研制出新炮,较原炮重量减轻一半,操作更简便灵活。

“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不能忘记他们。”郑洪泉说,端午节本身就蕴含了一种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精神都应该传承下去。

那一年:1957年

每食端午粽 常怀感恩情

1957年端午节档案原件扫描件。市档案馆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这份档案是1957年端午节前由原四川省贸易公司重庆市公司发给重庆市第三商业局的函件,上报端午节加工粽子所需糯米数量。大致意思是,前一年(1956年)该公司各店加工粽子使用的糯米数量为17000多斤,但是节后市场反映加工数量过小,未能满足消费需求,要求今年增加糯米供应量,共需41000斤。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各种口味的粽子随处可买到,人们看到这份档案也许会诧异,生产粽子还得申报糯米数量?

据重庆市档案馆档案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馆藏档案和有关史料显示,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人民生活贫困。1952年至1956年,新中国仅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1957年工农业总产值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

这份档案反映的就是1957年的事,经过1949到1956年的恢复和发展,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市场需求越来越旺盛。

家住大渡口,85岁的艾远兴老人对那个年代记忆犹新。艾远兴5岁时母亲去世,全靠父亲种地养活他们兄弟姐妹4人,家里生活非常困难。1951年,艾远兴参军,1955年复员回到重庆后,又考到位于沙坪坝的重庆煤矿技工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天府煤矿当工人。

艾远兴老人在自己家创办的家庭档案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1957年端午节,恰好是艾远兴在重庆煤矿技工学校读书阶段。“现在的人可能想象不到,那个年代遇到的每一个节日,大人小孩都好开心,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味。而如今,食品供应已经不再受季节和地域限制,很多以前只有过节才能吃到的东西,平时都能吃到了。”艾远兴说,那个时候大家吃的粽子主要就是单纯的糯米白粽子,不像现在那么品种繁多,但已经是大家口中难得的美味。

“我们现在的生活跟过去比真是天壤之别。” 艾远兴说,即使当下粮食供应充足,我们仍然应该忆苦思甜,节约每一粒粮食,常怀感恩之心,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那一年:1991年

百舸争流千帆竞 乘风破浪正远航

1991年端午节档案原件扫描件。市档案馆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如今30年过去了,人们仍记得那届亚运会的吉祥物——憨态可掬的熊猫“盼盼”,还有那股影响至今的全民健身热潮。

在重庆市档案馆,收藏有这样一份档案,原重庆市体委关于举办1991年重庆市“天府杯”龙舟比赛的通知。举办时间是1991年6月16日(端午节),地点是北碚朝阳码头。档案详细记载了这场龙舟比赛的竞赛规程、参赛单位等内容。通知里明确提到,举办这次比赛是为发扬亚运精神,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

据市档案馆档案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根据馆藏档案史料显示,虽已是亚运会过后的一年,但由亚运带来的运动热情依然高涨,共有10几支队伍参加。

退休后的邓伟热衷于书法绘画等文体活动。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伊永军 摄

邓伟拍摄的1989年端午节龙舟比赛盛况。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走进重庆摄影爱好者邓伟的家中,他拿出一组泛黄的老照片。这是1989年他在北碚朝阳码头记录下的端午龙舟比赛的场景。

照片上,嘉陵江边人山人海,江上健儿奋勇挥桨,好不热闹。隔着相片都能感受到当时的热烈气氛。

如今已66岁的邓伟当年是北碚一家大型国有纺织厂的职工,爱好文体活动和摄影。1989年的那个端午节,恰逢北京亚运开始前一年,他作为北碚区摄影家协会成员,去现场拍摄,组委会给他办了工作证,如今,这张工作证以及那组照片他仍旧完好地保存着。

1989年拍摄端午节龙舟比赛时由组委会颁发的工作证,邓伟至今仍保存着。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1989年端午节,北碚朝阳码头,观看龙舟比赛的群众人山人海。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参赛选手准备出发。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至今我脑海中仍能浮现出当时龙舟赛的激烈和群众观看的热情。”邓伟说,1989年和1991年端午龙舟赛他都去现场观看了,那几年,他感受最深的就是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当时,他在厂工会工作,能感受到职工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明显提高,游泳、各种球类比赛,大家在运动中体验快乐。

邓伟说,如今,疫情当前,更需要增强体魄,拿出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疫情过后,他还期盼着能在端午看到这样的热闹——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远航。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