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勿乱吐乱扔 文明如厕讲卫生
——专家解读《重庆市民健康公约》之爱护环境卫生
7月8日,市健康教育所副所长赖维云就《重庆市民健康公约》关于爱护环境卫生方面进行解读。他提醒说,不乱吐不乱扔,可以切断寄生虫、病菌等跟人的接触途径,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请勿乱吐乱扔 文明如厕讲卫生
——专家解读《重庆市民健康公约》之爱护环境卫生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7-10

重庆日报讯 (记者 李珩)7月8日,市健康教育所副所长赖维云就《重庆市民健康公约》关于爱护环境卫生方面进行解读。他提醒说,不乱吐不乱扔,可以切断寄生虫、病菌等跟人的接触途径,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据了解,健康公约中涉及环境卫生的内容主要有“乱吐乱扔莫要为”“文明如厕讲卫生”“垃圾分类助环保”三个方面。

“乱吐乱扔是不文明的表现,既损毁形象,又影响健康。”赖维云说,以肺结核、流感为例,它们都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这类疾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的痰液进入空气,当健康人吸入带病原体的空气后,病原体就随之进入人体内而导致感染。所以,吐痰或吐其他物体时要用纸巾包住或吐入塑料袋后,再扔入垃圾桶。

众所周知,粪便中有大量的致病菌、寄生虫卵和病毒,是许多疾病的传染源。因此,要管理好人畜粪便,小便入池、大便入坑,露天粪坑要加盖,用过的纸巾要放入纸篓,便后及时冲水,避免粪便暴露,孳生蝇蛆。

“生活垃圾如果处置不当,除了影响周围环境卫生外,还会通过对土壤、地表和地下水、大气的污染而影响人体健康。”赖维云说,因此,市民应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抛撒和堆放。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请勿乱吐乱扔 文明如厕讲卫生
——专家解读《重庆市民健康公约》之爱护环境卫生

2020-07-10 09:46:42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日报讯 (记者 李珩)7月8日,市健康教育所副所长赖维云就《重庆市民健康公约》关于爱护环境卫生方面进行解读。他提醒说,不乱吐不乱扔,可以切断寄生虫、病菌等跟人的接触途径,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据了解,健康公约中涉及环境卫生的内容主要有“乱吐乱扔莫要为”“文明如厕讲卫生”“垃圾分类助环保”三个方面。

“乱吐乱扔是不文明的表现,既损毁形象,又影响健康。”赖维云说,以肺结核、流感为例,它们都是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这类疾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的痰液进入空气,当健康人吸入带病原体的空气后,病原体就随之进入人体内而导致感染。所以,吐痰或吐其他物体时要用纸巾包住或吐入塑料袋后,再扔入垃圾桶。

众所周知,粪便中有大量的致病菌、寄生虫卵和病毒,是许多疾病的传染源。因此,要管理好人畜粪便,小便入池、大便入坑,露天粪坑要加盖,用过的纸巾要放入纸篓,便后及时冲水,避免粪便暴露,孳生蝇蛆。

“生活垃圾如果处置不当,除了影响周围环境卫生外,还会通过对土壤、地表和地下水、大气的污染而影响人体健康。”赖维云说,因此,市民应减少生活垃圾产生,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抛撒和堆放。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